關注回復 營銷免費領取《營銷策略及管理制度大全》
作者 | 孫明
來源 | 營銷報
這年頭,網紅的門檻都被踩爛了,連通緝犯都能來分一杯羹。
近日,一個頂著“最美通緝犯”頭銜的網紅經歷了一場“回光返照”式的爆紅。
當抖音揮出封號大刀,將“最美通緝犯”卿晨璟靚的賬號變成404頁面時,也將吃瓜群眾拉回了7年前互聯網世界奉上的荒誕一幕。

從通緝犯到網紅
究竟是誰病了?
故事的開端得從2018年說起,四川綿陽警方發(fā)布了一則“酒托”詐騙團伙的通緝令,而卿晨璟靚便是其中一員。
在此先簡單解釋一下何為“酒托”?請看下圖。

圖源:百度
由于五官清秀、顏值出眾,卿晨璟靚被網友們冠以“最美通緝犯”的稱號,其通緝令上的那張照片也在社交媒體上瘋傳。

正是這場“顏值即正義”的輿論狂歡,為這名“酒托”詐騙犯的網紅之路埋下了伏筆。
當11月,卿晨璟靚投案自首,2019年因詐騙罪名成立,被判了一年零兩個月。
2021年出獄后,卿晨璟靚直接端起了網紅這個飯碗,先是參與反詐宣傳視頻試水,出現在四川公安官方視頻號“熊貓反詐”的反詐宣傳視頻中。不過后來引發(fā)了諸多爭議,該視頻已經無法查看。
后面還曾與反詐老陳進行連麥,兩人的身份反差,以及直播期間反詐老陳做出吐舌動作,直接把網友們看傻了眼,話題度拉滿。如今有網友翻出舊賬,反詐老陳稱和卿晨璟靚只連過一次麥,后面就拉黑了,直批其“蹭流量目的不純”。

圖源:抖音@珠江新聞
據悉,在2024年,卿晨璟靚的個人賬號曾因嚴重違反相關規(guī)定被平臺無限期封禁。
沒想到,在2025年3月,卿晨璟靚再次高調入駐抖音,ID直接使用本名,頭像用的還是那張讓她出圈的通緝令照片,個人簡介寫著“2018年頭條人物,現已改邪歸正”。
她的直播內容更是圍繞自己的黑歷史展開,什么揭秘“酒托”騙局、分享服刑經歷,直播標題也很直白,像“大牢出來的女人”“最美酒托”。
還暗示網友,想聽更多“里面的事兒”就進粉絲群,甚至設置了付費解鎖更多黑歷史。
這波操作,成功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短短一個多月,粉絲就漲到了八千多。
直到4月27日抖音出手,對賬號進行無限期禁言、取消營利權限、抹除粉絲等處置。

圖源:抖音
這也算是給那些想靠違法犯罪經歷博眼球的人敲響了警鐘。
不過,也有人覺得,她已經刑滿釋放,有重新開始的權利,當主播也是為了生活,“浪子回頭金不換”。
但更多人表示堅決反對,認為她這是在拿犯罪經歷博眼球、賺流量,帶壞社會風氣,說不定還會讓年輕人覺得犯罪也能出名賺錢,必須封殺。

卿晨璟靚想靠黑歷史在網絡世界闖出一片天,可她忘了,流量不是萬能的,底線不能丟。
這事兒也給大家提了個醒,互聯網可不是法外之地,就算是想當網紅,也得遵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底線。

扎堆擠進“犯罪賽道”
卿晨璟靚不是第一個吃“犯罪流量”這碗飯的,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在互聯網這個大染缸里,還有不少網紅和她走的是同一條“邪路”,或者說是意外闖入了這條賽道。
比如,那個被稱為“最帥刺客”的路易吉·曼吉奧內。
2024年,他在紐約街頭槍殺了聯合健康集團的首席執(zhí)行官湯普森,本來是個嚴重的犯罪事件,可因為他長得帥,還是藤校畢業(yè)的高材生,一些人就開始給他立“捍衛(wèi)美國醫(yī)療公正的英雄”人設,把他吹成了“現實版超人”。

圖注:有網友將其和超人被逮捕的畫面作對比
庭審時,他穿著毛衣的照片在網上瘋傳,甚至引發(fā)了同款毛衣斷貨的熱潮,真讓人哭笑不得。

圖源:華爾街見聞
更離譜的是,還有人模仿他的庭審造型,仿佛犯罪成了一件很酷的事。后來又曝出他拍攝了20余部堪比電影畫質的不雅私密錄像,這才讓部分人清醒過來,原來所謂的“英雄”,不過是被美化的罪犯。
在短視頻平臺上,還有那些自稱刑滿釋放,靠賣慘、揭秘監(jiān)獄生活來博眼球的博主。
比如,因為一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啦,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火遍全網,被網友戲稱為“竊?格瓦拉”的周立齊。
他多次因盜竊入獄,可出獄后竟然成了網紅,還簽約成為電動車公司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西裝革履直播“勸年輕人守法”。
他的走紅,到底是對改過自新的鼓勵,還是對不勞而獲的縱容?

也有主播講述悲慘尋親經歷,稱命運坎坷曾誤入歧途,結果被曝光是強奸犯。
這些網紅把犯罪經歷當成賣點,立起“浪子回頭”“個性叛逆”等人設,利用網友的獵奇心理,瘋狂炒作。他們的視頻和直播充斥著低俗、惡趣味的內容,為了流量毫無下限。
而部分網友也仿佛忘記了他們的犯罪事實,被所謂的“個性”和“顏值”迷惑,紛紛送上關注和流量,讓這些網紅賺得盆滿缽滿。
但這種風氣一旦蔓延開來,后果不堪設想。它會誤導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讓他們覺得犯罪沒什么大不了,甚至還能成為賺錢的捷徑,這無疑是對社會價值觀的嚴重扭曲。

互聯網需要一場“排毒行動”
當意大利黑手黨殺手路易吉·曼吉奧內因長相被追捧為“最帥刺客”,當卿晨璟靚的粉絲喊出“姐姐騙我我也愿意”,這種“顏值去罪化”的畸形審美,本質上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正如新京報評論所言:“當刑滿釋放人員把這一段本該懺悔的經歷,當作一種流量‘資本’,津津樂道地在鏡頭前娓娓道來,終究讓人難言滋味?!?/strong>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友們的每一次點贊、關注和評論,都像是給網紅“投票”。
當我們追捧那些有犯罪污點還拿此營銷的網紅時,就等于在給這種畸形價值觀“開綠燈”。
“最帥”“最美”這些美好的詞匯,本應是用來形容真正值得敬佩的人,現在卻被濫用在罪犯身上,這是對詞匯本身的褻瀆,更是價值觀的扭曲。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顏值不能成為犯罪的遮羞布,犯罪經歷也絕不是可以炫耀的資本。
而平臺在這場“毒流量”風波中,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抖音兩次封禁(2024年舊賬號封禁、2025年新號再封)的操作,便暴露了平臺對“污點網紅”的審核漏洞——封禁不徹底、換殼重生易。
平臺不能只是在事情鬧大后才出來“收拾殘局”,而應該從源頭抓起,完善審核機制,優(yōu)化算法推薦,對有犯罪污點的網紅說“不”,對不良內容進行嚴格過濾,承擔起營造健康網絡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
刑滿人員回歸社會需要包容,但包容不等于縱容。如何為他們的“新生”提供一個出口,但不是開“后門”,這需要相關制度的托舉。
一句“重新做人”不是刑滿人員消費過去、賺取“毒流量”的“正義”理由。
因為這不是真正的重生,真正值得掌聲的“重生劇本”,是“勵志橙王”褚時健出獄后種橙子帶富一方,是“超市教父”于東來兩度入獄后為當地建起一家良心超市。
而像卿晨璟靚這般把犯罪經歷當“付費解鎖劇情”的操作,不過是給互聯網喂了一顆裹著糖衣的毒藥。
封號只是開始,更關鍵的是打碎那面扭曲是非的“顏值濾鏡”。畢竟,法治社會的流量池里,容不下犯罪周邊的生意經。
*編排 | 日堯 審核 | 日堯
行業(yè)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全文完,更多有趣內容碼上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