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新書發(fā)布會在北京首創(chuàng)龍湖麗澤天街舉辦。這一活動以“在市井煙火中讀懂中國”為主題,通過沉浸式圖書分享等,帶領大小讀者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新書發(fā)布會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每到趕集日,云南小鎮(zhèn)上的集市便“活”了起來。琳瑯滿目的商品、高聲吆喝的商販、穿著民族服飾的男女……一派熱鬧。十村八寨的農戶也會帶著自家的蔬菜、雞蛋來賣,賺來的錢再拿去別的攤兒上買些生活用品。專門來趕集的人也很多,大家背著背簍,買了東西就直接放到里面。背簍里有時也會裝著懵懂的孩子,他們好奇地四處打量,乘著背簍逛集市是很多人的趕集初體驗。

在福州,新鮮的蔬菜瓜果、現(xiàn)切的豬羊牛肉、活蹦亂跳的海鮮、熱氣騰騰的糕餅……琳瑯滿目的貨品維系著人們的三餐四季。一大清早,福州的依伯依婆們便紛紛涌入菜市場,他們總能找到最新鮮的蔬菜、最劃算的攤位,還有常去光顧的寶藏攤位。同樣,來東北,怎么能不趕一趟熱鬧的大集呢?這里應有盡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真正的一站式購物,貨品的擺放也許不夠精美,但勝在物美價廉。

陜西西安是千年前大唐的都城所在地,東市和西市便是長安城中的買賣場所。東市靠近權貴府邸,售賣的多是“高端奢侈品”,可謂“四方珍奇,皆所積集”。西市則更加親民,是百姓、商旅的購物中心,這里還有不少胡商,經營著香料、珠寶、美食……依河傍海的天津衛(wèi)自古便是樞紐之地,匯聚了八方商賈,云集了九州物產,集市和菜市素來發(fā)達,這般的繁榮一直延續(xù)至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內頁(局部)。

菜市場是生活的縮影,作為編創(chuàng)者的策劃編輯王曉丹表示,自己有一個鄰居群,都是認識二十年以上后來成為朋友的人,叫“正在綻放”,大家在群里討論養(yǎng)花、養(yǎng)寵物以及自己和家人的日后養(yǎng)老,也曬早上的霞光萬丈以及晚上粉紅色的晚霞,最多的可能是頤和園的四季。而大家外出旅游,都去逛當?shù)氐牟耸袌?,以及品嘗深藏在小巷里的當?shù)厝苏J可的小吃街的美食。出差的青島人下飛機后第一時間不回家而是去啤酒鋪拎兩瓶啤酒、在外地的桂林人一定是去吃二兩四兩的拌米粉、衣著光鮮的四川人會開著豪車停在蒼蠅館子前,進去要一碗肥腸面……而這恰恰是成年人在一個城市的打開方式,也最終因此確定了逛菜市場這一接地氣且大家都很了解的選題。

活動現(xiàn)場,該書的責任編輯趙星分享了《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的創(chuàng)作歷程。趙星表示,創(chuàng)作團隊曾為還原西安老菜場的真實街景,徹夜查找資料,最終發(fā)現(xiàn)“兩條街”的布局玄機;插畫師孫雪松在東北菜市場被攤主熱情遞肉腸的暖心經歷,直言“菜市場是人間溫情的匯聚處”。作為一套專為兒童設計的繪本,《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精選中國五大典型區(qū)域(東北、陜西、天津、福建、云南)的諸多特色菜市場,再現(xiàn)市井生活的鮮活場景,不僅呈現(xiàn)了東北囤冬菜、福建簪花圍等獨特習俗,還融入了天津包子、陜西羊肉泡饃等地方美食背后的文化掌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南海北的中國菜市場》,央美文化 著,朝華出版社2025年5月版。

對于全書共提及的位于5個地區(qū)的17個菜市場,孫雪松曾表示,各地的菜市場因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和飲食文化的不同,展現(xiàn)出鮮明的特色。北方的菜市場粗獷富饒、南方的菜市場精致多樣,西南地區(qū)的菜市場充滿多彩與野性,西北的菜市場展現(xiàn)著質樸與豪放,中部的菜市場則集眾家所長。于是,在創(chuàng)作時有意識地選取了有一定地域差異的、不同地區(qū)的省份。孫雪松說,菜市場不僅是食材的交易場所,更是地方文化的縮影,因此在描述不同地區(qū)的菜市場時,創(chuàng)作團隊主要是通過細節(jié)展現(xiàn)各地獨特的文化差異,人們的服飾、食材的種類、市場的氛圍、當?shù)氐牧曀锥伎梢杂脕硌堇[那些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比如東北人會囤秋菜、腌酸菜;云南有各種各樣的野生菌,甚至會有專門的野生菌交易市場。

小紅書讀書達人“蚯蚓爸爸”從家長視角分享了這套書的獨特價值:“它不僅是一套繪本,更是一把打開孩子好奇心的鑰匙。書中的煙火氣和地域特色,能讓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到真實的中國?!?/p>

記者/何安安

編輯/張進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