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湖北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省民宗委、省文旅廳主辦,省博物館承辦的“融在楚天”文物展正式啟幕,200余人出席開幕式。展覽匯集省內27家文博機構的150件(套)珍貴文物(一級文物近30件),以“貢獻大一統(tǒng)”“促進大融合”“維護大團結”三個單元,串聯(lián)起新石器時代至近現(xiàn)代的荊楚文明脈絡,展現(xiàn)湖北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中的歷史貢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大單元解碼多元一體格局

展覽第一單元“貢獻大一統(tǒng)”,通過新石器時代陶器、先秦青銅禮器等文物,追溯長江中游文明起源及各民族對早期中華文化的共育貢獻;第二單元“促進大融合”以“九省通衢”交通網(wǎng)絡為切入點,呈現(xiàn)茶、鹽貿易推動的族群交融;第三單元“維護大團結”聚焦辛亥革命與武漢抗戰(zhàn),彰顯湖北人民與全國各族同胞共御外侮的壯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物實證鑄牢共同體意識

明仇英款《江漢攬勝圖》、瑞獸羽人黃褐釉陶樓等特色展品,直觀展現(xiàn)荊楚文化與中原、吳越等文明的交流互鑒。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展覽以文物為紐帶,構建“歷史-現(xiàn)實-未來”敘事鏈,既凸顯地域特色,更揭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必然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悉,“融在楚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展”將在湖北省博物館南館3樓特展展廳展出至今年10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融在楚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文物展”展覽簡介

展覽將持續(xù)至10月,在省博南館3樓特展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助力深化文化自信與民族團結共識。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 劉坤|傅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