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這邊的局勢這幾年真是越來越緊張,解放軍軍機軍艦隔三差五就在附近晃悠,搞得大家心里都繃著根弦。

2024年3月,臺灣防務(wù)負責(zé)人邱國正站出來,在立法院直接放了句硬話:“解放軍要是敢打過來,臺軍就奉陪到底,直到五星紅旗插上國防部為止。”有人覺得他這是展現(xiàn)了臺灣的骨氣,有人卻擔心這會不會把局勢推得更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邱國正是誰?軍旅路上一路走到頂

邱國正,1953年出生,江蘇灌云人,小時候隨家人遷到臺灣。那會兒正值兩岸分治,他從小就知道國家分裂的滋味。年輕時他就鐵了心要當兵,1976年從陸軍官校裝甲兵科畢業(yè),開始了軍旅生涯。這一路,他可不是靠關(guān)系混上去的,全憑真本事。

畢業(yè)后,他先在基層干起,從裝騎連的排長、副連長做起,帶過坦克部隊,摸爬滾打積累了不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后來有機會去南非和美國深造,在美國陸軍戰(zhàn)爭學(xué)院還成了第一個進名人堂的臺灣人,這在當時可是挺牛的事兒。

回臺灣后,他一步步往上爬,從旅長、軍團副司令,到國防大學(xué)校長,再到陸軍司令,最后當上參謀總長,2017年退役。退役后他也沒閑著,干過退輔會主委、國安局長,2021年又接了國防部長的擔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在軍中的口碑不錯,作風(fēng)務(wù)實,喜歡下部隊跟士兵一塊兒摸爬滾打。他當陸軍司令時,推過不少現(xiàn)代化改革,比如更新戰(zhàn)車、搞新火控系統(tǒng),實打?qū)嵦嵘瞬筷爲?zhàn)斗力。到了國防部長位置上,正趕上解放軍活動頻繁,他壓力不小,但一直強調(diào)臺灣得靠自己,不能總指望別人。

邱國正這人還有點個人色彩。他老婆楊靜英跟他搭檔多年,家里一兒一女。2014年他兒子邱晃年在土耳其差點被大陸情報人員抓了。他自己得過二級寶鼎勛章,算是對他軍旅貢獻的肯定。不過他為人低調(diào),不愛張揚,關(guān)注的永遠是部隊和安全。

從他的經(jīng)歷看,邱國正是個既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又有戰(zhàn)略眼光的人。他在1996年臺海危機時就指揮過前線防御,后來在國際場合也敢發(fā)聲,2021年還在《華爾街日報》上喊話,說臺灣不會屈服。這次在立法院的表態(tài),跟他一貫的性格挺吻合——硬朗、直接、不繞彎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句硬話到底咋回事兒

2024年3月,立法院里一場質(zhì)詢成了焦點。當時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拋出問題,問如果臺海打起來,美國會不會出兵,臺軍能撐多久。邱國正沒含糊,直接說美國從沒明確承諾出兵,臺灣得靠自己。

面對“能撐幾天”的追問,他扔出了那句狠話:“解放軍打多久,臺軍就奉陪多久,哪怕打到最后一人,五星紅旗沒插上國防部就不算輸。”

這話聽著挺震撼,其實背后有幾層意思。首先,他想告訴大家,臺軍有決心,不會輕易認慫。解放軍這幾年動作越來越大,2023年9月一天就出動103架次軍機,40架次還越過了“海峽中線”,創(chuàng)了紀錄。面對這種壓力,邱國正得站出來給部隊和民眾打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他這話也有點威懾的意思。臺灣海峽的地形是個天然優(yōu)勢,兩棲登陸對解放軍來說不是件容易事兒。加上臺灣這幾年在搞不對稱作戰(zhàn),像反艦導(dǎo)彈、無人機這些東西,能讓對手付出不小代價。邱國正就是要讓對面知道,打臺灣沒那么簡單。

再者,他可能也受了些外部分析的啟發(fā)。比如美國智庫CSIS做過兵棋推演,說解放軍攻臺可能會在南部受阻,空降部隊也未必順暢。如果臺軍能撐住頭幾天,外面的變數(shù),比如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反應(yīng),就可能改變局勢。

當然,他這話說得很硬,但也透出點無奈。臺灣跟解放軍的實力差距擺在那兒,常規(guī)戰(zhàn)爭里臺軍撐不過一周是很多專家的共識。邱國正自己也明白,完全靠自己打贏幾乎不可能。他的表態(tài)更像是在極端情況下給部隊定個底線: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臺灣防務(wù)現(xiàn)狀和邱國正的底氣

邱國正敢這么說,多少有點底氣。臺灣這些年沒閑著,國防上一直在加碼。2024年軍費已經(jīng)占到GDP的2.5%以上,重點投在不對稱武器上。反艦導(dǎo)彈比如“雄風(fēng)”系列,能打幾百公里,對登陸艦隊威脅不小。

無人機方面,臺灣也在研發(fā)中型攻擊型無人機,能攜帶精確制導(dǎo)武器。再加上地形優(yōu)勢,解放軍想一口氣拿下臺灣,真得掂量掂量。

臺軍還有個特點,就是訓(xùn)練強度不低。邱國正當部長時,推過不少實兵演習(xí),模擬巷戰(zhàn)、反登陸這些場景。部隊士氣雖然沒法跟解放軍比,但至少沒到一觸即潰的地步。他還在2023年提過,要把民防體系搞起來,讓普通人也能參與防御,增加點全民抗戰(zhàn)的味道。

不過底氣歸底氣,短板也明顯。臺軍的裝備老化問題還沒完全解決,像F-16戰(zhàn)機雖然升級了,但數(shù)量有限,面對解放軍的殲-20還是吃力。

后勤補給也是個大麻煩,一旦打起來,島內(nèi)資源撐不了太久。邱國正心里肯定有數(shù),所以他才強調(diào)“打到最后一人”,其實是種背水一戰(zhàn)的姿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際背景和美國的影子

臺海的事兒從來不是臺灣和大陸倆人的游戲,國際因素繞不開。美國一直是臺灣的大靠山,雖然沒正式承諾出兵,但《臺灣關(guān)系法》擺在那兒,每年賣武器、搞軍演,多少給臺灣撐了腰。2023年,美國還批了80多億美元的軍售,包括導(dǎo)彈和雷達,擺明是幫臺灣頂住壓力。

邱國正嘴上說不指望美國,心里肯定盼著關(guān)鍵時刻能拉一把。CSIS的推演里,美軍要是切斷解放軍的海上補給,臺灣就能多撐一陣。

日本和澳大利亞也在關(guān)注這邊,日本自衛(wèi)隊還跟臺軍搞過非正式交流,算是間接支持。邱國正這句硬話,也有給這些國家聽的意思:臺灣不慫,你們也別袖手旁觀。

但國際這塊也有不確定性。美國現(xiàn)在忙著中東和烏克蘭,臺海真打起來,他們會不會全力插手,誰也說不準。邱國正的表態(tài),其實是在這種模糊背景下,給自己和部隊找個心理支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