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超越班》第三季播出以來,幾乎每一期都有一位嘉賓被網(wǎng)友戲稱為是來“渡劫”的。
在第三期的時候,劉濤扮演白娘子,與12位許仙對戲,創(chuàng)造出了這一季的“名場面”。

題目是讓這十二位學(xué)員扮演許仙,向白娘子道歉,獲得白娘子的原諒。沒想到這十二位學(xué)員對許仙這個角色的理解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有的學(xué)員把許仙演成了正邪難分的登徒子;有的人把許仙演成了斯文敗類;有的人把許仙演成了油腔滑調(diào)的虛偽渣男;有的人把許仙演成了不會斷句的霸道總裁;還有人直接把許仙演成了流氓……

表演方式也是五花八門,有的上來就跪地求饒,有的拿著水壺直接往頭上澆水,還有的一句話后就開始笑場。

面對這些千奇百怪的表演,劉濤還要一直保持入戲的狀態(tài),確實很不容易,觀眾看著都覺得是一種“折磨”。
不過從這段表演也看出劉濤演技確實厲害,真不是現(xiàn)在那些流量明星能比得了的。

在第四期的上半期,許紹洋又成了網(wǎng)友口中的“渡劫人”
之所以說許紹洋是來“渡劫”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隊中一個叫劉奕暢的學(xué)員。

初演結(jié)束之后,本季學(xué)員分成了三組,許紹洋是其中一組的隊長,他這組與另外一組競爭《邊水往事》的出演機會。
兩輪比試過后,許紹洋這一組輸了。面對這個結(jié)果,他們組的劉奕暢表示很不服,并且在后面的節(jié)目錄制過程中,一直把“不服”掛在嘴邊,任憑誰來勸說都沒用。

當(dāng)其他組員都在討論接下來該如何跑組,如何為本組爭取積分時,劉奕暢卻一邊喊著“不服”,一邊要去找導(dǎo)師問個明白。
許紹洋作為隊長,只能一邊跟組員討論接下來的計劃,一邊安撫劉奕暢。
其實許紹洋說得很明白,不是不讓劉奕暢去問導(dǎo)師原因,只是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去問。

當(dāng)時的情況是劇組都在忙碌的準備開工,兩個劇組只有少量幾個角色釋出,如果這時候不先去爭取角色,很有可能這一天就無戲可演,浪費一天的時間還掙不到分數(shù),影響整個團隊接下來的發(fā)展。
但劉奕暢根本不聽,依舊在不停的念叨“不服”,當(dāng)其他組員都在車上補覺的時候,他還在一邊打電話給經(jīng)紀人抱怨。

甚至多次揚言要“單挑”,當(dāng)團隊集體競技失敗以后,跳出來說要跟對面“單挑”,難道是覺得團隊其他成員拖他后腿了嗎?
另外,在試戲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給他“單挑”的機會。
演許仙的時候,他也參與了,但一句臺詞過后就開始笑場。
演小道士的時候,五位試戲演員每人一個東西一句臺詞,他也沒有被選中。
后來在與何九華一起試戲《邊水往事》時,完全就是一對一,導(dǎo)演最后選擇了何九華。

接連幾次失敗,他卻能依然把“不服”掛在嘴邊,也不知道這份自信的依據(jù)是什么。
面對這樣的隊員,許紹洋非常無奈的說感覺自己就像保姆一樣。

到了第四期的下半部分,“渡劫”人成了陳志朋
陳志朋雖然年齡最大,但他并不是隊長,他們這一隊的隊長是余宇涵。
不過從隊伍成立開始,隊伍里面對表演最上心的人就是陳志朋,起碼從節(jié)目中播出的內(nèi)容來看,這一隊所有事務(wù)幾乎都是在由陳志朋張羅,而余宇涵更像是一個“名譽隊長”。

在與許紹洋組爭奪《邊水往事》演出機會的比賽中,第一場是全員出演,陳志朋這一組就是靠著他跟張丹峰這兩位“老將”的控場,贏了對方。
而第二場張丹峰和余宇涵VS王星和劉奕暢,顯然王星一組要好出很多,可能這也是劉奕暢一直嚷著“不服”的主要原因。
其實也難怪劉奕暢會“不服”,如果把他跟余宇涵放在一起比較,他在表演這方面確實要比對方好出太多了。

不過這畢竟是一場團隊比賽,與余宇涵團隊其他成員相比,劉奕暢也沒有太過突出。
靠著團隊合作贏下《邊水往事》的出演機會以后,余宇涵團隊并沒有珍惜。

他們分配角色的時候,讓最沒有演技的余宇涵出演戲份最重的角色,這直接導(dǎo)致了吳鎮(zhèn)宇對他們的表演不滿,中途用劉奕暢替換了余宇涵。
知道這個消息以后,陳志朋非常著急,眼看昨天大家一起努力得到的拿分機會就這樣被其他隊奪走了,他先是鼓勵隊長余宇涵外去爭取一下,可沒想到余宇涵竟然直接放棄了。

接著他又想召集隊員一起商討應(yīng)對措施,可隊中的其他成員要么是在獨自傷感,要么是去吃飯,要么就直接不見蹤跡。
只留下了陳志朋一個人在外邊著急。于是這一期結(jié)束之后,陳志朋成為了網(wǎng)友口中那個“渡劫”的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