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次見到小雨,是在我被裁員的那天下午。
抱著紙箱走出公司大樓時,北京的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三十五歲的程序員,簡歷投出去就像石子沉進后海,連個水花都沒有。手機里獵頭的消息還在閃爍:"薪資可能要降20%,您考慮嗎?"
鬼使神差地,我走進了小區(qū)旁邊的幼兒園。柵欄里,穿鵝黃色毛衣的姑娘正蹲著給小女孩扎辮子, "我...就看看。"我局促地拽了拽西裝袖口,那里還別著沒來得及摘下的工牌。 后來我知道,她叫 新工作是在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做技術主管。入職第一天,95后的CEO拍著我肩膀說:"姐,咱們這加班是福報啊。"茶水間里,女同事對著鏡子補口紅時說:"過了三十五歲還沒進管理層的,都是人力成本。" 小雨的飯盒永遠貼著卡通貼紙,我的外賣訂單里"不要香菜"的備注越來越長。有次凌晨加班,發(fā)現(xiàn)包里多了個保溫杯,便利貼上畫著歪歪扭扭的太陽:"枇杷膏太甜,換這個。" 出租屋的綠蘿聽著兩個北方人吵架——她嫌我往咸豆腐腦里倒辣椒油是暴殄天物,我笑她吃煎餅果子不加薄脆是沒有靈魂。吵到最后,她突然說:"你們河南彩禮是不是特別貴?我媽昨天打電話又問這事。" 空氣突然安靜,暖氣片上的綠蘿葉子顫了顫。 國慶節(jié)回河南,我媽從見到小雨第一眼就開始盤算。飯桌上堆滿胡辣湯和燴面,老太太眼睛卻一直往小雨手腕上瞟——那里戴著我家祖?zhèn)鞯挠耔C,現(xiàn)在正卡在她盛湯的腕骨處。 "小雨老師工資多少???""幼兒園交五險一金嗎?""打算什么時候要孩子?"每個問題都像精確計算過的代碼,試圖編譯出最優(yōu)的婚姻方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