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 劉程輝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對清潔能源政策搞了個大清算,令自身“氣候偽善”面目暴露無遺。就在近日英國主辦的“國際能源安全峰會”上,美方代表又大吹合作逆風,甚至搬出所謂清潔能源政策對歐洲有害,使其易受中國“脅迫”的滑稽之言。
但此番上躥下跳,只換回了尷尬的沉默。
美國“政客”政客新聞網4月25日報道直言,特朗普試圖在清潔能源問題上離間中歐的努力失敗了。盡管美方代表竭力兜售美國化石能源,還宣稱中國從這種“錯誤的清潔能源政策”中獲益,但歐洲國家政要紛紛表示,他們的未來不是用美國進口能源取代俄羅斯天然氣,而是主要依靠清潔能源。這恰是美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4月24日至25日,國際能源署在倫敦蘭開斯特宮召開由英國政府主辦的能源峰會,涵蓋氣候轉型、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風險等議題。
歐洲政客們在會上確實對美國人說了一些客套話。比如英國首相斯塔默承認:“在未來幾十年里,化石燃料仍將是我們能源組合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盟沒有忘記在能源危機期間,當我們需要能源時,美國是如何立即提供能源的。”
然而,當負責國際事務的美國能源部代理助理部長湯米·喬伊斯發(fā)言時,他遭遇了尷尬的一幕。

4月24日,巴巴多斯的能源與商業(yè)發(fā)展部長麗莎·康明斯和喬伊斯出席會議 路透社
喬伊斯告訴與會代表,清潔能源政策“有害且危險”,會讓歐洲容易“向中國做出讓步或受到中國的脅迫”。
他還稱,鑒于中國在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很大一部分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急于實現綠色轉型意味著“把抽象的排放目標和對手的利益置于首位,而把我們民眾的安全置于最后”。
這一番話,把與會者聽沉默了。
一位當時在場的歐洲官員表示,這個“尷尬但反應一致”的時刻“很能說明問題”。
這位歐洲官員還透露,在4月25日的一場閉門會議中,美方代表再次試圖傳遞信息,稱美國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能源伙伴,并再次抨擊中國。
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美國的發(fā)言基本被忽視了,被認為與會議的合作氛圍格格不入。
針對喬伊斯的言論,英國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告訴“政客”新聞網:“總的來說,我認為這些討論的總體基調表明了人們的發(fā)展方向,那就是向清潔能源轉型?!?/p>
氣候問題智庫“能源與氣候情報單位”主任皮特·查爾克利參加了首日會談,他說:“這是意識形態(tài)與現實的對抗,而這次意識形態(tài)似乎異常沉默且不合時宜,從根本上偏離了重點?!?/p>
美國國務院前氣候官員杰西·揚對記者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從根本上拆解美國政府在全球投射影響力的能力,這實際上會打擊特朗普政府自身的目標,無論是在減少貿易失衡還是對抗中國方面。”
他補充說:“我們正破壞自己在許多其他重要伙伴和盟友那里的信譽?!?/p>
美國能源部未回應置評請求。當媒體要求采訪喬伊斯時,他表示:“我不怎么與媒體交談。”
報道稱,歐洲人并非對中國主導清潔能源供應鏈視而不見,一些官員也認為過于依賴單一來源會造成“風險”。
只不過在英國和歐盟領導人看來,美國的化石燃料并非解決問題的答案。相反,他們更傾向于發(fā)展本土清潔技術產業(yè),從而與中國競爭。
馮德萊恩說:“清潔、本土的可再生能源不僅增強了我們的直接韌性,還當然會刺激大量就業(yè)機會,推動我們經濟內部的更多創(chuàng)新?!?/p>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此次峰會開幕前,英國《衛(wèi)報》就在報道中披露,中方因日程沖突將不會出席本次峰會,這對英國來說是一個“打擊”。特朗普政府將派遣一名否認氣候變化的官員參會,試圖借機阻礙能源轉型并加強各國對美國油氣資源的依賴。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令人非常失望的是,峰會邀請了全球化石能源巨頭和主要產油國,卻忽視了真正處于氣候危機前沿的國家。還有行業(yè)組織創(chuàng)始人表示,中國的缺席對行業(yè)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但彰顯中方不會屈從于特朗普政府阻礙進步的強硬手段。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他們拒絕參會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他們不會屈服于特朗普政府阻礙進步的強硬手段。”化石燃料不擴散條約倡議的創(chuàng)始人策波拉·伯曼說。
英國議會跨黨派氣候變化小組前負責人羅比·麥克弗森說:“擺脫化石燃料的轉型需要所有排放國的參與。與中國合作對于確保采取保護地球、開啟可再生能源時代的行動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不僅自身清潔能源技術發(fā)展引人矚目,還向其他國家提供相關技術和服務,降低了全球使用綠色技術的成本。而曾自詡環(huán)保倡導者的一些西方國家,卻以環(huán)保為幌子擠壓他國發(fā)展權益,醉心于地緣政治對抗。
眼下,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發(fā)電裝機容量首次超過以燃煤為主的火電裝機容量。
美國耶魯大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強國:在過去20年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
這不僅意味著能源模式的革命,也意味著地緣政治平衡的轉變。能源歷來是全球力量的杠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生產國,可能會產生深遠的經濟影響。當美國面臨碳氫化合物生產停滯時,中國作為太陽能和核能超級大國的崛起重新定義了能源霸權的未來。在這一領域,中國占盡先機。
相較之下,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后的第一個行政命令,就是優(yōu)先釋放美國的化石燃料生產,暫停聯邦風能項目,凍結清潔能源項目的資金,同時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還有共和黨人將氣候問題“武器化”,力促特朗普保留清潔能源稅收抵免政策,只為“避免讓中國或其他敵對國家借機致富”。
對于美西方一再炒作清潔能源議題,中方已多次強調,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推進能源的綠色轉型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發(fā)達國家更應兌現承諾,為國際綠色合作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搞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泛政治化只會損害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
來源|觀察者網
延伸閱讀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大范圍濫施關稅政策,破壞全球貿易體系的同時,也在嚴重傷害美國經濟。多家美國媒體近日接連警告,美國國內消費品價格上漲只是時間問題?!都~約時報》更是在報道中直言,"很難想象一個沒有中國產品的美國家庭"。
01
沒有"中國制造"的家是什么樣子?

《紐約時報》可視化報道,展現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對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比例程度。灰色表示這一品類從中國進口率為0-20%,綠色為20%-40%,黃色為40%-60%,橙色為60%-80%,紅色為80%-100%
當地時間4月27日,《紐約時報》在報道指出,很難想象,一個沒有中國產品的美國家庭會是什么模樣。因為,美國人家中許多生活必需品幾乎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而隨著新關稅政策的出臺,這些商品的價格極有可能進一步攀升。

家用烤面包機(Toasters)從中國的進口率達到了99%以上
走進美國家庭的廚房,大量用品刻著深深的"中國制造"烙印。美國所有的家用烤面包機都是進口的,而且?guī)缀趺恳慌_都來自中國,這一商品從中國的進口率達到了99%以上。
廚房大量用品刻著深深的"中國制造"烙印
走進美國家庭的浴室,化妝刷、指甲剪、梳子——幾乎所有個人護理用品,都極有可能烙著"中國制造"的印記。
雨傘(紅色)從中國的進口率達到了98%
陽臺上的金屬椅、木炭烤架、雨傘,書房里的電腦顯示器和臺燈,臥室里的急救包和電熨斗,儲物間里的手電筒、煙花、嬰兒推車和圣誕裝飾品……所有這些,有七成、甚至九成多都來自中國。
《紐約時報》寫道,數十年來,中國投入大量資金發(fā)展制造業(yè)。時至今日,中國制造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實物產品,這一產量規(guī)模比美國、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的總和還要多。
香港《南華早報》此前也指出,"當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全球發(fā)起關稅戰(zhàn)時,他手中的那支筆,很可能就是中國制造的。"
02
美國建國250周年無煙花可放?
美國對"中國制造"的依賴程度之深,甚至已滲透至其國民節(jié)日的慶祝活動之中。以煙花為例,美國市場上絕大多數煙花均從中國進口,若少了"中國制造",美國民眾的節(jié)日慶典恐將黯然失色。
每年獨立日,全美各地會舉行1.7萬場慶?;顒?,煙花秀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活動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美國進口了5.08億美元的煙花,其中95%都源自中國。
現在,由于美國施加的畸高關稅,無力承擔關稅的美國煙花公司已通知中國供應商暫停發(fā)貨。美國《華盛頓郵報》27日報道稱,一位美國煙花公司老板表示,這不僅會導致嚴重的短缺、擾亂生產,還將使特朗普想要隆重慶祝的美國建國250周年活動無煙花可放。

煙花燃放現場
施耐特煙花公司共同所有人、美國全國煙花協會主席斯泰西·布萊克本應已向中國煙花工廠下了大訂單,預定明年的煙花,但由于關稅,她沒有這么做。
布萊克擔憂,中國煙花工廠即將進入一年一度的夏季停工期,如果特朗普不立即取消關稅,他們將錯過為2026年下訂單的機會,明年美國建國250周年慶典的煙花產品不知道還能從哪兒來。
至于特朗普宣揚的將制造業(yè)帶回美國,美國煙火協會(APA)首席執(zhí)行官朱莉·赫克曼認為,這永遠不會發(fā)生在煙花制造業(yè)上。她表示,美國不會生產煙花,"我們沒有原材料、火藥和所有必要的化學品",即使有人想開始生產,所有化學品也必須依賴進口。
美國煙火協會4月初致信特朗普,要求他取消對煙花征收的關稅。信中寫道,"2019年,您的政府明智地認識到了煙花行業(yè)的獨特性,對它免除了關稅。我們敦促您現在采取同樣明智的行動"。
03
"難道我要賣禿頭娃娃!"
美國電商平臺上多種商品的漲價則已經開始。美國電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的分析顯示,4月9日開始,亞馬遜平臺上930款商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29%。漲價的商品涉及服裝、珠寶、玩具、家居用品、辦公用品、電子產品及配件等各種品類??梢源_定的是,許多依靠中國工廠供貨的行業(yè),都正被迫進行"大規(guī)模調整"。
跨境電商領域資深從業(yè)者邁理倪介紹說,一些業(yè)內公司已經凍結了出貨,沒人在工廠下訂單,大家都在觀望,有的人就干脆不繳稅,貨物卡在港口。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直接打擊電商企業(yè)的生存空間,讓整個行業(yè)甚至供應鏈陷入了凍結狀態(tài)。

玩具生產車間
美國玩具行業(yè)也遭受了沉重打擊。美國玩具協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銷售的所有玩具中,近80%是在中國制造的。總部位于加州的一家玩具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艾薩克·拉里安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把價格提高幾十個百分點。我辛苦經營了46年的企業(yè),現在岌岌可危。"
在美國采購原材料也是個問題,尤其是制作玩偶頭發(fā)的原材料,沒有一家美國工廠有生產能力。拉里安很無奈,他說:"我該怎么辦?難道賣禿頭的娃娃嗎?"
另一家美國玩具制造商的首席執(zhí)行官杰伊·福爾曼說,公司的整個供應鏈都在中國。他說,加征關稅不僅威脅到了玩具的價格和供應量,甚至可能摧毀整個行業(yè)在美國的生存根基。
04
美國人最想念的將是來自中國的產品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抑制了美國的經濟活動。
美國貨運代理和物流公司美國飛協博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瑞安·彼得森表示,自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生效以來的三周內,從中國到美國的海運集裝箱訂單量下降了60%以上。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表示,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商店的貨架在幾周后空空如也。他進一步強調,運抵美國海岸的商品減少,意味著商店的商品價格上漲,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的工作也會減少,卡車運輸、物流和零售業(yè)最早可能在5月份出現大規(guī)模裁員。
在特朗普第一個總統(tǒng)任期出任過總統(tǒng)首席經濟顧問的加里·科恩表示,說到底,打關稅戰(zhàn)最終都繞不開中國產品這個關鍵命題。美國人已逐漸意識到,美國最依賴的、貨架上最不可或缺的商品,恰恰都來自中國;美國人最想念的將是來自中國的產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