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為鑒 以照行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宋金銅鏡展
正在嘉定博物館舉行
點擊圖片查看展覽詳情
展覽現(xiàn)場



銅鏡是青銅器的一個分支,是青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我們理解的青銅器可能是前三代即夏商周青銅器,曾經(jīng)非常耀眼奪目,青銅器的制造水平甚至是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的重要標志。但漢代鐵器出現(xiàn)后,青銅文化似乎驟然失色,實際它只是做了轉(zhuǎn)型,進入了更持久、流行更廣、影響更大的階段,這其中銅鏡表現(xiàn)最為突出。

金 “肇州司侯王□”款纏枝牡丹鏡

金 四瑞獸鏡

金 達摩渡海鏡

金 仿漢家常富貴四乳銘文鏡
銅鏡既是用于鑒容的古代日用品,也可用于辟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造型不斷趨于精美,是古代勞動人民鍛造數(shù)量最多的銅器之一,在中國古代物質(zhì)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

金 “山東官□”款
帶柄仙人故事鏡

金 帶柄仙人龜鶴鏡

配合展覽
嘉定博物館特別推出
“嘉博學堂”專家面對面系列講座
本期主題
● 中國古代銅鏡鑒賞●

主講人:王牧
浙江省文物鑒定站研究館員、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一直從事文物研究與鑒定工作,著力于青銅器,尤其是銅鏡的研究與鑒定。主要著作有《浙江出土銅鏡修訂本》(文物出版社,2006);主編《越地藏珍——浙江館藏文物大典》金屬器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發(fā)表《中國南方地區(qū)的仿古青銅器》《五代吳越國的線刻銅鏡及相關(guān)問題》《五代吳越國的銅鏡類型及紋飾特點——兼議五代時期的銅鏡及相關(guān)問題》等論文。
本次講座
主要梳理不同朝代銅鏡的發(fā)展歷史
分析比較從商周到明清幾千年來銅鏡的
發(fā)展譜系、類型特點
讓聽眾了解銅鏡在歷史長河中的流變過程
感受巧奪天工的古代銅鏡制造技藝
進而認識到銅鏡所承載的重要考古與審美價值
活動時間:5月3日(周六) 13:30-15:30
活動地點:嘉定博物館本館 B1多功能廳(博樂路215號)
參與人群:不限
報名方式:4月29日上午10:00起,登錄“文化嘉定云”網(wǎng)站或手機APP,進入“文化預告”欄目訂票。
溫馨提示:如活動當天無法出席,請?zhí)崆霸凇拔穆眉味ㄔ啤本W(wǎng)站或手機APP申請退票,把機會留給其他市民觀眾,感謝您的配合。
來源:嘉定博物館
編輯:顧翎譯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