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鋼鐵十姊妹”民兵班參觀魯西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張萬里攝

走進中共魯西北地委舊址,重溫入黨誓詞;參觀范筑先烈士紀念館,寫下內心感悟;探訪孔繁森同志紀念館,開展初心討論……暮春時節(jié),山東省聊城軍分區(qū)組織所屬人員走進當地紅色場館,了解革命歷史、感悟革命精神。

“聊城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所轄8個縣(市、區(qū))均為革命老區(qū),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痹?a class="keyword-search" >軍分區(qū)機關某處領導介紹,在“鑄牢政治忠誠、打好攻堅之戰(zhàn)”深化教育實踐活動中,該軍分區(qū)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育人作用,通過現地教學、輔導授課、氛圍營造等方式,引導大家在所見所聞所感中強化使命擔當、汲取奮進力量。

“1949年6月,歷時42天的渡江戰(zhàn)役取得勝利,為人民解放軍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qū)挺進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那場戰(zhàn)役中,我的父親不幸犧牲。那年,他23歲……”

前不久,一場“我與歷史面對面”主題座談會在聊城軍分區(qū)拉開帷幕,竇全林烈士的兒子應邀講述父親事跡。他手舉父親的軍功章,動情地說:“父親的這枚軍功章,對我而言,是一盞永不熄滅的精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聆聽宣講,冠縣人武部副部長葛岳林感慨萬千:“竇全林烈士赤膽忠誠、舍生取義的革命氣節(jié)深深打動了我。我當以革命前輩為榜樣,繼承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斷錘煉作風、磨煉意志、提高本領,切實擔起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職責使命?!?/p>

教育實踐活動中,該軍分區(qū)組織調查問卷。對于“如何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開創(chuàng)新時代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新局面”“如何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構建打仗型國防動員新格局”等問題,一些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仍存有模糊認識。

為深入清除“后備后用”“后備無用”等錯誤思想,以及訓練場上的不實之風,該軍分區(qū)廣泛開展“忠誠·使命·擔當”主題黨日活動,集中組織到聊城革命軍事館、聊城革命烈士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參觀學習,還定期組織觀看《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強軍之路·向百年》等紅色影視作品,引導所屬人員牢固樹立備戰(zhàn)打仗意識,切實將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

辦公樓前,軍史長廊掛圖上記載著一個個發(fā)生在聊城本地的革命故事;主干道旁,玻璃櫥窗內展示著一張張反映人民軍隊光輝發(fā)展歷程的歷史圖片;訓練場邊,內容豐富的國防教育知識展板整齊排列……聊城軍分區(qū)機關營區(qū),紅色文化氛圍格外濃厚。

該軍分區(qū)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積極將當地紅色歷史融入營區(qū)政治文化環(huán)境建設,用心打造官兵身邊的紅色育人課堂。與此同時,他們還借助政工網、“兩微一端”等載體,探索建立網上“數字史館”,引導所屬人員自覺從黨史軍史中汲取營養(yǎng)和智慧,切實鑄牢聽黨話、跟黨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

耳濡目染,成風化人。一系列務實舉措,讓聊城民兵進一步增強了擔當強軍興武使命的政治自覺。山東省最美專武干部、陽谷縣“鋼鐵十姊妹”民兵班第九任班長張慧說:“我從崢嶸歲月中看到了苦難輝煌,從發(fā)展成就中汲取到了奮進動力。作為‘鋼鐵十姊妹’民兵班班長,我要帶領姊妹們學好英模精神、當好英模傳人,腳踏實地工作訓練,不斷為這個支前模范集體增光添彩?!?/p>

賡續(xù)紅色基因,激發(fā)奮進動力。第一季度,該軍分區(qū)圓滿完成今年上半年征兵任務,大學生入伍比例達到90%,軍事訓練考核優(yōu)良率再創(chuàng)新高……該軍分區(qū)所屬人員表示,他們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強軍實踐,為開創(chuàng)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新局面不斷貢獻力量。(黃 濤 馬學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