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巨富李兆基出殯之后,他旗下的恒基兆業(yè)發(fā)布了葬禮相關的新聞稿,首度公開了李兆基靈堂的全相。李兆基在香港的葬禮拜祭點一共有兩個場地,分別是香港殯儀館的靈堂,還有一個是在殯儀館對面的大球場。兩個場地最大的不同在于殯儀館的靈堂是私人拜祭場所,只讓家屬、親友以及名流政要前來拜祭。而大球場的拜祭場地,則是對外開放,提供給市民大眾前來悼念。由于靈堂不對外開放,一直都未能看到內(nèi)部的布置,如今公開了照片,形容起來就是花海靈堂,大氣而莊重。

李兆基的這兩個拜祭場所的整體布置幾乎是一樣的,都是以鮮花、植物作為主要的裝飾,讓現(xiàn)場猶如花的海洋。靈堂的主要色調(diào)以白色、綠色為主,綠色不是那種很鮮嫩的綠,而白色又不是那種蒼白的白,因為還搭配了紫色的花束,所以給人的感覺很自然,并不壓抑。從被公開的照片來看,靈堂的正中里三層,外三層幾乎都是植物,正面的墻體以綠色白色鮮花相間搭配,正中的橫匾上寫的是“上升佛國”四個大字,這與常規(guī)靈堂的橫匾題字極為不同,與他畢生信仰佛教有關,寓意著李兆基已經(jīng)去了佛國,簡單來說就是修得圓滿了。

牌匾之下是李兆基的遺照,遺照周圍又鋪滿了白色的鮮花,上方還以兩朵黃花點綴,下方則是用花簇襯托著,而遺照前方有一條至少長10米的花帶,由白花綠草以及紫花三個層次構成,最前方才是花圈。最顯眼的五個花圈是心形的,以粉色為主。這五個花圈是李兆基的五個子女,兩個女婿,一個兒媳婦所贈送的,其中長子李家杰的花圈擺在最中間,李家誠夫婦的花圈擺在旁邊。而在五個心形花圈之外,還有四個白色小花圈,這是李兆基的第三代,也就是他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所相贈的。

形容起來,李兆基的靈堂大氣而不失溫度,莊重而不顯得壓抑,與傳統(tǒng)靈堂在布置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彰顯出了大戶人家的格局與規(guī)格。李兆基的家族所要打造的就是猶如花海一般的葬禮,亮點當然還是在鮮花的布置上。事實上,李兆基兩個拜祭場合都采用了大量的鮮花布置現(xiàn)場,公眾拜祭場,相對而言鮮花的用量不多,但是規(guī)格也不低,沒有鮮花墻,但是有三排的鮮花,再加上李兆基遺照周圍的花簇,也相當壯觀。

兩個拜祭場合都以鮮花為主,自然花費也不少,而李兆基家族在對他的葬禮的布置上完全不設金錢的上限,就是要做到體面、大氣。從商業(yè)的角度來說,負責李兆基葬禮鮮花供應、布置的花店絕對是接了一門大生意,以這種規(guī)模的布置,開銷怎么也得要在7位數(shù)以上,畢竟都是鮮花,用量之大、之廣是肉眼可見的。而接下了這門生意的正是李兆基的同鄉(xiāng)鄭裕彤的兒媳婦鄭葉美卿的花店Blooms & Blossoms——這家花店包攬了李兆基葬禮的花卉、花圈、花籃的的生意,也算是獨家生意。


李兆基的葬禮雖然只舉辦了兩日,但是規(guī)格、規(guī)模還真不是尋常人家所能比的。除了兩個大拜祭場合之外,其實在殯儀館靈堂的地下還設置了一個大型的佛壇,請來了高僧在此連續(xù)誦經(jīng)五日。這個佛壇在打造上也是花了重金,在不改變內(nèi)部裝潢的情況下,打造了一個小型的佛殿,其中擺放了三座以真金打造金佛,這三座金身佛像價值千萬,三座金佛之前還擺放了數(shù)座小佛像,而高僧們每日在金佛前誦經(jīng)。如此辦后事的,也算是前所未聞,算下來整個葬禮各種開銷,耗費至少在千萬以上,夠豪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