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些東西在誕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遭受過度開發(fā)的宿命。

比如AI大語言模型剛剛問世之時,你便能猜到它必將與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創(chuàng)造出各種偏離軌道的玩法。

如今坐擁上帝視角,你會知道在人類的調教之下,AI已經成了算命師父、弱智吧榮譽成員,以及很多人在寂寞深夜會偷偷點開的密聊對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數事實證明:人可以,并且必然會帶領人類科技的結晶走上歪路。

攝影領域同樣是科技樹亂點的重災區(qū)。如今我們仍能想象到,相機發(fā)明的初衷,大概率僅僅是用來留住一些值得紀念的瞬間。

而其發(fā)明者路易·達蓋爾絕對想不到的是,21世紀的人類已經將他的發(fā)明煉化成了“奇行種變身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述畫面來自一位被粉絲們尊稱為“蜜蜂爺爺”的視頻創(chuàng)作者,他曾在2023年用影石全景相機的魚眼視角,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波瘋狂的“人類變身奇行種”浪潮。

彼時放眼望去,帶有#Insta360 標簽的短視頻作品,十有八九都在訴說著同一個主題:我不做人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兩年前刷這波視頻上頭開始,我手機上的各家社交媒體app里,全景相機相關的視頻就沒離開過。

不只是首頁推薦總是掛著世界各地全景相機整活兒視頻,我還注意到這段時間里,我過去關注的vlog博主,也都接二連三地拿起 Insta360 玩起了各種花活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要問:

不是說VR是“未來科技”嗎?怎么現在全景相機直接成了短視頻“狠活科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多抽象的科技狠活才能讓全景科技樹原地歪脖

全景相機,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拍攝全景畫面的相機。根據人類早期馴化路線,它理應跟隨VR虛擬現實技術,安安靜靜地成為尖端科技的輔佐。

直到 Insta360 帶著全景相機,一個滑步踩偏,進入了短視頻的“賊窩”。

整過活兒的人都知道,打火機不一定非得用來打火,那么換個思路說,全景相機也必不可能只能用來拍VR。

看破這層道理的能人異士,將全景相機固定到了所有人腦能想象到的地方,他們圍繞拍攝姿勢和方式進行種種疑似過度開發(fā),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像個正常人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院辦最愛看的驚悚博主@蚊小九

2025年了,一個剛剛接觸全景相機的普通人類,得到的第一個警告很可能是:“麻瓜禁止使用”。

點開 #Insta360 #影石全景相機 等相關的tag話題頁面,你便會發(fā)現此言不虛。

因為迎接你的很可能不是想象中熱火朝天的攝影交流場景,而是諸神黃昏、瑪利亞之墻爭奪戰(zhàn)、第三次巫師大戰(zhàn)MVP結算頁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間“調查兵團”對于變身巨人方式的研究,已有重大進展。

除了將全景相機叼嘴里化身開篇所示的奇行種,現在你還能直接把它放進餐盒,變身車力巨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把全景相機當成巨人變身器,只相當于玩到了眾所周知的5塊錢功能。唯有掌握了那根伸縮魔法棒的使用方法,才足以躍升為真正的“物理魔法使”。

視頻平臺上,與 Insta360 伸縮棒組件相關的魔法教程要多少有多少,最簡單的僅僅要求你將棒槌舉高高,就能實現無吟唱直接施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魔法棒的使用中,多一項運動技能或許就代表你能比其他人多玩5塊錢的狠活。比如下面這位體修術士,就用空翻技能通知了牛頓:物理學不存在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在你該看出來了,全景相機的魔法壓根就不用吟唱,全靠不同姿勢和不同機位觸發(fā)。

據屎書記載,這一對施法方式的改良和對使用者要求的放寬,成為了第三次巫師大戰(zhàn)的導火索。地球上的任何場所,都有機會隨機刷出腦洞大開的“施法現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Soda蘇打

游樂場,滑梯上,一男子股間夾棍出現在眾人視線,問:此男意欲何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答:新型施法方式實驗成功desu!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城市大道、鄉(xiāng)間野徑,一騎士胸前掛有 Insta360,此時產生兩種可能性:

其一,城市穿梭,他在進行燈紅酒綠沉浸式全景街景攝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二,鏡頭反轉,他將變大變小魔法禁術帶回人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吃,謝謝

在所有施法方式中最讓人汗流浹背的,無疑是開啟了飛行模式的小飛棍玩法。在看明白法術效果之前,你至少能清楚地知道:施法者擁有就算法器無法尋回,也硬要出片的鈔能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道至簡的道理也在全景魔法界盛行。

當你能把全景相機帶到常人所不能及之地,那么記錄下的影像本身,便已經是一種magic。

比如當你被鯊魚吃進肚子里,你會得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媽,我拍到了人生轉瞬即逝照片!”

朋友是成年人最珍貴的資源,更難的是擁有一群跟你擁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叫齊他們,你就擁有了地球上最昂貴的出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子涵超會玩

致力于將全景魔法的潛力開發(fā)到極致的人,還在將 Insta360 全景相機帶到更多你之前以為不可能的地帶——比如火車軌道上、電梯夾縫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次被火車壓,感覺頭頂涼涼的?!?/p>

當然也有人把它帶到了更多人鞭長莫及的領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談論攝影,“科技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自然也不能不提。這話你應該也聽過:既然可以這樣,為什么不那樣?

事實證明,當人類可以這樣,那么人類就會那樣。為了能夠在那樣時拍出“不可能視角”全景,不少人也已經并仍在付出努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However,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都完全可以看出:人類已經在對全景魔法進行“過度開發(fā)”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夸張、獨特的大透視視覺效果,讓全景相機成片在社交平臺上絕對奪人眼球。而影石主動為適應更廣泛受眾推出的便捷功能,則讓過去需要用到昂貴設備、做大量后期工作才能呈現的夸張效果,變成了“有手就行”。

短視頻平臺火過一陣子“大手大腳”大透視效果。這種所謂“特效”要是用普通相機拍攝,需要分1234步,最后通過各種剪輯P圖才能做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黃曉曉

但當你擁有一臺 Insta360 全景相機,只要把位置放好,直接上來就是一個會動的“大廣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影石推出的“小行星模式”同樣操作簡單,一根隱形自拍桿甩出、一個模式切換,便能輕松實跟地球同框的“百萬轉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夸利亞Qualia

正是這種硬件軟件結合,將技術下放于普通人的做法,才讓全景相機在短視頻平臺得以迅速走紅。

但能做到幾年間熱度不斷,當然不可能只是因為這些光怪陸離的整活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人生時刻到生人時刻全景相機實用手冊

對于一個擁有 Insta360 全景相機的普通人類而言,最大的困擾很可能是:你永遠會覺得自己比別人少玩了幾塊錢。

這是因為全球各地的使用者們,都在隨時隨地用它進行著各式各樣的創(chuàng)作。

全景相機不僅能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場合、用意想不到的姿勢拍出抽象或震撼的畫面,還能把日常場景拍出“花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普羅提亞等待

Vlog創(chuàng)作者們舉起 Insta360,讓它成為了麻瓜都能觸手可及的創(chuàng)意魔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GoldGallery

@陶阿狗君 創(chuàng)作的“大頭釘轉場”,引領了一波“大頭釘環(huán)游地球”趨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點開相關的話題頁面,你便會看見一個個大頭釘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全景相機激起的創(chuàng)意波紋,也以她為原點向全世界蔓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偷偷狗totogo 用全景相機繞己一圈,串聯起了自己的一周 OOTD,這種創(chuàng)意玩法也引得評論區(qū)直呼:建議某寶店家賣家秀全線推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是再平凡的日常,也總會有每個人自覺珍貴的片段和瞬間,現在網友們將這些瞬間統(tǒng)稱為“人生時刻”。

情侶博主@辣椒醬 旋轉 Insta360 自拍桿,記錄下他們的甜蜜人生時刻,實現了狗糧溢出超級加倍的效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需要慶幸大部分情侶博主并未解鎖全景相機“那樣”的用法,否則“人生時刻”的前兩個字還得反著給我播。

演唱會也是一種神奇的 高發(fā)場景,它能在一夜間聚集起成千上萬的同類,宛如在地表建起臨時收容行星;也總能在一夜后,讓短暫相聚的同類只能各自深陷追憶,引發(fā)演唱會癥候群。

這些癥狀對于帶全景相機進場的朋友們或許相對較輕,因為當他們舉起全景相機時,已經收藏起了那天那晚整個星球的雀躍記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丁笑雙

更別提還有偶像本人親自舉起的魔法棒,無死角收集起全場的星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Karen莫文蔚

萌寵博主當然也沒有放過 Insta360,畢竟你有你的人生時刻,貓貓狗狗也得有他們的貓生狗生時刻才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人生時刻到生人時刻,從突發(fā)奇想的整活到偶有閃光的生活,有了全景相機的參與,這些記憶復現似乎都能擁有更加豐富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

消除了技術和設備門檻,隨時隨地都能取材,每個人都能輕松出片、自主進行開發(fā)創(chuàng)作,這便給全景相機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持續(xù)力加滿了燃料。

在短視頻平臺上,影石相機還會持續(xù)火下去,這條聚眾整活兒的歪路看來是越走越遠了。

但是然后呢?說好的VR虛擬現實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對全景相機的開發(fā)還不到1%?

看多了短視頻里的花活兒,你或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占據行業(yè)王者地位的 Insta360 是不是真帶領著全景相機這種科技產品,走上了一條有去無回的“歪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或許可以再次回想一下,VR虛擬現實概念剛剛出現時,多數人設想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我們將先用全景相機拍攝記錄下一個特定場景或片段,在過后的某天戴上VR眼鏡,用全景視角沉浸感受彼時彼刻周遭的視聽。套用一個說法:實現“最小單位的時空穿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實上,作為一種承載著“時空膠囊”愿景的VR設備,Insta360 在這方面也一點沒落下。

冷知識:Insta360 全景相機之所以能夠拍出這么些花樣,讓網友玩出這么多花活,正是因為它本來就是用來拍攝360度空間影像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動畫《mono女孩》中的全景相機視角大透視

在對全景相機開發(fā)使用的“正道”上,影石也已經留下了不少與時間、空間相關的有趣或動人的故事。

與阿嬤相隔臺灣海峽的 @超級臭豆腐MollyKo 用影石相機抹平了空間上的距離。春節(jié)期間,她和爸爸就用影石推出的云存儲功能實時分享VR視頻,通過VR頭顯設備“閃現”到了臺灣阿嬤的身邊,全家一起過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確診癌癥晚期的@鄧靜媽媽 則在影石的幫助下,完成了遺愿清單中的“我想提前當完孩子一輩子的媽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用全景相機提前記錄下了自己想對每個成長階段的兒子說的話,在沒有她的未來里,兒子只要戴上VR頭顯設備,就能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和關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3年,影石還曾和影視颶風聯手辦過一件正兒八經的大事——用一顆衛(wèi)星將影石相機帶上了太空軌道,拍攝下了地球的全景影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影石全景相機確實有機會出現在世界任何角落,也會被固定到任何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更會被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各種各樣的瞬間。

正是這種幾乎無窮盡的排列組合,才給了全景相機無限的可能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鹿鹿拍拍拍

近期常常刷到的一句營銷話術叫:人類對XX的開發(fā)不到1%。這話適用于全景相機,也適用于更廣義的VR科技。

如今談論VR,更常聽見的論調出自越前龍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影石相機能從多半仍漂在泡沫上的VR行業(yè)里脫穎而出,至少證明他們做對了一件事:那便是將VR創(chuàng)作開發(fā)的權力,超前下放到了每個用戶手中。

每個人都可以放下其他沉重昂貴的VR設備,拿起輕巧的 Insta360 全景相機,不斷開發(fā)出連產品經理都想象不到的新鮮玩法和應用場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說,影石走上的歪路并不是一去不回的單行道,相反,這些嘗試已經帶領著行業(yè)把路越走越寬。

前陣子,剛剛上新的 Insta360 X5 被老外瘋搶。為了在發(fā)售日購入這中國科技新品嘗鮮,老美們甚至不惜凌晨5點到場排起長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影石才剛剛成立

這家已經“把路走寬”的年輕公司,顯然還將帶著全景相機走向比近地軌道還遠的地方。

至于那被他們“剩下”的99%開發(fā)空間,只要拿起了全景相機,你我說了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