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系,其實是“相互尊重對方的命運,而不是相互干涉”。
他過他的,我過我的。他尊重我的選擇,我也尊重他的選擇。
這,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就困難了。
舉個例子。你是婚育人士,他是單身人士。對于單身的他,你看不順眼,就有可能“勸”他,希望他快點結(jié)婚生子。
這個時候,由于你干預了他的人生,那他就會把你視為敵人。如此,雙方的針鋒相對、相互仇視,將不可避免。
其實,婚育也好,單身也罷,不同人有不同人的活法,何必管別人呢?
一個建議:人生在世,沒必要沾染任何人的因果。

02
多管閑事,其實是一種惹禍上身的愚蠢。
很多老實人都抱怨,我如此善良、老實,為什么會被人仇視呢?
因為99%的老實人,都犯了一個錯,那就是“多管閑事”。
管了別人的閑事,侵犯了別人的私人空間,得罪了別人,就容易招惹來別人的怨恨、敵視、反擊。
在別人看來,我的事兒,跟你沒有一分錢關系,你憑什么管太多呢?
所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就是這個道理。
嘴巴太多,總是去規(guī)勸別人,免不了被他人仇視;腦子不夠清醒,總是喜歡強出頭,遲早會被人視為仇敵。
還是老祖宗說得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別人的事兒,隨他們吧。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可以了。

03
你改變不了別人,別人也改變不了你。
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個想法:我想改變別人,也想改變世界。
問題是,別人憑什么被你改變呢,世界憑什么被你改變呢?
就拿“內(nèi)卷996”來說。
你不用996,但你勸別人,不要再996了,再怎么內(nèi)卷,也沒有意義。
別人就會覺得,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有一家老小需要吃飯,怎么可能停得下來呢?
反過來也是如此。你沒錢,需要996.,但某個有錢人勸你,保重身體,不要內(nèi)卷。
你就會覺得,你有錢,但我沒錢啊,不是不想休息,而是無法停下來休息。條件不允許啊。
可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你無法改變別人,別人也無法改變你。既然無法改變,那就互相尊重。

04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管好自己的因果,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人生的基本邏輯,究竟是什么?就四個字,過好自己。
在讀書這件事上,擅長讀書,那就努力讀書;不擅長讀書,那就學點技術(shù)。
在賺錢這件事上,渴望財富,那就努力賺錢;不渴望財富,那就知足常樂。
在婚育這件事上,喜歡結(jié)婚,那就結(jié)婚生子;不喜歡結(jié)婚,那就單身不婚。
在買房這件事上,想要買房,那就去當房奴;不想去買房,那就不當房奴。
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是自由的,并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之別。
你覺得,A適合自己,那就選擇A;他覺得,B適合自己,那就選擇B。
道理很簡單:別人如何選擇,那是別人的自由,而跟我們無關。
就一句話,放下勸人情結(jié),尊重他人命運。我們的觀點,只適合我們自己,未必適合別人。

05
寫到最后
很多父母都抱怨,為什么苦口婆心勸子女不要做這些事,他們還是會做?
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因果。
確實,父母經(jīng)歷了這些事,知道不該做。問題是,子女沒有經(jīng)歷過這些事,那他們就會去做,不碰釘子不罷休。
就跟負債累累一樣,明知道負債累累不好,但總有人去負債累累。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因果,以及他們的人生選擇。
沒必要看不慣,也不要想改變什么。做好自己尚且困難,又何談改變別人呢?
渴望改變別人,這是神經(jīng)病。真正做好自己,才是聰明人。
文/舒山有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