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出人意料的變數(shù),明天與意外,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個會率先到來。
就在俄軍對基輔發(fā)起導彈與無人機襲擊、胡塞武裝接連擊落美軍無人機、特朗普對俄烏發(fā)出最后通牒、伊朗與美國展開談判、以色列在加沙恢復軍事行動之際,南亞局勢升級了。
關鍵時刻,印度與巴基斯坦打起來了。
4月24日,也就是印巴沖突全面升級后的第三天,在克什米爾前線,印巴爆發(fā)了軍事沖突。根據(jù)印度媒體的表態(tài),率先開火的是巴基斯坦軍隊。作為回應,印軍選擇了反擊巴軍,這是一起小規(guī)模交火,局勢目前還沒有完全失控。
至于誰占據(jù)了優(yōu)勢、具體傷亡情況如何,暫時還是未知數(shù)。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巴軍率先開火”,目前還沒有得到巴基斯坦的證實,這只是印媒的單方面說辭。當然,將這個消息告訴給印媒的,是印度的內(nèi)部人員。
從以往的例子看,如果局勢再生變數(shù),印度或巴基斯坦再次發(fā)起報復,戰(zhàn)爭就會一觸即發(fā)。等到那時,美俄英法很可能選邊站,實力更強、盟友更多、能購買更多武器的印度,會得到更多支持。
關于這次印巴沖突,至少有三個地方值得注意。

第一個地方,導火索不同尋常。4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爾,武裝人員突然對人群開槍,并造成了26人死亡,其中包括25名印度公民。這起襲擊事件還造成了多人受傷。
很快,這件事就在印度與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印度總理莫迪立即停止了外訪行程,然后返回了印度。怒不可遏的莫迪承諾,會將罪魁禍首繩之以法。
沒過多久,特朗普就告訴莫迪,美國將全力支持印度,美國向印度致以最深切的同情。
莫迪做了兩個重要安排。一是下令要求所有印軍進入高度警戒狀態(tài),二是對巴基斯坦出招。
印度針對巴基斯坦的手段很不一般,包括暫停與巴基斯坦分享河水,還關閉了印巴之間唯一開放的陸地邊境口岸,并要求巴基斯坦駐新德里的軍事外交人員全部離開,限期7天。
簡而言之,認為“襲擊事件與巴基斯坦有關”的印度,選擇了立即報復巴基斯坦。與此同時,印度還在印巴邊境集結了大軍。
表面上看,這些印軍似乎是沖著尋找槍手去的,但實際上,在印度上下對巴基斯坦感到憤怒、印度強硬派有意吞并巴控克什米爾的當下,印軍隨時都有可能不宣而戰(zhàn)。

不甘示弱的巴基斯坦選擇了反擊印度,包括關閉印巴邊境口岸、暫停與印度之間的所有貿(mào)易、要求在巴基斯坦的所有印度軍事外交人員在4月30日之前離開。
怒不可遏的巴基斯坦還不忘通告全國,稱印度給巴基斯坦斷水是一種戰(zhàn)爭行為。
巴基斯坦表示,將使用所有力量反擊印度。
巴基斯坦軍隊也在嚴陣以待。巴基斯坦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此次襲擊事件與巴基斯坦完全無關,如果印度認為與巴基斯坦有關,那就拿出證據(jù),而不是無端指責巴基斯坦。還有就是,巴軍已做好應對準備,如果印軍輕舉妄動,巴軍就會果斷采取行動。
巴基斯坦認為,發(fā)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襲擊事件,有可能會導致印巴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這不是世界想看到的結果。

第二個地方,印巴都在為戰(zhàn)爭做準備。印巴軍隊都保持著高度戒備,印度試射了導彈,巴基斯坦海軍舉行了軍演,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也在執(zhí)行軍事任務。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印巴兩國都在摩拳擦掌。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一件事:2019年,印度軍警曾在克什米爾遇襲,且付出了46人身亡的代價。隨后,印度將目標指向了巴基斯坦,并對巴基斯坦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
現(xiàn)在的局勢是這樣的:在印度后院起火、莫迪所在的印人黨在2024年遭到挫敗的情況下,承受著壓力的莫迪,有可能會通過升級印巴沖突去轉(zhuǎn)移危機。類似的招數(shù),莫迪在過去幾年沒少用。
莫斯之所以如此有恃無恐,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在經(jīng)濟與軍事實力上,印度占據(jù)著絕對優(yōu)勢與主動,單挑的話,巴基斯坦不太可能是印度的對手。如果印度能趁機占領更多的巴基斯坦領土,莫迪的支持率就會大幅度增加。從今往后,印度稱霸南亞也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其次,自從俄烏沖突爆發(fā)、巴以沖突升級之后,國際局勢就陷入了持續(xù)動蕩,這讓印度看到了開疆擴土的機會。過去幾年,印度沒少從美俄購買先進武器,長時間的厲兵秣馬,讓印度軍方變得更有野心了。
第三個地方,印巴沖突的時間很不一般。美國副總統(tǒng)剛抵達印度,美國剛承諾要與印度在軍事等多個領域深化合作,印巴之間就走向了劍拔弩張,這確實太湊巧了。
美俄英法都曾表示,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這之前,每當印巴沖突升級,美俄英法一定會搶著對印度出口武器。
今時不同往日,引起眾怒、導致美國眾叛親離的特朗普,已成為眾矢之的。在特朗普看來,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印度的鄰國,只要南亞局勢失控、印巴爆發(fā)戰(zhàn)爭,美國就會擁有更多拉攏印度與施壓對手的機會。
南亞陷入混亂時,美國可以在一旁坐收漁利,這是毫無疑問的事。

是保持克制,還是沖動冒失地對巴基斯坦發(fā)起軍事行動,印度應該三思而后行。戰(zhàn)爭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印度就會遭到沉重打擊。
莫迪應該清楚,從始至終,美國想要的都是利用印度,而不是讓美國替印度利益買單。
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讓印度當美國的棋子,然后將印度擺在餐桌上。真到了危難之際,美國不會為印度挺身而出。
開弓沒有回頭箭,接下來何去何從,印度是時候好好想想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