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是一位二胎寶媽,老大出生的時候只有5斤重,一家人都十分心疼他,平常照顧得十分盡心,現在看起來和同齡的小孩沒什么區(qū)別。于是在去年,琳琳和丈夫一起商量要了二胎,可能是有經驗,出生的時候有8斤重。

婆婆開心壞了,自打老二出生后她就各種瞧不上老大,認為老二出生時重說明營養(yǎng)好也更聰明,直接擺在明面上的偏心。

哥哥看原來疼愛自己的奶奶突然不搭理自己了,經常哭鬧。琳琳為此沒少跟婆婆吵架,但婆婆依舊不為所動,一心撲在老二身上,誰都拿她沒辦法。

關于孩子出生時的體重會影響未來智商的說法,網絡上一直有在流傳。有些說法稱出生時體重越重孩子越聰明、也有說法稱孩子6.5斤是最標準的體重,這個體重的小孩未來最聰明……到底這些說法可信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胖嬰兒=高智商?靠譜嗎?

還真有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美國兒科學會的《兒科(Pediatrics)》雜志在2017年發(fā)表過一項丹麥的研究。該研究共納入4696名1959~1961期間出生的嬰兒,分別對出生的體重進行了收集,并在受試者19歲、28歲以及50歲3個年齡段進行智商測試。

根據不同的出生體重,將受試者分成了5組:

① ≤2.5公斤 ② 2.5-3公斤 ③ 3-3.5公斤 ④ 3.5-4公斤 ⑤ >4 公斤

通過分析發(fā)現,3個時間點進行的智力隨訪都與出生體重存在明顯相關性。具體來看,前4個組別的受試者智商會隨著出生體重的增加而遞增,但當出生體重>4kg時,智商則略有下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自網絡

無獨有偶,新西蘭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對1000多名新西蘭兒童進行過追蹤調查,結果發(fā)現成年后的智商得分和出生時的體重存在一定相關性,但與教育水平、社會經濟地位也離不開關系。

需要提醒的是,這些研究僅發(fā)現了二者之間存在相關性,具體的因果關系并不明確,更多是起到參考作用,不用過分解讀。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如母體健康情況、孕期飲食以及基因等等,這些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出生體重,但不會直接影響智力發(fā)展。不過,體重和智商之間并非完全沒有相關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比如說,孕期媽媽飲食得當,可獲得充足的營養(yǎng),自然生出來的小孩個頭也會大一些。這些小孩的大腦發(fā)育也有足夠的營養(yǎng)支持,自然會更聰明一些;

但如果孕期飲食不當、營養(yǎng)攝入不足的話,則容易導致寶寶體重過輕,也會影響智力發(fā)育。

《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fā)育參照標準》中指出,男寶寶出生時的正常體重應該為2.62~4.12kg、平均為3.32kg;女寶寶為2.57~4.04kg、平均為3.21k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順產的寶寶,比剖腹產的更健康、更聰明?

相信這個說法很多人都聽說過,該說法是稱寶寶出生時經過產道的擠壓可刺激大腦發(fā)育。實際上,與智力相關的大腦神經在胎兒時期就已經生成了,生產的方式并不會影響到智力。

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論證了分娩方式會影響寶寶智力,在分娩過程中因擠壓而導致的頭部變形,可在出生后慢慢恢復,不會對智力造成影響。不過,真正會影響腦發(fā)育的因素其實是這些:

遺傳基因

孩子的基因與父母基因存在很大關系,父母智商高的情況下,孩子的智商一般也不會低,遺傳的占比達到了80~86%。

環(huán)境刺激

外界刺激對于大腦的刺激也非常大,父母給孩子提供的環(huán)境不同可激活的基因也不同。家長可以把握孩子大腦發(fā)育的長口氣,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給予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認知等多個方面的刺激,幫助腦部發(fā)育。

營養(yǎng)補充

營養(yǎng)補充對于大腦的發(fā)育也很重要,0~3歲是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一定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營養(yǎng)攝入,幫助大腦進行發(fā)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有何不同?智商有差別嗎?

現階段不孕不育的夫妻越來越多,為了擁有自己的孩子只能選擇進行試管,用試管生出來的小孩和普通的有什么區(qū)別?

答案是沒有,胚胎都是在母體的宮腔內生長發(fā)育直至分娩,只不過是胚胎是通過試管技術在體外獲得而已。

至于試管嬰兒容易存在出生缺陷的說法,其實也不可信。無論是試管嬰兒還是普通嬰兒,在優(yōu)生率、出生缺陷率等方面均沒有差異,想要降低缺陷率,需要做的是定期產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