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梨園夜·光影映萬家”京杭大運河沿線京劇電影巡游展映活動日前正式啟幕 圖據(jù)主辦方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4月28日,“運河梨園夜·光影映萬家”京杭大運河沿線京劇電影巡游展映活動正式啟幕。

活動以中宣部支持的“京劇電影工程”優(yōu)秀成果為載體,以京劇誕生“三慶徽班”順大運河北上進京為契機,從4月28日起,將在京杭大運河流經的北京、天津、濟寧、滄州、蘇州、杭州六座城市的大運河畔,放映“京劇電影工程”中由中影出品的多部經典劇目影片。

在活動首站北京市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內,巨大的銀幕亮起,潺潺河聲微風中,近百位觀眾在大運河的美好夜景中觀看了京劇電影《穆桂英掛帥》。

京杭大運河流淌千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文明記憶;京劇藝術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著中華美學的精髓。235年前,“三慶徽班”沿運河北上的歷史航程,成就了京劇藝術的誕生,書寫了中華文化南北交融的壯麗篇章;1905年中國誕生第一部電影——京劇電影《定軍山》,開啟了中國人民的光影歷程;而今,適逢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京劇電影沿河巡游展映以光影為筆,重繪這條見證京劇誕生的文化之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站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活動成功舉辦 圖據(jù)主辦方

此次巡游展映活動將從4月28日起到5月9日,貫穿整個五一假期前后。結合運河沿線城市特色,放映的京劇電影也各具精彩——以《狀元媒》的仁義之緣、狀元風骨展現(xiàn)孔孟之鄉(xiāng)濟寧的文脈風華;通過《群英會·借東風》的三國故事彰顯杭州吳越文化與三國吳地的歷史淵源;以《龍鳳呈祥》中才子佳人故事展示江南蘇州的蘇式浪漫;以《九江口》中驚心動魄的水上之戰(zhàn)喚醒天津作為“運河咽喉”的集體記憶;通過《四郎探母》中的思鄉(xiāng)之情再現(xiàn)滄州人在運河之上走南闖北的牽掛。

據(jù)悉,中影還將從四月底起,針對“京劇電影工程”中影出品的12部精品力作,在全國120余家中影國際影城進行常態(tài)化放映,通過長線、持續(xù)的放映模式將京劇藝術通過電影現(xiàn)代媒介帶給全國觀眾,為銀發(fā)群體打造“身邊的京劇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