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01
近日,華表獎的紅毯那叫一個星光熠熠。
萬萬沒想到!
最讓人震驚的不是誰的造型出圈,不是陳紅和倪萍的同框,而是張譯的一個決定!

這一夜,他靠著《三大隊》里的“程兵”一角,二封影帝。

央視,人民日報等官媒,更是點名表揚。

這含金量滿滿的獎杯,無疑是對他演技的又一次超高認可。
此后的演藝事業(yè),勢必會再上一個臺階。
正當所有人滿心期待,覺得他會借著這股勁兒,在演藝路上繼續(xù)乘風破浪的時候,他的話鋒一轉(zhuǎn)。

“拿了這個獎,不好好去生活、不好好演戲,會對不起觀眾、對不起自己,所以我希望自己多沉淀一下”
平靜又堅定。
“息影”的消息一出,瞬間在娛樂圈掀起驚濤駭浪。

大家都懵了。
紛紛猜測:好好的,為什么要息影?
其實,回想起近兩年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似乎就能找到答案了。

這兩年他的作品數(shù)量,簡直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從掃黑大劇《狂飆》里堅守正義、歷經(jīng)滄桑的安欣,到懸疑喜劇《滿江紅》中心思深沉的何立,再到聚焦司法題材的《第二十條》里的檢察官,以及這次讓他再獲影帝的《三大隊》。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兩年上映、播出的作品足足有十部之多!
這還只是已經(jīng)上映、播出的作品。
如果把那些沒播出的也算上,好家伙,已經(jīng)排到了2030年!

由此可見,他的工作量有多大。
幾乎全年無休。
不是在拍戲,就是在拍戲的路上。
高強度的工作節(jié)奏,讓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普通人要是連續(xù)加個幾天班,都會覺得累得不行,更何況是高強度地拍戲呢。
至于更多的原因?
則是“厭倦”。
從進入演藝圈那一天,他身上就充滿了爭議。

02
演員張譯,自稱娛樂圈“衰神”。

事實也確實如此。
“我所有的托兒所和幼兒園都不見了,兩所小學都倒閉了,唯一的初中改了名字,唯一的高中改了地址,一直想上的北京廣播學院,改成了中國傳媒大學,就連戰(zhàn)友話劇團的番號都被取消了”

運氣不佳,長相也差強人意。
上學期間,還因此多了一個“驢臉”的外號。
“說我長得不好看”
“說我的臉就像讓人一屁股坐了似的”

這大概就是他畢了業(yè),依舊前途未卜的原因。
眼看同事相繼進組,自己卻還演著不起眼的小配角,有時候就連他都懷疑自己:我真的適合當演員嗎?
可命運的轉(zhuǎn)折,卻在不經(jīng)意間降臨。

2006年,一部《士兵突擊》讓他一戰(zhàn)成名。
同時,也讓他背上了“軍人專業(yè)戶”的標簽。
他不想被限制。
為了打破瓶頸,開始挑戰(zhàn)不同類型的角色。

為了拍《一秒鐘》,他減重20斤。
為了拍《金剛川》,他學了一口地道的陜西話。
現(xiàn)在的年輕演員,連人物小傳是什么都不知道,可他每接一個角色,都會根據(jù)個人理解寫幾千字的人物小傳,給角色設計完整的人生軌跡。

他的敬業(yè),是圈內(nèi)出了名的。
曾有過合作的管虎導演,對他有著超高評價。
“張譯不是演角色,他是活成那個角色”
多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從2015年到2025年,他幾乎拿遍了各項大獎。
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白玉蘭獎,是內(nèi)娛少有的“大滿貫”演員。
即便如此,依舊逃不過被針對的命運。

03
2023年《狂飆》爆紅之后,飾演“高啟強”的張頌文一炮而紅。
察覺這一現(xiàn)象的資本,迅速做出了調(diào)整。
試圖把張頌文捧上更高的位置,身為主角之一的他逐漸被邊緣化。

《狂飆》的實體書沒有安欣。

送去申報獎項時,劇組沒有給他申報。
按理說,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就是一番男主。
可TVB版海報上,不僅沒有他的名字,C位也被張頌文取代。

除此之外,還頻頻傳出負面消息。
耍大牌?
不好相處?
孤立劇組?

2023年《非誠勿擾3》的首映禮上,他隨口的一句話,就遭到網(wǎng)友的圍攻。
“這個電影,就像是和所有的觀眾談了一場翻云覆雨的戀愛,勾得我們意興闌珊”

“翻云覆雨”四個字,是形容戀愛的嗎?
于是,他的文化程度也受到了質(zhì)疑。

由此可見,息影的想法,不是博人眼球的一時興起。
后臺接受采訪時,他表示演到最多的時候,甚至開始厭煩自己。
“前幾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覺得有點太密了,所以就故意讓自己停下來”

一個演員,本來是對表演充滿熱愛和激情的。
可當工作量大到一定程度,每天都重復著相似的表演節(jié)奏,連軸轉(zhuǎn)地拍戲,那種對表演的新鮮感和熱情,就會一點點被消磨掉。

就像你特別喜歡吃一道菜,一開始吃得很香,可天天吃,頓頓吃,用不了多久,看到這道菜都覺得反胃。
他對表演的這種感覺,其實和普通人面對重復工作時的疲憊感是一樣的。

最近這幾年,在各大影視劇里頻繁看到他的身影。
一開始,大家看到他出現(xiàn),都會特別興奮,覺得又有好戲看了。
可看多了之后,難免會對他的表演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不管演什么角色,好像都有一種固定的表演模式。
就拿《狂飆》和《三大隊》來說,兩部劇都是刑偵題材,張譯在里面飾演的也都是警察角色。
雖然劇情不同,但在一些表演細節(jié)上,觀眾就覺得似曾相識。

比如他著急時皺眉頭的樣子,思考問題時微微低頭的神態(tài),都和之前作品中的表現(xiàn)有重合之處。
感覺好像換了個角色,但表演方式卻沒太大變化。
這種質(zhì)疑聲一出現(xiàn),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哪怕張譯拿獎拿到手軟,也沒能完全堵住悠悠眾口。
漸漸地,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了一些質(zhì)疑聲。
“演技套路化”
“演技被高估”
“缺乏新意”

種種因素之下,“息影”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
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說,這么多年的高強度工作,他的身體和精神都需要一個緩沖期。
他需要時間來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好好休息一下,把之前損耗的精力都補回來。

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深入生活,去體驗不同人物的人生,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為以后塑造更鮮活、更有個性的角色做準備。
只有養(yǎng)精蓄銳,才能在未來更好地投入到表演中。

在最巔峰的時候喊了暫停,他的“體面”也給其他演員敲響了警鐘。
很多演員為了追求名利,不停地接戲,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和表演質(zhì)量。

結(jié)果呢?
作品是拍了不少,但真正能讓觀眾記住的卻沒幾個。
張譯的息影,就是在告訴大家,演員不能只追求數(shù)量,更要追求質(zhì)量,只有用心去打磨每一個角色,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距離產(chǎn)生美”
息影也能讓大家對他產(chǎn)生一種“距離感”,暫時離開觀眾的視線,大家就會開始懷念他的表演,期待他再次回歸。

休息好了,帶著全新的作品和表演風格回歸時,觀眾們一定會眼前一亮。
對于張譯息影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再次獲得華表獎,張譯談暫時息影充電:不好好演戲,會對不起觀眾——極目新聞
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張譯再獲優(yōu)秀男演員獎——中國網(wǎ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