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擇一事終一生,她們用堅守詮釋初心(主題)
——“新征程上的奮斗者”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副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亞菲
“20余年來,我往來奔走于莫高窟735個洞窟之間,為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們講述戈壁特色的敦煌文化,幫助他們了解敦煌、愛上敦煌?!倍鼗脱芯吭何幕霌P部副部長、副研究員宋淑霞堅定地說。
4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會上,五位文物保護領域的代表圍繞“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中華文明”主題,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宋淑霞和劉紅巖是其中的兩位女性。
架起現(xiàn)代與古代文明對話的橋梁
“作為一名基層的文化弘揚工作者,我的工作不僅僅是講述敦煌文化,其實更多的是挖掘它背后的故事,讓它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睆氖轮v解工作20多年,宋淑霞對講解員工作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1998年,宋淑霞來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正趕上莫高窟旅游蓬勃發(fā)展、游客激增。作為不可移動文物,莫高窟的每個洞窟都像是文物庫房。游客的集中涌入,不僅會影響參觀體驗,還會改變洞窟內(nèi)的微環(huán)境?!氨热鐪囟葧撸藗兒舫龅亩趸急壤c濕度都會增高,這個就會給我們洞窟的壁畫、塑像帶來影響和破壞?!彼问缦颊f。
秉持著負責任的旅游理念,敦煌研究院率先開展游客承載量研究,核定了莫高窟最大游客承載量。并率先推出“總量控制、網(wǎng)絡預約、數(shù)字展示、實地參觀”的參觀新模式,有效緩解了游客集中涌到洞窟所帶來的影響。
同時,為了更好地為游客提供參觀體驗,宋淑霞還帶領團隊優(yōu)化設計了八條參觀游線,精心挑選出莫高窟不同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洞窟。“通過這樣的手段,有效地實現(xiàn)了文物保護和旅游開放平衡協(xié)調發(fā)展。”宋淑霞說。
“講解員不僅僅是文化的宣傳員,更是文物的守護員?!庇谒问缦级裕恳淮沃v解不僅僅是講述敦煌文化,更是架起了現(xiàn)代和古代文明之間對話的橋梁。
多年來,宋淑霞一直深耕博物館社會公眾教育工作。在常規(guī)做好日常的旅游接待服務之外,宋淑霞和團隊不斷探索敦煌文化弘揚的路徑。積極開展社會公眾教育活動,尤其是常態(tài)化開展敦煌文化進校園活動?!拔覀冄邪l(fā)了大概十幾節(jié)敦煌文化課程,常態(tài)化在敦煌,甚至通過線上,在全國很多地方開展敦煌文化教育課?!?/p>
寒來暑往間,在一代代莫高人的精神感召下,宋淑霞也成長為新一代莫高人,“未來,我會不斷地踐行和弘揚莫高精神,為敦煌文化弘揚事業(yè)作出自己新的貢獻?!彼问缦颊f。
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
身穿橙色工作服,佩戴著工作證的劉紅巖是來自北京市延慶區(qū)八達嶺鎮(zhèn)石峽村的一名長城保護員。
“我的舅舅梅景田是長城守護者,他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義務在長城上撿垃圾、找文物,勸阻不文明的行為。受舅舅的影響,2019年村里招聘長城保護員,我第一個報名,經(jīng)過考試成了村里的第一批長城保護員?!睆哪莾褐?,劉紅巖正式從舅舅手中接過接力棒,踏上了同樣的守護長城之路。
石峽村長城有明長城、北齊長城,都是未開放地段。登上長城巡查時,劉紅巖每天要走上10多公里的路程。
監(jiān)測險情、清理石階、拾撿垃圾、勸阻不文明行為……6年來,劉紅巖一直堅守在守護長城的工作崗位上。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去年7月份,天氣預報說有大暴雨,村里廣播說讓全體村民都注意安全,減少外出。當時我特別著急,我在想我們的長城會不會被雨水沖毀?!眲⒓t巖迅速集中全體長城保護員,每人扛上兩捆塑料布到長城去苫蓋,掩護長城墻體。大家把工作做完后已經(jīng)筋疲力盡,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劉紅巖表示,作為長城保護員,要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
“作為一名長城保護員,我會繼續(xù)把這份工作干好,讓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地傳下去?!眲⒓t巖說。
文物筑牢文明之基,文物傳承文明根脈,文物事業(yè)發(fā)展的每一項成就背后都凝聚著每一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智慧與堅守,他們或扎根田野,用腳步丈量歷史,或心懷敬畏,用匠心修復時光,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擇一事終一生的初心。
來源:中國婦女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