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挑起關稅戰(zhàn)引發(fā)全球股市動蕩、美國更是慘遭“股債匯”三殺。特朗普宣布對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這些情況都是在特朗普預料之中的。特朗普先前也曾明言正在干大事,“會有一段過渡期,并喊話要讓美國民眾挺住”。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卻導致美國物價飛漲,通貨膨脹加劇,民怨沸騰。

更令特朗普政府深感擔憂的是,關稅戰(zhàn)正在對美元全球霸權地位造成巨大沖擊。自特朗普宣布對全球發(fā)起貿易戰(zhàn)以來,30年期美債利率飆已升至4.74%到5%之間,10年期國債利率也一反常態(tài)上升至4.5%,這也表明全球資金并沒有從股市流入美國債市避險,反而出現(xiàn)拋售美債的罕見現(xiàn)象,這意味著國際資本在加速外流,美國國家信用也遭到質疑。美債需求下降必然推高利率,導致美國政府借新債還舊債的成本增加。這顯然違背特朗普要減少美國債務負擔的初衷。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和國際貿易貨幣,享受著美元創(chuàng)造的超級特權,但美國須維持長期貿易逆差,不斷輸出美元來滿足全球市場,這些美元又以購買美債的形式回流美國。說白了,美國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美債回流”的循環(huán),維持著全球霸權體系的運轉。然而,特朗普要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等于是切斷美元霸權的資金回血管道,必然削弱各國持有美元的信心。但是,若不推進大刀闊斧的改革,美國寅吃卯糧的現(xiàn)狀也難以持續(xù)——高達36萬億美元的國債,利息支出每年就超過1.1萬億。

實際上,特朗普對全球貿易伙伴發(fā)動關稅戰(zhàn),重塑全球貿易、促進制造業(yè)回流、減少貿易逆差都只是表象,其真正想干的大事,就是以關稅為武器,脅迫全世界為美國國債買單,但不料中方率先對美國的關稅霸凌實施反擊,且打得美方出乎意料的疼。為此,特朗普政府不斷釋放“中美已經開始接觸和談判”談判信號,但中方態(tài)度堅決。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明確否認中美已就關稅問題展開對話的傳言,強調中美并未進行磋商或談判,要求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顯然,北京拒絕在特朗普政府未展現(xiàn)足夠誠意的情況下輕易給其臺階下。美方此前多次提及中美談判,甚至編造 “中美正在談判” 的假消息,結果均被中方相繼打假。如今,關稅戰(zhàn)陷入僵局,特朗普或轉向逼迫賴清德當局接盤。此前,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美國,不僅推動臺積電赴美投資設廠,還宣稱擴大對美軍購,追加對美投資。但特朗普卻毫不留情,不僅宣布對臺征收32%的關稅,而且還不斷抬高臺積電對美投資金額。有傳聞稱特朗普政府正醞釀把36萬億美元國債轉換為100年期零利息債券。若此計劃成成功,全球債權人要等到100年后才能收回本金,并可借此免除每年數(shù)千億美元的利息支出。

不過,今年6月,就有美債6.5萬億到期。一旦美債違約,美國金融體系就面臨崩盤的風險,至今都沒有找到新的買家。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或只能逼迫賴清德當局接盤。臺 “行政部門” 負責人卓榮泰在談及美臺關稅談判時已經公開表示,臺方已經備妥策略方案,隨時可以啟動,增購美債是選項之一。同時,臺方還公布了與美臺就經貿等問題談判的日期將于5月底前開啟。據(jù)悉,臺灣地區(qū)的外匯儲備為5775.84億美元,其中大多數(shù)已經購買了美債。不過,特朗普極有可能會要求臺灣地區(qū)把所有剩余的外匯儲備用于增持美債,以緩解其燃眉之急。

當全球資本因關稅戰(zhàn)逃離美國市場,當美元信用因債務危機而面臨崩塌風險,賴清德當局卻宣布“隨時準備啟動談判”,他們不僅將臺積電拱手讓人,而且還準備增持美債,這種“主動跳坑”,本質就是“臺獨”勢力割臺灣人民的血肉喂鷹,為美國的霸權延壽和續(xù)命。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與賴清德當局準備“接盤美債”,前者折射出美元霸權在債務泥潭中的垂死掙扎,后者則暴露了“臺獨”勢力作為棋子被榨干的宿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為危險的是,美國正加緊在臺海塑造 “代理人戰(zhàn)爭” 的態(tài)勢,持續(xù)提升美臺政治關系與軍事合作,賴清德更是公然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不斷沖撞一中原則底線。一旦“臺獨”引爆沖突,島內民眾必將深受其害,承受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傷痛,島內產業(yè)和資本也會加速外流,美國卻可以在幕后坐收漁利。因此,兩岸統(tǒng)一進程提速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