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誰是紅樓夢里最善良的人?估計不少人都會說到兩個人,平兒和尤氏。的確,她們的善良,賈府上下皆知,因為她們做過太多善事。
比如,平兒很好說話,下面人有什么事跟她說一聲就完了,她不像鳳姐那樣嚴肅厲害,而是與人為善,大事化小,能放就放,所以在賈府口碑極好。
比如,尤氏在鳳姐生日私下退還了趙周兩位姨娘的份子錢,她知道她們不容易,她對鳳姐這種雁過拔毛一個不放過的損人利己行為極不認同。
除了她們呢?賈府里還有哪些被我們忽略的心懷善意的人,還有哪些不易被察覺的不動聲色的善良?有,而且很多!
劉姥姥二進榮府一回,因為跟著賈母在櫳翠庵喝了茶,結果就被妙玉嫌棄,把她用過得杯子放在了外頭,寶玉知道后,就做了一件事,問妙玉討要了這個杯子。
寶玉當然不稀罕這個杯子,他是為劉姥姥要的,他是這么對妙玉說的:“那茶杯雖然臟了,白撂了豈不可惜。依我說,不如就給那貧婆子罷,他賣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
寶玉雖然是富家子弟,但他知道劉姥姥這樣的鄉(xiāng)下人不容易,那杯子與其被妙玉閑置丟在外頭,不如討來送給需要的人,發(fā)揮它的最大價值。

一個富家公子,能想到把一個被棄置的杯子要來送給一個不相干的村老嫗,這份善意尤其難得。因為對陌生人的善良,自上而下的善良,才是一個人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良好修養(yǎng)。
這件事,寶玉始終也沒對其他人說起過,因為在他看實在算不得一件事,但是他自己記在了心里,等劉姥姥回家時,專門命人送到了劉姥姥手里。
我們知道,這個杯子是妙玉給賈母泡茶用的,是五彩成窯杯,價值不菲,劉姥姥也許不識貨,但她不會沒有見識,既然是寶二爺送她的杯子,從賈府出來的東西,那還能差了?
寶玉的善良還不止這些,趙姨娘讓彩云偷王夫人房里的東西,結果被發(fā)現(xiàn),平兒擔心傷了探春的面子,所以投鼠忌器,正不知如何處理,又是寶玉站了出來,甘愿頂包。
寶玉這個人,雖然不喜歡讀書,也不通世務,沒干過幾件正經(jīng)事,但有一點,他是個非常善良的富家公子,他甘愿替趙姨娘瞞贓,一則是心疼三妹妹,二則是體貼彩云,三則不想一件事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不是你做的事,但為了大家,你愿意站出來,愿意去承擔這個責任,愿意把臟水潑在自己身上,這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小善了,這是心懷大善之人,這樣的人,心中都有大愛。
我們常說,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但怎么樣才算真誠?善良即是真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一個人只有心存善念,常行善事,才能保持永遠的真誠。

賈寶玉這樣的富家公子,離開了賈府他可能無以為繼,甚至完全沒有生存能力,但根植于他內(nèi)心的善良,最終會幫助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天地。
一個真正內(nèi)心善良的人,他的善良是不分對象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更不分貧富貴賤的,他的善良是無時無刻都存在著的,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他都會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出手。
鴛鴦有一次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司棋與表弟潘又安的私情,但她并沒有聲張,而是選擇替司棋隱瞞,后來司棋病了,鴛鴦還專門去看,又唯恐司棋對自己不放心,就在司棋跟前賭咒發(fā)誓說不會說出去。
論身份論地位,鴛鴦作為賈母身邊的首席丫鬟,是賈府丫鬟中絕對的天花板,最高級,她根本沒有必要看任何人的臉色,也完全不會考慮任何人的感受,她想作威作福的話,太容易了。
但她并沒有成為那樣的人,她依然保持了一顆善良的初心,對待司棋這樣的朋友如此,對待劉姥姥這樣的老人如此,對待任何人都始終如一,不然,你以為賈母培養(yǎng)出來的丫鬟,僅僅只是能力出眾,長得好看?藏在背后的良善才是一切的根源!
再看看焦大事件里鳳姐和尤氏兩人的態(tài)度,焦大喝了酒就罵人,已經(jīng)不是一次了,但尤氏是什么態(tài)度?原文她是這么說的:我常說給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權當一個死的就完了。

在尤氏眼中,焦大雖然有不是,但他當年畢竟是救過主子立過大功的,如今年紀大了,脾氣不好就不好吧,也不安排他干什么活了,只要不殺人放火,都不會趕他走,寧府養(yǎng)著就是。
而鳳姐第一次遇到焦大醉罵,她是怎么說的?鳳姐道:“我何嘗不知這焦大。倒是你們沒主意。有這樣,何不打發(fā)他遠遠的莊子上去就完了。”鳳姐看到下人這樣,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人攆走完事,省得我看著心煩。
真正的善良,永遠都是向下的,因為向上的善,難免會摻雜功利的目的,被質疑動機不純,而只有向下的善良,才是真正無私的善,不求回報的善。實際上,這個社會,無論貧富貴賤,任何一個階層,永遠都不乏心懷善意的人。
尤氏的善,在于她能容人,也知道底層的不易,所以很多人很多事她都不會太計較,給他人留一條活路,自己的人生也會更廣闊,不是嗎?
再說兩個善良的人,襲人和寶釵,有人該說了,她倆也善良?一個為了上位不擇手段,一個為了收買人心裝老好人,可拉倒吧。這當然是世人眼中的偏見。
襲人在曹公的筆下,是“賢襲人”,在賈母眼中,也是心地純良的,如果她真如一些人所認為的那樣不堪,賈母怎會派她去服侍寶玉?而曹公又怎么安排她后來和蔣玉菡一起供養(yǎng)寶玉寶釵夫婦?
劉姥姥二進賈府喝多了酒,后來誤打誤撞地跑到了寶玉的怡紅院,躺在寶玉床上就呼呼大睡了,是襲人后來發(fā)現(xiàn),趕緊把劉姥姥弄了出去。

劉姥姥一個勁兒地道歉,覺得自己惹了麻煩,萬一寶二爺發(fā)起火來,豈不是連累了襲人,也讓自己沒臉?可你看襲人怎么說的:不相干,有我呢。
襲人并沒有說任何責怪劉姥姥的話,其實她完全可以這樣做:你這個姥姥,怎么能在這里睡,快出去快出去,臭死了!然后連推帶拉的,很不客氣地把劉姥姥轟出去!
但襲人并沒有,她雖然是寶玉身邊的首席丫鬟,在賈府身份也不低,但她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也知道劉姥姥醉酒誤入怡紅院不是故意的,所以不僅沒有怪她,還把事攬到了自己身上,即便寶二爺怪罪起來,有她頂著呢,沒事兒!
襲人的這個善意,跟寶玉替趙姨娘瞞贓的行為,完全是一個道理。不干自己的事,但為了息事寧人,為了大家都好,她心甘情愿頂下這個雷,一切后果她來承擔,這不是善良是什么?
不僅如此,襲人為了把戲做足,瞞過眾人,替劉姥姥遮掩,還給劉姥姥編了一套說辭,就說醉倒在山子石上打了個盹兒。就連脂硯齋都忍不住稱贊道,這方是襲人的平素。
寶釵做過很多好事,但我個人以為,她做過的最善良的一個舉動,是在哥哥薛蟠外出游藝后,把她名分上的嫂子香菱帶進了大觀園。
她是這么對香菱說的:“我知道你心里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了,只是沒個空兒。就每日來一趟,慌慌張張的也沒趣兒。所以趁著這機會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

聰慧過人的寶釵,何嘗不知道,香菱想這個園子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因為哥哥在家,而她的身份是哥哥的小妾,哥哥不走,她是不能每天往園子跑的,更不可能搬到園子里住。
但哥哥一走,寶釵知道機會來了,所以第一時間稟報了母親,把香菱帶進了園子,遂了香菱長期以來的愿望。一個人最大的善良,應該就是成人之美了吧?
寶釵不僅善良,還是個善解人意十分體貼的姑娘,她想把香菱帶進園子,你猜她怎么跟母親薛姨媽說的?她能說,媽,我知道香菱一直想進園子玩,所以我把她帶進園子住一陣吧這樣的話嗎?
她當然不會那么說,那么說的話,豈不會讓薛姨媽怪責香菱?她是這么說的:“媽既有這些人作伴,不如叫菱姐姐和我作伴兒去。我們園子里又空,夜長了,我每夜作活,越多一個人,豈不越好。”
她這是替香菱考慮呢,為了不讓母親對香菱有什么看法,就說是自己要香菱和她去作伴說話,其實是為了成全香菱一直以來要進大觀園的夢想。
寶釵的善良不只是成人之美的善,還是解人后顧之憂的善,不讓人有任何心理壓力的善,她解決了一切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麻煩,讓香菱沒有任何顧慮地住進了大觀園,也因此,她的人生在最后的那幾年,有了足以讓這短暫的一生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
我們需要善良,尤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小的不動聲色的善良,因為善良會讓我們的精神豐盈而富足,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意和溫情,會讓我們的孩子在愛的包圍中成長,會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純粹而美好,也會讓這個社會更加真誠與友好,更會讓人類的文明永遠光芒閃耀。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