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濟各的棺材不是鉛棺而是鋅棺

文/肥豬滿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鉛棺,是歐洲傳統(tǒng)啊,不久前去世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棺槨,也是鉛棺。

所謂之鉛,就是金銀銅鐵錫的那個鉛,金屬鉛。

我們都知道一點,說鉛有毒,現(xiàn)在不是有不少我們用的吃的等等,比如說松花蛋,說不含鉛,啥意思?就是很安全毒性小的意思。

鉛很容易化,書面語言叫熔點低,300多度鉛就融化了,鉛的沸點是1700多度。鉛很重,也就是比重比鐵啊比銅啊都要重,就是密度大,鉛的密度大約11點多吧。銅8.9鐵7.8,這個大家都知道對吧?

鉛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耐腐蝕性高,而且X射線和Y射線等都穿不透,而且鉛的塑性也很好。

我的認知,可能是基于以上這些特點,所以說歐洲貴族才喜歡使用鉛棺吧。

當(dāng)然了金棺更好,但是皇帝也用不起金棺啊。而鉛本身也很便宜。現(xiàn)在的鉛錠才16800一噸,一噸1萬多塊錢,貴乎哉,不貴也。說白了一噸鉛,能造幾十個鉛棺不是問題吧?但是其耐腐蝕以及密閉性,可能比金還好。

再說方濟各的鉛棺啊,根據(jù)傳統(tǒng),教皇的棺槨是定制的,即三層棺槨。也就是外槨橡木,然后是鉛棺,最里面是柏木,三層嘛。

但是方濟各臨終前說我的改了,改用單層鋅襯木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我看直播啊,我看到的,還是三層。也就是教宗方濟各躺在木棺中,這個大家都看到了是吧?最后起靈的時候,紅衣主教把該放的東西全部蓋章之后放在方濟各的木棺當(dāng)中,然后把方濟各的木棺抬起來放進又一個木棺中,而那個木棺是內(nèi)襯是鉛棺對吧?應(yīng)該不是鉛棺,而是鋅棺,方濟各不是要襯鋅嗎?說白了就是鋅片,鋅板對吧?

弄好之后,把那個鋅板蓋上,不是蓋上就完了。蓋上不是密封的,也就是不是密閉的對吧?而是在大教堂現(xiàn)場,倆氣焊師傅把那塊蓋板和內(nèi)襯鋅棺用氣焊焊在一起,這不就成絕對密閉的鋅棺了嗎?

焊完以后,再蓋上外棺的蓋板,然后起靈,拉著方濟各的棺槨直奔墓地。墓地是在城外,而不是歷代教宗的安葬地圣彼得大教堂,而是同在羅馬的圣瑪麗亞馬吉奧大教堂。這座教堂,也是教宗方濟各每次出訪前出訪后必去的教堂,方濟各就安葬在這座教堂的地下室。

以上是我看視頻所看到的,尤其是棺槨,我認為還是三層。外棺內(nèi)襯鋅板,然后裝入內(nèi)棺,這不還是三層嗎?

我覺得只要加鋅板或者鉛版,你根本就做不到兩層。所謂的兩層只能是外槨是木頭的,內(nèi)襯鋅板或者鉛版,這叫兩層。難道人躺在鉛版上嗎?冰涼的,我覺得不可能。因此說只要有鉛版或者鋅板,那必須是三層。方濟各的也如是!

順便說一句,鋅也不貴,22000一噸,和鉛差不多。

OK就到這,感謝大家!

29042025肥豬滿圈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