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恐怖分子的襲擊,將巴印的矛盾徹底點燃!
從4月22日恐怖襲擊后,印巴雙方就杠上了,印度說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分子,巴基斯坦說這是印度自導自演的陰謀。
特朗普還嫌這場火不夠大,莫迪也想趁著這股風解決一下“歷史矛盾”。

巴基斯坦敢和印度這個“超級大國”叫板,背后也有一個腰桿子撐著,不是中國、不是俄羅斯,而是核彈!
沒錯,巴基斯坦一個不太發(fā)達的國家,他們是有核彈的,數(shù)量多達130枚。
巴基斯坦的核彈來源
巴基斯坦能有核彈,其實還得感謝一個印度人——卡迪爾·汗。
卡迪爾出生于1935年的印度的度博帕爾邦,家庭富裕的他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7歲時和全家一起移民巴基斯坦。

卡迪爾·汗
卡迪爾非常聰明,在教育環(huán)境落后的國度,竟然進入德國柏林進行冶金工程學研究。
德國可是對血液十分嚴格的國家,從這里的大學畢業(yè)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1972年,卡迪爾進入一家荷蘭的濃縮鈾財團工作,這為他之后加入核研究事業(yè)奠定了基礎,在工作期間,他掌握了關鍵的離心技術和大量核心技術資料。
2年后,印度就傳來核試驗的消息。

一直盯著印度的巴基斯坦坐不住了。
他們通過渠道得知,印度核彈研究主要成員,竟然是本國的卡迪爾后,他們立馬邀請卡迪爾,回國為“祖國”的核事業(yè)貢獻力量。
卡迪爾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印度是他的祖國,巴基斯坦也是他的祖國。
他辭去了荷蘭的工作,回到巴基斯坦成了“阿卜杜勤·卡迪爾·汗研究實驗室”,這所實驗室在后世赫赫有名。

1998年,巴基斯坦也成功進行了5次核彈實驗,自此,世界又多了一個擁核國家。
巴基斯坦對其它國家的敵意不高,之所以急迫的發(fā)展核彈,是在與印度的角力之下,但巴基斯坦雖然對外公布了核彈的事情,卻對核彈數(shù)量一直隱瞞的很深。
1999年時,美國政府預測他們有25-35枚。
巴基斯坦一直沒放棄在核彈上的進一步研究,印度也不甘落后,有專家稱:即便沒有進行更多的核試驗和核技術,但印度也該維護現(xiàn)有的核武器庫。

過去幾十年,印度一直強調(diào)獨立。可如今美國打算插手,加上印巴又發(fā)生了沖突,世界局勢瞬間就變的岌岌可危起來!
外界其實一直不知道巴基斯坦有多少枚核彈,但這次巴基斯坦鐵道部長阿巴西直接給爆出來了。
130枚!
他放話說:我們生產(chǎn)出來不是為了當擺設,你們停止我們的供水,我們就停止你們的呼吸!
雙方一旦急眼了,真掏出來核彈怎么辦?

巴基斯坦鐵道部長哈尼夫·阿巴西
巴基斯坦沒有宣布有除了印度之外有任何對手,但大家都知道,核戰(zhàn)爭不能打!
一旦開了先例,按如今國際上一年發(fā)生數(shù)次沖突,要都借此啟動核武器,簡直是后患無窮!
4月28日,巴基斯坦再次回應了核武器的事情,說可能會發(fā)生戰(zhàn)爭,但不會啟動核武器,這才讓人把心放在肚子里。
另一邊,美國的目光就算在短淺,也不會任由印度出動核彈。

那雙方在沖突方面,比拼的就是其它高科技武器了!
中方雖然和巴基斯坦是友好國家,但也有自身的原則,不會像美國那樣插手外國的政治和軍事計劃,頂多賣賣武器。
這貿(mào)易行為,誰也管不著是吧!

巴基斯坦購買中國武器
4月27日時,因為印巴雙方就恐怖分子究竟是哪國支持的,展開激烈辯論,中方對于這件事也很關心,和巴基斯坦的達爾捅了電話。
達爾也是很委屈,恐怖分子自爆身份,把這么大一個屎盆子扣到巴基斯坦的頭上。
雖說,中方和巴基斯坦是鐵桿朋友、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但面對這種事情時更多是理智勸誡以和平方式解決。
可要是巴基斯坦跟我們買東西,那我們也是不會拒絕的。

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后,巴基斯坦在24號的反應大,也不僅僅是因為斷水,還有一部分就是印度派出"維克蘭特"號航母戰(zhàn)斗群,在阿拉伯海企圖對巴基斯坦進行封鎖。
面對威脅,巴基斯坦絲毫不畏懼,斷他們的水就是要他們的命,印度又派出航母進行多方面挑釁,巴基斯坦可一點也不慫。
因為他們也有利器在手。
那就是從中方購買的的殲-10CE和梟龍Block-3戰(zhàn)機。

在幾天前,有消息稱看到運—20飛往巴基斯坦,這件事官方并沒有證實,但巴基斯坦人民卻十分興奮,認為肯定是運輸?shù)?strong>殲-10CE和梟龍Block-3戰(zhàn)機的相關部件
這個部件可能是掛載的一些彈藥之類的。
如果消息是真的,這對印度來說就危險了。
但有一點,不管中方有沒有運過去新的其它武器,巴基斯坦早就購買的戰(zhàn)斗機梟龍,對印度來說本身就有很大壓迫感。

在4月26日,巴基斯坦空軍公布的畫面中,“梟龍”BLOCK3占據(jù)了一張大大的宣傳頁面。
上面同時掛載4枚霹靂-15E、2枚霹靂-10E空空導彈。
就問這配置,印度空軍對上勝算有多大?
28日,也就是巴基斯坦空軍戰(zhàn)斗機群曬出來后,在海上呆了72小時的“維克蘭特”號選擇撤退了。
印度為什么不繼續(xù)在那里?
不是因為雙方的沖突降溫了,根據(jù)巴方說法,這是怕了他們的戰(zhàn)斗機。

“維克蘭特”號自從服役后狀態(tài)百出,搭載的戰(zhàn)斗機最多24架,看著威風,其實在全球航母群中絲毫不起眼。
更別說,航母上的各種核心東西還都是外部鏈接。
美國的燃氣輪機、意大利框架設計、以色列的雷達...
就算比掛載的導彈,“梟龍”掛載的霹靂-15導彈,外界猜測不是出口的簡配版。
本來簡配版的射程就已經(jīng)達到了150公里以內(nèi),非簡配版的則是能達到200-300公里,最厲害的是精準度高,中途還能修正。

單是從這一架戰(zhàn)斗機上,印度的差距就出來了。
印度的36架“陣風”和“流星”空空導彈的組合,在南亞確實可以橫著走,當初巴基斯坦買的原版“梟龍3”對上他們也有點夠嗆,因為超視距空戰(zhàn)能力有限。
后來有了遠程超視距空戰(zhàn)能力,可以偵測到170公里外的情況,加上200公里射程的霹靂-15E,對上印度的蘇--30MKI綽綽有余。
當然,巴基斯坦買的殲—10CE也不能忽略。

印度的戰(zhàn)斗機確實比巴基斯坦的多,但大多是老舊、要退役卻沒退役的,就算印度想用這些,也不一定能飛到巴基斯坦。
“維克蘭特”的威懾小,印度在空軍方面也是劣勢的。
最重要的是,這場沖突是印度單方面相信的恐怖分子的話,將巴基斯坦認定為是幕后兇手,除了美國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會喊幾句加油,其它國家有什么理由插手?
如果印度非要撤“恐怖襲擊”這塊遮羞布加劇沖突,以巴基斯坦目前的態(tài)度,看來是不會退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