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君
2025年3月28日午后,緬甸大地毫無征兆地劇烈震顫,一場7.9級的超強地震,如惡魔般撕裂了這片土地的寧靜。
其破壞力,相當于上千顆廣島原子彈同時引爆,也因此,被稱為全球近十年來大陸最強震災。
在這場災難中,生命的脆弱盡顯無疑。
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如脆弱的紙牌般轟然倒塌。
許多鮮活的生命,還來不及反應,就被無情地掩埋在廢墟下。
有人手機屏幕上還停留在給家人的最后一句“等我回家”,有人在坍塌的瞬間將孩子緊緊護在懷里……

然而,在一片絕望中,生命的堅韌也在熠熠生輝。
緬甸當地群眾徒手刨開碎石尋找親人,四面八方而來的救援隊伍,冒著余震的風險深入廢墟,志愿者跨越千里送來物資。
他們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用行動詮釋著:哪怕身處至暗時刻,總有人愿化作火把,點亮生命的希望。

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實皆省與曼德勒省交界處,距離實皆省省會實皆市僅3公里,距離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也只有17公里。
這兩個省人口密度非常大,曼德勒更是緬甸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可想而知,這場地震,對于緬甸來說,會是多么沉重的打擊。
在東南亞這么多城市中,曼德勒可以說是獨一份的存在,只因其眾多的文化遺產和人文風光。
但是很不幸,在這次地震中,很多都受損嚴重。
首當其沖的,是曼德勒的著名地標——曼德勒皇宮。

這是緬甸最后一個王朝貢榜王朝的宮殿,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之一,它承載著數百年的歷史榮光與文化底蘊。
二戰(zhàn)時,無情的炮火曾將它擊碎,所幸緬甸政府全力重建。
1996年,這座宮殿終于重現往日風采,再次向世人敞開大門。
沒想到,還不到30年光景,就再次遭受重創(chuàng)。
劇烈的晃動中,宮殿的梁柱轟然斷裂,精美的浮雕瞬間剝落,原本氣勢恢弘的建筑群在地震的肆虐下,變得滿目瘡痍。
歷史的瑰寶再次遭受重創(chuàng),令人痛心不已。
除此之外,地震至少造成3094座寺廟和5275座佛塔受損。
這些承載著緬甸人民信仰,凝聚了匠人數百載心血的文明瑰寶,在地震中變得滿目瘡痍,刺痛了每一個緬甸人的心。

阿瓦大橋,這座連接曼德勒和實皆省的地標性建筑,也在地震中被嚴重破壞,橋體被擰成了麻花,導致交通中斷。
在曼德勒瑞波寺旁邊,一片由垃圾與泥沙填平的水塘上,蜷縮著一片破敗的貧民窟。
這里房子是用木頭和竹子搭建的,十分簡陋,連最基本的自來水供應都是奢望。
地震發(fā)生時,居民們有幸都逃了出來。
但是還沒來得及慶幸,余震來襲,地面裂開,地下的沼氣噴薄而出,與爐火相遇后,瞬間變成躥天大火,將這群可憐人的住所燒得的一干二凈。
那句“厄運專挑苦命人”,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這些年,緬甸內戰(zhàn)不斷,經濟發(fā)展停滯,老百姓的生活受到巨大影響。
2024年9月份,緬甸受臺風影響,以曼德勒為首的中部城市,遭遇了數十年罕見的洪災,多人遇難,經濟損失巨大。
還沒等緩過來,又地震了。

那些不知熬過多少艱難的日夜,滿心期盼著生活能有所好轉的人,在又一輪的天災中,被命運無情地蹂躪,看不到一絲曙光。
都說“多難興邦”,可是這也是建立在國家穩(wěn)定、人民一心的基礎上的。
否則,國家只會越來越孱弱,人民更加流離失所。

在這次地震中,最令我們揪心的,是那里的數十萬華人。
眾所周知,緬甸有著得天獨厚的玉石資源,而中國,則是翡翠最大的消費市場。
于是,很多玉石商人不遠千里來到曼德勒,因為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翡翠交易市場。
為了工作便利,他們大多租住在市場附近的高級公寓。
這些公寓在緬甸堪稱頂級住宅,不僅24小時不停水停電,還有安保,滅蟲工作也到位。
相應地,租金也不便宜,一個月3000元左右,相當于普通緬甸群眾小半年的工資。
只是,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精心挑選的住所,卻成了地震中最不堪一擊的地方。

地震來臨的那一刻,幾十棟酒店公寓如同積木一樣,轟然倒塌,不知道有多少同胞的生命永遠定格于此。
人員傷亡最大的,是一個叫天空公寓的小區(qū)。
天空公寓共有4棟,其中B、C、D這3棟在地震發(fā)生那一刻,瞬間如抽去筋骨般轟然倒塌。
只有A棟情況稍微好些,頂部6層雖然搖搖欲墜,但仍保持著建筑輪廓,而底下5層卻被生生擠成薄如餅干的殘片。
其中,B棟3層的唯一幸存者,是一個叫艷的母親。
地震發(fā)生時,她和兩個兒子正在家里忙碌。
地動山搖之際,她看到小兒子弱小的身軀被倒塌的墻壁壓倒,而她剛好被壓在倒塌的十字梁所頂出的一個狹小的空間里。
在等待救援的時間里,小兒子一直喊口渴,她把濕巾里的水,以及僅有的一瓶VC補劑都擠到兒子嘴里,可是遠遠不夠。
情急之下,她撿了一個瓦片,企圖劃破手指,讓兒子喝自己的血,可是怎么也割不破。
沒辦法,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一點點地沒有了呼吸。
大兒子地震時一個人呆在臥室,地震后也沒發(fā)出一點聲音,艷猜測,大兒子很有可能已經不在了。
絕望之下,她把濕巾一張一張系在一起,擰成一股繩子,然后試圖以此來勒死自己,但是沒能成功。
后來,她被藍天救援隊營救了出來,得以和丈夫團聚。

那些遇難者,他們滿懷希望,遠離家鄉(xiāng)來到這里,只為了拼出一個好前程,沒想到,卻永遠留在了昨天。
而幸存的人,多年的積蓄和家當都被埋在了廢墟里,更不要說,還要承受與親人朋友天人永隔的傷痛。
惟愿時光溫柔以待,慢慢撫平他們心中的創(chuàng)口;
愿勇氣化作一塊塊堅實的磚瓦,助他們重新筑起生活的基石。
也愿每一份未竟的思念,都能穿越陰霾的力量,讓破碎的人生,終能在堅韌中重生。

地震發(fā)生后的黃金72小時,救援工作十分重要,可以說是分秒必爭。
可是,緬甸政府在這方面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受災比較嚴重的實皆市,因為交通設施損壞,以及當地反政府武裝的干擾,援助難以到達。
當地的救援工作一塌糊涂,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依靠當地民眾互幫互助。
僅有的救援力量也只顧得上零星區(qū)域,大片埋壓著生命的廢墟下,呼救聲逐漸被死寂吞沒。
曼德勒省的情況稍微好一些,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救援隊,但是因為缺少大型器械的幫助,救援工作依然舉步維艱。
無數救援隊員心急如焚,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黃金救援時間一點點流逝。
面對如此慘狀,向來在接受國際援助方面極為慎重的緬甸政府,也被迫低下了頭。
緬甸領導人敏昂萊公開呼吁,誠邀各國、各組織以及民眾,向緬甸伸出援手。

數十個國家、組織向緬甸提供了援助。
其中,聯(lián)合國緊急撥款500萬美元,馬來西亞捐款225萬美元,美國和韓國分別捐款200萬美元,其他國家也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和形式多樣的援助。
而中國,在地震發(fā)生次日,就宣布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后來又追加了10億人民幣的救災資金和物資。
不僅如此,中國還派遣了多支專業(yè)救援隊奔赴災區(qū),民間救援力量也迅速響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主義精神。
在這里,我沒有拉踩的意思,無論援助的資金和物資多少,對于緬甸來說,都是雪中送炭,都是一份珍貴的心意。
我只是深深地為祖國感到驕傲。
在此次救援中,中國的迅速行動和無私援助,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遙想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國家還在被列強們隨意欺辱。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欺凌的模樣。
面對惡意挑釁,我們有底氣、有實力果斷回擊,讓挑釁者自食惡果;
而當緬甸地震這樣的災難發(fā)生時,我們國家也從不袖手旁邊,用真金白銀的援助與爭分奪秒的行動,踐行大國擔當。
這份跨越山海的善意,既是對生命的尊重,更是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溫度。
無論身在何方,華夏兒女回望祖國時,總能感受到那份堅實的依靠。
這場地震,不僅是對生命的考驗,更是對人性的洗禮。
那些在廢墟中頑強求生的人,那些不顧自己危險、爭分奪秒救援他人的勇士,那些在災難中展現出來的大國溫度和人性光輝,溫暖了每一個心靈。
我們要銘記這場災難,更要銘記在災難中展現出的生命的偉大意義,然后帶著這份感悟,勇敢前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