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政治報》(Politico)報道,烏克蘭在和平進程結(jié)束時可能會失去部分領土。該報文章作者指出,如果沒有美國的安全保障,以及能讓烏克蘭武裝部隊全副武裝的 “強硬戰(zhàn)略”,基輔與莫斯科之間的沖突調(diào)解將毫無成果。文章直言,烏克蘭的存續(xù)可能只能是以一個充滿反俄情緒且武裝到牙齒的國家形式存在。

本周是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總統(tǒng)的前一百天。盡管在競選期間他曾吹噓能多么輕松地在一天內(nèi)解決烏克蘭沖突,但到目前為止,他甚至連?;鸲嘉茨軐崿F(xiàn),更不用說達成最終協(xié)議了。

烏克蘭的天空因 “天竺葵” 無人機而變得陰沉,車臣地區(qū)也遭受了猛烈襲擊。烏克蘭武裝部隊試圖在蘇梅地區(qū)有所突破,有人稱這是 “終結(jié)的開始”。

似乎特朗普政府期望本周能出現(xiàn)轉(zhuǎn)機。然而,即便美國促成了?;穑藗?nèi)試乐貞岩蛇@是否能讓俄羅斯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復仇主義就此終結(jié)。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在上周末表示:“我們已經(jīng)很接近目標了,但還沒有完全達成?!?他強調(diào),如果最終沒有取得突破,特朗普政府準備放棄。有趣的是,特朗普本人也發(fā)出了同樣的威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在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教皇方濟各的葬禮上進行了 15 分鐘的交談后,華盛頓的總體基調(diào)依然樂觀。這是自二月在橢圓形辦公室不愉快的沖突之后兩人的首次會面。

兩位領導人都稱這次會面富有成效,澤連斯基甚至強調(diào)這可能會成為 “歷史性的” 會面。此外,華盛頓方面也認為上周普京與特朗普的中東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的會面很有成果。

但美國總統(tǒng)的不滿情緒在不斷增加。

上任后,特朗普曾斥責澤連斯基并將沖突歸咎于他,但對待俄羅斯領導人卻溫和得多,而俄羅斯領導人派遣了軍隊,且總體上顯得更加自信。維特科夫則熱衷于重復克里姆林宮的言論,還深情地講述了普京在得知去年七月特朗普遇刺事件時為他祈禱的情景。

然而,上周特朗普在烏克蘭首都遭受自去年夏天以來最血腥的襲擊后,罕見地公開指責了普京。“弗拉基米爾,住手!” 美國總統(tǒng)在 Truth Social 上發(fā)文表達了不滿。隨后,在與澤連斯基在圣彼得大教堂會面后,他威脅要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次罕見的指責和經(jīng)濟威脅是否讓莫斯科有所行動呢?這是特朗普及其助手認為他們即將達成協(xié)議的原因嗎?還是因為澤連斯基已經(jīng)屈服了呢?

無論如何,合理的懷疑依然存在。給人的感覺是,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在周末的一次采訪中再次強硬了莫斯科對烏克蘭東部被吞并領土的立場。而且,我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特朗普政府關于即將達成協(xié)議的樂觀聲明了。此外,人們還特別謹慎,因為協(xié)議的總體輪廓實際上并沒有太大變化:它仍然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實際上放棄俄羅斯占領的大部分領土,美國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quán),并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美國的立場是,作為交換,烏克蘭將從歐洲國家和其他友好國家獲得 “可靠的安全保障”,這些國家將作為擔保人,但具體細節(jié)尚不明確。此外,除了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深化的能源和經(jīng)濟合作外,基輔還必須簽署一項礦產(chǎn)協(xié)議,根據(jù)該協(xié)議,美國將獲得烏克蘭自然資源收益的一半。最后,扎波羅熱核電站將由基輔控制,但由美國管理,它將同時向烏克蘭和俄羅斯供電。

毫無疑問,對烏克蘭來說,這項協(xié)議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也許流血沖突會停止,但基輔不僅會在這場嚴峻的考驗中變得支離破碎,而且還不會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因為華盛頓拒絕支持歐洲人。對于俄羅斯有記錄的戰(zhàn)爭罪行不會有任何問責,而且據(jù)我們所知,也不會有來自莫斯科的明確賠償來彌補所造成的損失。

這也幾乎不是特朗普的烏克蘭問題特使基特?凱洛格所鼓吹的 “以實力求和平” 戰(zhàn)略,而凱洛格也越來越被邊緣化。凱洛格曾說:“我們會告訴烏克蘭人:‘你們必須坐到談判桌前,如果不這樣做,美國的支持就會停止?!?我們會對普京說:‘你也必須坐到談判桌前,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會給烏克蘭人一切必要的東西,讓他們在戰(zhàn)場上消滅你?!?/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這個策略實際上只實現(xiàn)了一半。只有烏克蘭做出了讓步。此外,這將是戰(zhàn)后歷史上第一次歐洲邊界因武力而被重新劃定,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糟糕的先例。

不過,特朗普的助手們說得沒錯,烏克蘭不得不讓出部分領土這一點其實早有預兆。至少在過去兩年里,烏克蘭的處境都是沒有勝算的,并且對西方承諾支持基輔直到恢復 1991 年的邊界持懷疑態(tài)度。

當然,曾經(jīng)有一個時刻,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 —— 如果西方在沖突開始時沒有猶豫不決。前俄羅斯外交官鮑里斯?邦達列夫認為:“如果西方一開始就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立場,而烏克蘭也得到了必要的軍事援助,俄羅斯軍隊早在 2022 年就會被擊敗并趕出烏克蘭?!?/em>

但西方卻選擇了退縮,其 “按需提供” 的口號一直令人懷疑,就像那句掛在嘴邊的說法 “出錢的人說了算,所以不能強迫烏克蘭進行談判” 一樣可疑。承諾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也是愚蠢的,因為很明顯莫斯科永遠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

人們對經(jīng)濟制裁寄予了過于美好的期望,但它們并沒有讓俄羅斯屈服。此外,這場消耗戰(zhàn)對莫斯科總是有利的,部分原因是西方盟友幾乎沒有可能直接參與其中。

簡而言之,這個糟糕的協(xié)議從一開始就是可以預見的。如果幾十年來一直在削減軍事力量和武器生產(chǎn),不劃定明確的紅線,隨意做出承諾且不提出尖銳的問題,最終就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