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車友們得知道
什么是
自行車「三大賽」(Grand Tour)?

「三大賽」在自行車迷心中的地位就如網(wǎng)球「大滿貫」、足球「歐洲冠軍杯」、籃球「NBA季后賽」、棒球「MLB世界大賽」在球迷們心中一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也都是每年都會進行的大型體育賽事,不只可以滿足人們不斷尋求生活中休閑娛樂的需要,也讓職業(yè)運動員們可以追逐生涯重要成就與享受獲得冠軍至高無上的榮耀。
環(huán)意、環(huán)法與環(huán)西「三大賽」
「三大賽」亦即環(huán)意大利自行車大賽( Giro d’Italia)、環(huán)法國自行車大賽(Le Tour de France)、環(huán)西班牙自行車大賽(La Vuelta),以下分別簡稱:環(huán)意賽、環(huán)法賽、環(huán)西賽,每年分別在 5月、7月、8月期間所舉辦,是在UCI(國際自行車聯(lián)盟)公路車職業(yè)選手賽行事歷上的三場最大型多日賽。
有別于球類運動被限制在運動場館進行的型態(tài),自行車「三大賽」是在戶外的公路上進行,所橫跨的范圍是好幾個城鎮(zhèn)、鄉(xiāng)村,甚至是上攀海拔動輒2,000m以上的高山,因此能夠觸及的地方幅員遼闊,一場比賽下來累積路旁的觀眾可達千萬名,就更別說守在屏幕后的觀眾,受到的關注度可說不亞于球類運動!
「三大賽」賽事的「場地」如此廣闊,進行時間多達三周,移動加總距離又是自行車賽事之最,除了參賽選手本身,圍繞賽事的工作人員、器材、數(shù)量相當龐大,也因此「三大賽」被稱為「地表最大型運動賽事」應不為過。

▲環(huán)法賽堪稱「地表最大型運動賽事」,受到全球車迷關注。(Photo:Le Tour de France)
「三大賽」是怎么進行的?
在我們介紹「三大賽」各自的故事與迷人之處之前,先帶您了解自行車多日賽(Stage Race)的進行與比拼方式。
「多日賽」是自行車賽中連續(xù)進行一日以上賽程的分站賽事,職業(yè)級的多日賽多半進行一至三周的時間。每日進行方式是由A點出發(fā)移動到B點結束,率先通過終點的選手即是當天的「單站冠軍」(Stage Winner),第一站過后開始計算選手累積的完賽時間做排名,排名第一位的隔天獲穿上該賽事的「總成績領先衫」,直到最后一天賽事結束總時間最少的將是「總成績排名」(General Classification,簡稱:GC)冠軍,并取前三名上頒獎臺。
一如各大體育賽事,在場上的選手無不以追求「勝利」為目標,比的是輸贏,比的是展現(xiàn)運動的力與美,比的是運動家精神的極致發(fā)揮。
「總成績排名」就是選手們追求「三大賽」的「最大勝利」目標,通常不進行到賽事最后一天就不會知曉這項榮耀最終獎落誰家,因此每一個分站都有可能左右「總成績排名」?!竼握竟谲姟箘t是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勝利目標,只是相比「總成績排名」不需要每天對騎乘時間斤斤計較,而是當天必須要全力以赴爭取成為第一位進站的選手。
但「總成績排名」與「單站冠軍」并非「三大賽」唯二的勝利獎項。

▲2024年環(huán)法賽的總成績排名冠軍波加查(Tadej Pogacar)。(Photo:Le Tour de France)
三大賽同時還有「沖刺積分王(Points classification)」、「登山積分王(Mountains classification)」、「最佳年輕車手(Young rider classification)」、「團體總冠軍」(Team classification)、「敢斗賞」(Combativity award)等不同獎項,甚至如環(huán)意還有「中途沖刺點積分(Intermediate sprint classification)」、「賽段內(nèi)積分(Intergiro classification)」等獨立獎項,象征著不同類型的勝利。
可以說在「三大賽」里「人人皆有獎」,只要參賽就有相當多的機會拿下屬于自己、屬于車隊的榮耀獎項。

▲要在三大賽拿下任一個獎項都是極困難,圖為Giant贊助的Team Jayco AlUla車隊Eddie Dunbar,在2024年環(huán)西分別在第11站和第20站拿下兩勝。(Photo:La Vuelta / Sprint Cycling Agency)
沖刺積分王(Points classification)
主辦單位在各賽段「中途 」(Intermediate sprint)與「終點」(Finish)安插「沖刺點」提供選手「搶分」的機會。首位通過沖刺點的選手即可獲得最多的分數(shù),后面通過選手的積分依序遞減,「沖刺積分冠軍」是由分數(shù)加總的選手獲得。
而這些「沖刺點」幾乎都設在平坦的路段,是適合擅長高速沖刺選手們的競爭項目。賽段進行過程中也因為「沖刺點」的存在而增添了不少精彩橋段,打破選手通過終點線前的一切沉沉悶。
登山積分王(Mountains classification)
與「沖刺積分」不同的地方只在于「登山點」都是設定在爬坡路段的坡頂。率先通過「登山點」的選手一樣可以累積分數(shù),賽事結束獲得最多積分的選手將獲封為「登山王」(King of Mountains,縮寫為 KOM),能獲頒此殊榮的選手往往具備超群的爬坡能力與敢于突圍拼搶積分的勇氣。
最佳年輕車手(Young rider classification)
為鼓勵「年輕人」而生的獎項,成績計算方式與「總成績排名」相同,只是限制年齡在「賽事舉辦年滿25歲以下」的選手參與此項目的競爭。

▲2024年環(huán)法賽中的(右起)總冠軍、沖刺王、登山王、新人王。(Photo:Le Tour de France)
「團體總冠軍」(Team classification):自行車賽事同時也是一項團體競賽,因而誕生了「團體總冠軍」項目,成績計算方式是從每站取各隊成績最好的三位選手完賽時間做加總,耗時最短的隊伍便獲頒此獎項,考驗每一個隊伍的平均實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敢斗賞(Combativity award)
一如字面上的意思,在賽事中展現(xiàn)「敢斗」精神的選手都有機會獲頒此獎項,他們不一定是賽段冠軍得主,甚至是與所有勝利都失之交臂,但因為他們的運動家精神仍能獲獎項,此獎旨在肯定他們所付出的一切,這也是唯一一個無關「輸贏」的一個獎項,評選方式是由賽事評審團所決定。
三大賽都是21站
「三大賽」發(fā)展至今已固定由21個分站所組成,在這21個分站當中穿插2天不比賽的「休息日」,讓選手與隊職員可以在緊湊的賽程中稍作喘息,有余??梢哉D器材。
此外,三大賽每年都會重新設計規(guī)劃的「21個賽段路線」是賽事主辦單位展現(xiàn)創(chuàng)意與介紹各地特色景點的方式,藉由電視轉播跟隨選手隊伍進入古色古香的城鎮(zhèn),或是沿著綿延海岸線魚貫穿梭而過,甚至是登上海拔 2,000m以上的險峻山頭,沿途的景致雖優(yōu)美壯闊,卻也伴隨著所到之處路段的難度,以此挑戰(zhàn)選手的體能,賽事的精彩程度往往隨之發(fā)酵。
依照賽段的性質(zhì)屬性,可分為「平路賽段」、「丘陵賽段」、「登山賽段」、「計時賽段」,由賽事距離、爬升量、爬升坡度、當天的天氣,以及更重要的選手們的比賽方式與車隊戰(zhàn)術策略,為當天的賽事結果定調(diào)。
各種賽段的簡單說明
「平路賽段(Flat stage)」:地形平坦的路線,因此選手在平路賽段的行進速度飛快,平均速度在每小時40km至50km之間。部分路線仍有安排一些爬坡路段,但總爬升都不超過 2,000m。這樣類型的賽段有利于體型較為壯碩擅長高速沖刺的選手(Sprinter)獲勝。
「丘陵賽段(Hilly stage)」:地形多變化的賽段,夾雜大量的平路、上坡與下坡路段,爬坡多且長,總爬升介于2,000m至3,000m。這樣的地形有利于制造選手「突圍逃脫(Breakaway)」的機會,而且「主集團(Peloton)」(注一)將被地形所撕裂,造就高潮迭起的賽事內(nèi)容。
注一:主集團(Peloton):來自于法文,意指大部分選手所形成的隊伍。主集團可能會在賽事過程中分裂而成多個集團,最前方的被稱為「領先集團」,后面接著第二集團、第三集團,依此類推。
「登山賽段(Mountain stage)」:單純的上坡與下坡集結而成的賽段,但爬坡的距離與難度遠高于「丘陵賽段」,總爬升皆超過3,000m,今年環(huán)意賽更有多達5,722m的賽段(第17站)!體型精瘦且能夠承受連續(xù)爬坡疲勞的選手經(jīng)常是「登山賽段」的贏家,GC領先者經(jīng)常是通過「登山賽段」取勝或是拉開與其他競爭者的時間差。

▲「登山賽段」最能吸引大批的車迷夾道觀賽,幾乎占滿整座山頭。(Photo:Le Tour de France)
由于選手在上坡的速度不如平路賽段那般呼嘯而去,彼此激烈競爭的引爆點更是在爬坡段發(fā)生,「登山賽段」最能吸引大批的車迷夾道觀賽,幾乎占滿整座山頭,是自行車賽事最獨特且迷人的畫面!
「計時賽段(Time Trail)」:距離最短的賽段,短至10km,長至50km,在這個賽段中所進行的是「個人計時賽(individual time trial,簡稱:ITT)」或「團體計時賽(Team time trial,簡稱:TTT)」,由選手「獨立出發(fā)完成指定路線」,必須要獨自或與隊友彼此合作對抗風阻與技術型的路線,所花費的時間同樣計入總成績,計時賽段也是屬于「分秒必爭」的關鍵賽段,追求GC名次的選手必須要在這段全力以赴。

▲2024年最后一站是個人計時賽,對Mark Cavendish來說無關勝負,因此他只是一派輕松地享受沿途夾道的車迷們?yōu)樗麣g呼。(Photo:Le Tour de France)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