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今天我要講的是張三的離奇故事……"
當這句話從B站彈出時,無數(shù)大學生正縮在被窩里瘋狂截圖。
羅翔普法小視頻的想法起源于2020年3月,中國政法大學階梯教室,羅翔對著空蕩蕩的座位嘆氣:
“疫情不能線下上課,我的段子沒人聽啊?!?/p>
助教提議:“要不把講張三的錄音發(fā)B站?”
普法小視頻上線,令人意外的快速引爆全網(wǎng),羅翔連續(xù)幾年入選小破站“百大UP主”。
1
當羅翔用《西游記》比喻犯罪構成時,彈幕瘋狂刷屏:“猴哥,你被妖怪抓走算正當防衛(wèi)嗎?”
當他吐槽“張三給室友投毒,因為室友偷吃了他最后一包辣條”,評論區(qū)變許愿池:“求張三開個辣條專賣店!”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每段笑聲背后,羅翔教授都在插入“致命一擊”。
講“高空拋物罪”時,他突然放慢語速:“去年有個孩子被天降啞鈴砸死,父母跪著撿起兇器……法律不會讓這樣的悲劇沉默?!?/p>
當課程播放量破百萬時,幾乎沒有人發(fā)現(xiàn)羅翔教授悄悄關掉了打賞功能。
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羅老師身上閃耀著的這種“人性的光”。
2
2022年6月,羅翔突然刪除所有視頻。
這個把刑法課講成脫口秀的男人,在爆紅兩年后突然停更,凌晨三點,他發(fā)長文自嘲:
"我只是個普通老師,承受不住網(wǎng)絡狂歡。"
網(wǎng)友扒出這幾年為制作這些視頻,羅翔辦公室凌晨四點的監(jiān)控。
書桌上堆著的是貼滿了批注、發(fā)黃的《刑法修正案》,便利貼上寫著:
“張三可能涉及到的82種死法·第37版”。
助教老師爆料為了講清“期待可能性”理論,他硬是啃完了德國刑法學家李斯特的德文原著。
書頁里還夾著一張中文翻譯便簽:“張三如果懂德語,可能就不會犯罪?”
學生爆料某次講“死刑存廢”課上羅翔老師突然哽咽:
“當年實習時見過死刑犯遺書,那字跡比我的板書還工整……”
一次庭審直播點評,說到因貧窮殺人的死刑犯,他突然翻開《論語》: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們覺得這人年輕時聽過這句話嗎?”
鏡頭掃過旁聽席,受害者家屬握緊的拳頭突然顫抖起來。

還有一次直播庭審結束后,他念完犯人絕筆信,突然背誦《詩篇》第23篇: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鏡頭掃過旁聽席,有法官偷偷抹淚。

課后3小時,他在微博匿名捐款5萬元給死刑犯子女助學基金。
細心的人還會發(fā)現(xiàn),他在視頻里自曝,曾因拒絕為有罪但富有的被告做代理人,被律所扣掉半年獎金。
2
他自嘲“小區(qū)保安都認識我”后,有學生扒出監(jiān)控:疫情期間,他連續(xù)17天偷帶食堂剩包子給流浪狗。
被保安大叔逮住時羅翔老師狡辯:“這是張三吃剩的,按刑法第…算了,我錯了!”
有網(wǎng)友偷拍到他在法學院草坪蹲著,舉著火腿腸對流浪貓說:“你們抓雞算盜竊嗎?不過初犯……算了,這叫緊急避險?!?/p>
次日,他匿名給學校流浪貓協(xié)會轉賬3萬元:“請給它們買防抓手套?!?/p>
2021年,某山區(qū)小學收到37萬元捐款,附言:“請轉交叫張三的孩子?!?/p>
校長茫然:“我們學校只有三個姓張的學生。”
最后這筆錢成為了全校免費午餐基金。
羅翔后來在課上自嘲:“張三沒身份證,但該吃飯?!?/p>
有粉絲拍到他書架第三層永遠擺著加繆的書,但夾著的不是“減刑申請書”,而是張三主題的《人類迷惑行為研究報告》。
最新一頁寫著:“第82種死法:被自己的愚蠢感動到哭?!?/p>
3
當某網(wǎng)紅律師在直播間吹噓知識付費“30天過法考”,他突然空降彈幕:
“建議你補充第31課:如何對當事人保持真誠。”
“如果正義會讓你狂喜,那正義必然摻雜私欲。”
他反復強調:“學法律就像練武功,你得先學會挨打(被張三虐)?!?/p>
“真正的法律教育,不是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守護心中那個不愿同流合污的張三?!?/p>
當某頂流律師靠炒作案卷賣課年入千萬,他直播時堅持“三不原則”:不賣書、不帶貨、不接廣告。
網(wǎng)友嘲諷:“羅老師不如開個‘張三周邊店’!”他卻自黑:“我連張三的人設都養(yǎng)不起?!?/p>
當全網(wǎng)跟風玩“張三?!?,他深夜發(fā)文:“你們在笑張三,但現(xiàn)實中的張三,可能就是你樓下偷外賣的老王?!?/p>
或許正如他所說:"真正的成熟,是看清生活的荒誕后,依然選擇相信法治的光。"
從“法外狂徒張三”普法段子手到深夜停更自省,羅翔老師用段子撕開社會荒誕,用眼淚守護人性底線,以及人性的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