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S又雙叒叕有大新聞了。
她宣布,將和大姐徐熙嫻,搬進S媽住的“國家藝術館”豪宅。
貼心照顧S媽。
這個豪宅還是大S的,價值約5000萬人民幣。

01
老實說,S媽在大S離世之后,可以說是備受打擊。
整個人像被抽走了魂兒一樣。
甚至已經(jīng)“站不起來”。
當然,她年紀也大了,70多歲了,身體也是每況愈下。
大S在世的時候,雷打不動,周末都會和S媽聚餐,可以說非常孝順。
可大S不在后,如今的S媽倍感孤獨,只能靠強心針續(xù)命。

當父母的都懂,孩子的去世,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是非常心痛的一件事。
S媽也不例外。
經(jīng)常發(fā)表想念大S,還說“想念令人肝腸寸斷”。
為了照顧已經(jīng)“站不起來”的S媽,小S直接開啟了“孝女模式”,搬進了S媽住的豪宅。
對此,有人瘋狂點贊,說她孝順。
也有少數(shù)人質疑小S在作秀。

02
其實這種 “消費溫情” 的爭議,在娛樂圈屢見不鮮。
梅艷芳臨終前舉辦的告別演唱會,就被指責 “賣慘圈錢”。
可又有誰能真正體會,一個癌癥晚期患者想與世界好好告別的心情?

還記得周潤發(fā)裸捐56億的新聞嗎?
縱橫影壇多年的 “發(fā)哥”。
選擇將畢生財富捐出去。
本是令人敬佩的善舉,卻有人質疑他是為了避稅,甚至嘲諷他 “無兒無女才這么做”。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步履不?!分?。
橫山一家人每年都會在忌日做紅豆飯。
紀念因救人離世的長子。
看似重復的儀式里,藏著的其實是家人對逝者的思念與不舍。
就像小S想要延續(xù)大S生前的周末聚餐。
這些儀式看似普通,卻承載著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是親情最具象的表達。

韓國綜藝《請給一頓飯Show》里。
李敬揆[kuí]堅持每周日,給獨居的母親做飯。
哪怕工作再忙,這個約定從未被打破。
他說:“媽媽年紀大了,能一起吃飯的日子越來越少,每一頓飯都值得珍惜?!?/p>
反觀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把 “孝順” 掛在嘴邊。
卻在父母需要陪伴時。
用 “工作忙”、“沒時間” 當借口。
而在網(wǎng)上對別人的孝順行為指指點點。
自己卻連給父母打個電話都覺得麻煩。
其實孝順從來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用行動,去溫暖父母的心。
小S搬到S媽那里照顧母親,還是蠻值得點贊的。

03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寫的那樣,“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鞓贰?。
這就是親情。
小S的搬家決定,或許會被爭議聲包圍。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在輿論的漩渦中,我們更應該看到這份孝心背后的意義——
有些儀式,比語言更有力量。
有些陪伴,比任何安慰都能治愈人心。
也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身邊的親人,別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畢竟,人生匆匆,能握緊的溫暖,才是最真實的幸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