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執(zhí)政百日之際,美國正面臨內外交困的深度危機。對內,其激進政策引發(fā)司法體系動蕩與民生沖擊;對外,單邊關稅與領土威脅摧毀國際信任,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邊緣。

一、內政:“憲法危機”與經濟動蕩
特朗普以創(chuàng)紀錄的139項行政令重塑美國治理體系,成立由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裁撤超十萬聯邦雇員并凍結數萬億美元對外援助,公共服務與科研機構成為重災區(qū)。移民政策上啟動“史上最大驅逐行動”,動用國稅局、郵政局等非傳統執(zhí)法部門搜查非法移民,引發(fā)近200起法律訴訟。面對司法限制,特朗普政府多次公開藐視法庭,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罕見譴責其行為,憲法專家警告美國正接近“憲法危機”。
經濟層面,標普500指數在其執(zhí)政百日下跌8%,創(chuàng)1974年以來最差表現。關稅政策推高物價,荷蘭國際集團測算顯示,每個美國家庭年支出增加1350美元,核心PCE通脹或突破3%。亞特蘭大聯儲將一季度GDP預期下調至-1.4%,滯脹風險加劇。

二、外交:信譽破產與盟友離心
特朗普延續(xù)“退群”傳統,退出《巴黎協定》、世衛(wèi)組織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并以25%高關稅發(fā)起全球貿易戰(zhàn),惠譽評級警告此舉將關稅稅率推至1910年以來最高水平,遠超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格陵蘭島、巴拿馬運河的吞并言論,以及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威脅,進一步激化國際矛盾。北約盟友因烏克蘭問題對美失望,歐洲加速國防自主化,加拿大加強與歐聯系,日韓則探索對華經濟靠攏。

三、民意與未來:支持率觸底與政策慣性
民調顯示,特朗普百日支持率跌至41%,經濟政策認可度僅39%,72%民眾認為其政策將引發(fā)衰退。盡管白宮宣稱“為變革奠定基礎”,但哈佛學者尼爾·弗格森指出,特朗普已摧毀國際自由貿易體系與美國信譽。中國問題專家呂祥分析,特朗普的“無底洞式外交”導致各國對其交易承諾喪失信心,“談不成的藝術”正取代“交易的藝術”。
特朗普的百日執(zhí)政暴露出治理模式的致命缺陷:政策混亂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單邊主義加速國際秩序重構。若延續(xù)當前路徑,美國或將陷入“信譽破產—經濟衰退—內部分裂”的惡性循環(huán),其全球影響力恐遭不可逆損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