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劉 欣
即將過去的4月,天山南北成千上萬畝的棉田內播種機列隊轟鳴,又到了棉花春播的季節(jié)。在被譽為“中國長絨棉之鄉(xiāng)”的新疆阿瓦提縣,今年依舊忙碌的播種季有了一些不同——一部記錄當地棉農真實生活的電影在春播的棉田邊舉行了首映禮。即將于5月7日上映的紀錄電影《地上的云朵》(如圖)記錄了阿瓦提縣艾爾肯一家與趙強一家從棉花播種到采收、售賣全過程的汗水與歡笑、意外與溫情。該片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攝制,影片導演劉幗軼日前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盡力將感受到的點點滴滴真實呈現給觀眾,“相信能打動我的故事也一定能打動其他人”。

“他們的生計、生活就在一朵朵棉花上”
4月中旬,阿瓦提縣的棉田已經鋪上了一條條地膜,傍晚時分,一處被棉田包圍著的露天廣場上,600多名村民圍在一起觀看自己的故事。大家時而神情莊重,時而會心微笑,沉浸在80多分鐘的影片中。當銀幕暗去,廣場四周的燈光亮起,全場響起掌聲。
艾爾肯的女兒拜爾娜·艾爾肯表示:“我覺得這個電影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展現了我們真正的生活,所有感情都是真實的。今天看,我很激動;再過幾年看,我還是會激動?!庇捌臄z時,她還是一名大學生,如今已經是一名舞蹈演員。
與拜爾娜·艾爾肯一樣,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劉幗軼反復提到的關鍵詞也是“真實”。據介紹,創(chuàng)作團隊在2021年和2023年兩次來到阿瓦提縣,以觀察者的姿態(tài)將鏡頭隱入棉農的日常,兩個機位、兩位攝影師“隱形”駐守在被記錄的棉農家庭里,運用真實電影的拍攝和敘事方式記錄下他們的勞作、期盼、困難和收獲。
劉幗軼希望通過這部電影將自己看到、聽到和感受的如實傳遞給觀眾,特別是那些關于生活的探索?!霸谂臄z電影的過程中,我試圖尋找棉花究竟對于當地人意味著什么。或許我可以概括說,他們的生計、生活就在一朵朵棉花上面?!眲捷W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
新疆是我國最大、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區(qū),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總產量已連續(xù)多年超過九成,棉花種植加工、棉紡等產業(yè)是新疆各族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yè)。隨著棉花機械化種植的廣泛推廣,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等技術在棉花種植全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提升棉花種植的效率。
劉幗軼說,艾爾肯的父親、爺爺都曾種植棉花,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長期關注新疆的浙江師范大學邊疆研究院副院長王江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田園生活題材近年來在國內外都很受歡迎,一方面大家對這種脫離塵世、回歸自然的生產生活方式既向往又好奇;另一方面,人們想知道食物和生活用品是如何一步步生產出來的。
情感的力量跨越文化與國界
此次“棉田邊的首映禮”前,《地上的云朵》入選了第2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國際影片展映單元”,是唯一入選該單元的中國影片。該片還入選第37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jié)Docs for Sale單元并展映,以及入圍第6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最佳紀錄長片獎。有觀眾在社交媒體上形容,這是“現代化進程下的新疆生活詩”。
除了“棉農真實生活”本身打動人心,《地上的云朵》的另一條線索來自兩個家庭的親情。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影片展映期間,劉幗軼會走進電影院觀察觀眾的反應,出乎她意料的是全場“有哭也有笑”。劉幗軼表示,自己預想到一些片段會讓觀眾笑出來,但沒想到不少人哭了。“一個在上海讀書的新疆女孩一直在流淚,說自己想家了;一些為人父母的觀眾,想起孩子去外地上大學時的場景,也被感動哭了?!眲捷W感慨稱,家庭與親情將大家連接了起來。
這種情感的力量跨越文化與國界,引發(fā)廣泛的共鳴。影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jié)展映時,外國觀眾驚嘆于“家庭情感的共通性”——父親為子女奔波的焦慮、收獲時的集體歡慶,與全球農民對土地的依戀如出一轍。此前影片在歐洲展映時,也有觀眾坦言,影片中的家庭讓她想到自己家,因此非常理解農民對價格變化的壓力,也對片中父親對女兒的囑咐產生共情。
新疆的獨特魅力被不斷發(fā)掘
雖然《地上的云朵》的故事圍繞棉花展開,但80多分鐘影片中的每個鏡頭都在呈現一個美麗、豐富、具有獨特魅力的新疆。相較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的景色,劉幗軼更多體會到的是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的交流、交往、交融。
近年來,新疆壯美的風光和多彩的人文故事吸引了越來越多創(chuàng)作者的目光。改編自作家李娟同名作品的《我的阿勒泰》去年爆火,劇集講述了生長在阿勒泰的漢族少女李文秀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學夢想,卻屢屢碰壁被迫回到老家與開小賣部的母親相依為命,在結識哈薩克族青年巴太后,文秀漸漸發(fā)現這片土地的美麗。
此外,電影《傳說》、電視劇《大海道》《七夜雪》等也分別在昭蘇縣、哈密市和吉木乃縣等地取景拍攝,新疆的魅力正在被越來越多地挖掘。王江認為,大多游客只是在新疆某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對新疆的了解只是局部的、片段式的。通過紀錄電影等影視作品,人們對新疆的認識會更全面、更直觀。
《地上的云朵》也讓劉幗軼對新疆產生了深厚情感。在被問及電影中最難忘的畫面時,劉幗軼回憶說:“一個傍晚,艾爾肯與兒子朝著陽光走去。兒子說:‘爸爸,咱們走過去就到了太陽那邊了。’艾爾肯回答:‘你覺得過了那棵樹就是太陽了嗎?’”劉幗軼表示,自己堅持要保留這個美麗的、面向陽光的鏡頭,“希望以此表達對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美好祝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