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風作為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在詩人筆下或雄渾壯闊,或凄厲蕭瑟,成為抒發(fā)情感的絕佳載體。古人如何描寫“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風歌
漢 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短歌是漢高祖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后,途經(jīng)故鄉(xiāng)沛縣時所作。全詩僅三句,卻氣勢磅礴。首句"大風起兮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個人遭遇的描寫中,詩人推己及人,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宏愿,體現(xiàn)了 北風行 唐 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