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冠四強,當阿森納,大巴黎,巴薩,國米一字排開的時候,讓你選出一個另類球隊,你會怎么選?八成,你會把大巴黎選出來。要說歐冠冠軍,巴薩國米有,阿森納大巴黎都沒有。但阿森納好歹有百年多的歷史,在英格蘭足壇也算是傳統(tǒng)豪強了。但大巴黎呢?一提到他們,很多人總是帶著不屑和輕蔑的情緒說,不就是一個拿錢砸出來的暴發(fā)戶嗎?
21世紀以來,好像金主拿錢堆出來的土財主,特別不受待見。從最早的切爾西,到后來的曼城,再到大巴黎,乃至如今的紐卡斯爾聯(lián),好像,足球是純凈的,錢是臟的一樣。
真是太扯了,都裝什么白蓮花?。孔闱?,本就是一個資本游戲,哪個球隊不玩錢?哪個球隊建設(shè)陣容,運營俱樂部,不碰錢?做慈善嗎?即便做慈善,也得有人拿錢給你做啊。
至今都記得吉格斯嘲諷切爾西的話,他認為這種拿錢砸出來的球隊沒有底蘊,注定不長久。
是嗎?我沒看到4年前還貴為歐冠冠軍的切爾西不長久啊,人家這不還在爭著歐冠席位嗎?對了,誰能告訴我曼聯(lián)現(xiàn)在在哪呢?進歐冠區(qū)了嗎?哦不,進歐聯(lián)區(qū)了嗎?
你曼聯(lián)不砸錢?僅憑92一代,98到99賽季能拿三冠王?
所以,你不待見大巴黎,可以有一萬個理由,但如果嫌他們錢多,真的挺矯情的。
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就在于,一切拿成績說話。成王敗寇倒不至于,但冠軍就是比亞軍更能載入史冊,四強就是比八強更進一步。別拿情懷說事,國內(nèi)球迷一個勁地迷戀巴喬罰丟點球的背影,說這才是英雄,但你知道嗎?在意大利,當年巴喬都快被唾沫淹死了。
其實,足球的殘酷性,也正是足球的魅力。拿這次的歐冠四強來說,一個是大耳朵杯,一個是丟冠但贏得全歐的口碑,你問問那哥四個,他們怎么選?
足球就是金錢游戲,錢到位了,自然能砸出響來。我一直很奇怪,很多人喜歡拿大巴黎砸錢砸了十幾年,沒砸出一個歐冠冠軍說事,認為他們沒底蘊,亂花錢。其實前面說過了,競技體育,拿第二就比拿第三好,四強就比八強好。所以,我就問一句,近6年,大巴黎的歐冠成績,差嗎?
如果奪冠才是唯一的好,那么拿近6年說事,請除拜仁,切爾西,皇馬,曼城之外的所有球隊,就地解散。
真的,四強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打進四強的球隊,可以想象,他們淘汰了多少同級別的豪門,他們經(jīng)歷了怎樣的波折和困苦,才走到這兒的。

回到開頭的話題,4個球隊,如果說大巴黎是最另類的一個,那么,請別拿土豪說事,還是回到足球,回到競技本身吧。大巴黎有一項數(shù)據(jù),遠勝阿森納巴薩國米。而放眼全歐,大巴黎也僅次于皇馬,持平曼城,勝過其他所有球隊——
近6年,大巴黎4次打進歐冠四強。
對,別扯遠的,咱就拿最近幾年說事。19到20賽季,大巴黎打進決賽,20到21賽季,23到24賽季,以及本賽季,大巴黎都打進四強。別的球隊不說了,這次四強隔壁三個隊,都沒做到。甚至,這6年,也只有國米打進過一次四強(決賽)。
怎樣讓質(zhì)疑和嘲諷的聲音一點一點消失?就是用成績。當年曼城剛用錢堆出來的時候,全歐遍地是嘲笑聲。當他們拿到英超冠軍的時候,這種聲音少了一大半;22到23賽季,曼城成就三冠王,這種聲音,音量和體量都降到新低。至此,他們只能用所謂的底蘊說事了。而再過50年,這種聲音也就消失了。因為那時候,連所謂的底蘊,也不是事兒了。

我不是大巴黎的粉絲,也不是曼城的粉絲。我只是永遠現(xiàn)在矯情的遠古吹的對立面的,一個40多歲的中年球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