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香港。

幾個古惑仔,看著兩個未成年小女孩,起了色心:皮薄餡靚…

突然,一個女人發(fā)了瘋似的,揮舞著菜刀,操著一口普通話:你們敢再過來一步試試!

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女人叫板的,是當?shù)氐牡仡^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事情還得回到幾個月前。

女人名叫臧姑娘,山東人,帶著倆女兒,本想著跟隨丈夫去泰國。

沒想到,當頭一棒。

丈夫早已另娶,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兒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婆婆“好心”地說:你來做小房,保你衣食無憂,只需要伺候大房即可…

面對丈夫一家對婚姻的背叛,臧姑娘哪里肯?

不想讓家里人擔心,臧姑娘帶著兩個女兒,先去了香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生地不熟,甚至一度被認為偷渡,非法居留…

背井離鄉(xiāng),她沒有選擇依賴男人或家人,而是靠自己的雙手,拼命打工,幫人洗車,做洗碗工、月餅售賣員,甚至一天打三、四份工…

到后來,在走投無路之下,嘗試開起了水餃攤,眼見就要受到地頭蛇的欺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馬麗首部“大女主”電影《水餃皇后》。

根據(jù)真人真事改編,導演劉偉強,演員馬麗,惠英紅,朱亞文王祖藍,薛凱琪等人出演。

網(wǎng)友評論:本來以為是一部爽片勵志片,但沒想到還是被打動,一些久違的逝去的精神又回來了,看完心里有一股暖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水餃皇后》的開始,似乎是一個有些苦情的故事。

但臧姑娘偏不那么書寫人生。

這女人就算被背叛,居然咬著牙也要對丈夫說:你記住,不是你拋棄了我們,是我們拋棄了你!

人有時候,爭的就是這一口氣。

這一口氣,特別重要,貫穿了整部電影,也貫穿了臧姑娘的一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知道她是怎么試出第一碗符合廣東人口味的水餃的嗎?

靠的不是天賦異稟,也不是開金手指,在那個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快速反饋,也沒有什么攻略的時代,她靠的全是繃著一根筋的察言觀色。

食客們嘀咕了一句“皮太厚”,立刻連夜搟面皮琢磨,哪怕手都搟出繭子,變形,就為了食客能滿意,哪怕愿意再買2塊錢的餃子都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凌晨備料到不眠不休,手指上永遠占滿面粉,彎著腰揉面團到天亮…

不是怕辛苦,中國人從來不怕苦,比苦更怕的,是窮,是沒有尊嚴。

是賣不夠餃子,女兒的學費又湊不夠,是賣不夠餃子,一家人又要回到那個被傷害被背叛剛來到香港一無所有的絕望時刻…

她的初心,是那樣的樸素,本能,原始,又是那樣的強大,那是一個母親,要靠雙手,守護家人,守護尊嚴的故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部電影的魅力不僅在于臧姑娘的個人奮斗,還在于展現(xiàn)了一個時代里的人們相互扶持的精神,是真正的群像電影。

香港那個時代的攤販們,雖然自己并不富裕,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都困難,但他們依然愿意將自己的一點點資源與別人分享。

糖水伯愿意把自己的攤位讓給臧姑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警察抓攤販是職業(yè),下了班也是想吃一碗餃子的職場打工人,也是吃餃子緩解思鄉(xiāng)之情的普通人…

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真實的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房東甚至愿意把觀音送給臧姑娘,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等于是把運道給了臧姑娘,那是多大的祝福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善意,在那個動蕩的時代,為臧姑娘帶來了希望,這種彼此的性命相托,不就是“獅子山精神”嗎?

盡管被生活磨蝕了棱角,盡管被生活甩了一巴掌又一巴掌,但心中還有余力,愿意保留著一丁點星火,愿意會為不切實際的東西,去花本就所剩不多的力氣,愿意會為遙遙無期的憧憬,去咬牙繼續(xù)奮斗,斷氣方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守望相助,共渡難關,每一個人的善意相助都是臧姑娘得以成功的基石…

在這個日漸原子化的時代,我們還是會為這樣真情實感而打動,不得不讓人想起羅文那首,幾乎和臧姑娘的故事同一時代的歌《獅子山下》:

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回到主角臧姑娘,她似乎一無所有,還帶著兩個女兒,在那個艱苦的時代,你不禁為她想:

世道這么艱難,做個依附自己老公的女人不好嗎?在生存面前,這似乎是一個并不可恥的選項…

但她有一種一定要靠自己的原則感,一種一定要靠自己的倔強與韌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看似一無所有,但她有獨自對抗生活的執(zhí)拗,和勇于面對苦難的骨氣。

雖然赤手空拳,雖然身無長物,但她始終相信自己的雙手。

這不就是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篤信的品質,我們唯一相信的,就是這一雙手,我們要爭的,就是這一口氣。

手上有繭,心里不慌,天道酬勤,這就是刻在中國人基因里的品質,我們總是相信勤勞,相信雙手,相信靠著手藝,一定可以找到活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一次剁肉餡,都帶著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刀起刀落…

每一次搟與打,像是某種對命運的對抗。

每一次揉與搓之間,像是能握住命運。

碼頭沒有我的位置,沒有一張桌,我就另開一張桌,自己讓自己上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讓女兒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為了讓一家人活得更有尊嚴,什么苦都能吃,自食其力,這就是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

面對茫茫未知,捏出來的水餃不正像一條條小舟,帶著兩個女兒,渡過苦海,到達尊嚴與幸福的彼岸…

這樣的故事過時嗎?我并不認為是過時的,相反,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在這個無數(shù)人咬著牙,卯著勁兒找活路的時刻,我們特別需要這樣的電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這樣上桌的“大女主”的故事,不得不讓人想到:馬麗。

《夏洛特煩惱》里的“賢妻”馬冬梅,《獨行月球》里被當做客體暗戀的馬藍星,《羞羞的鐵拳》里的“傻白甜”馬小,再到《抓娃娃》里對兒子的教育根本沒啥話語權的春蘭…

觀眾似乎對馬麗眼熟,但又只是一個側面。

“搞笑”之外,屏蔽了太多本該有的光芒和特色,200億喜劇女神,始終是女神,女神是擺在那被人欣賞的,而大女主則是有自己生命力的…

直到《水餃皇后》。

看這部片,有意思的是,你無法不想到一種暗合。

一開始不被認可,只能演一些邊緣型的角色,演技很好卻苦于沒有機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再苦再難,放棄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選項,因為“我只會演戲,我也只喜歡演戲”。

讓人想起臧姑娘那一句,我就喜歡做水餃,水餃是我的第三個女兒。

是沒有任何退路,更是一往無前,是破釜沉舟,更是孤注一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又有一種野草般的樂觀在。

外形“平平無奇”,不就正好什么都能演嗎?觀眾不記得我,這不就是最好的角色嗎?

她和臧姑娘一樣,始終有著左右變通的靈活性,什么都能做,嘗試不同的角色,就是演員最重要的,千人一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麗演戲,演得看似特別自然,輕松,似乎是即興發(fā)揮,但只要你問,她就能給你講出一堆,起承轉合皆有章法,完全是個學院派…

就像臧姑娘,為了做出更受客人喜愛的餃子,通宵研究,精進技藝,能做到這個程度不多,臧姑娘又何嘗不是水餃界的學院派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啥對演戲這么熱愛?

因為她永遠記得,2005年在戲劇小劇場的演出,沒想到自己演嗨了,觀眾也笑翻了,那感受,太好了,她感覺自己在發(fā)著光…

面對喜劇,她從來感恩,坦坦蕩蕩:喜劇看到了我,我是那個幸運的人,我永遠也不要撕掉喜劇女演員這個標簽,是個寶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算是做喜劇女演員,她心中是有自己的堅持。

演喜劇不能只是下三濫的梗,不能只是擠眉弄眼扮丑,更是需要角色符合邏輯,讓角色自己長出生命力,這就是把尊嚴還給喜劇…

這種為尊嚴爭一口氣,不也活生生就是臧姑娘一直在爭取的嗎?

哪怕有更簡單的路,哪怕找個男人就能更好的生活,但她要的,從來是尊嚴,是底氣,是骨氣…

是啊,一路上,從話劇,到喜劇,到春晚,到大銀幕,從《夏洛特煩惱》到《獨行月球》再到《抓娃娃》再到《第二十條》勇奪百花獎女主,再到第一部“大女主”電影《水餃皇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戲內戲外,馬麗和臧姑娘,竟然形成了完美的鏡像對照。

同樣依靠自己,同樣抓住機遇,堅守堅持,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不怕偏見不怕輸…

我想,這是馬麗出道二十年,歷經(jīng)高山低谷,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依然想要表達的,那就是:

每一個不服輸?shù)?,靠自己雙手拼打出來的人,都值得上桌!

臧姑娘和馬麗的故事都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原則,依靠雙手,我們就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活得更加有尊嚴。

而這份堅持,也正是每一個不服輸?shù)摹捌椒踩恕?,最值得理直氣壯為自己驕傲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