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聯(lián)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瑰寶,短短幾句話,言簡意深,凝結(jié)著大智慧。
道教活動場所的大門外,或者是建筑物的兩旁,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充滿很濃厚的文化氣息的對聯(lián),細細品讀之余,總是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不論是在藝術(shù)造詣上,還是人生的意境上,都足以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
今天我們就整理了5副道教的對聯(lián),帶大家一起來解析其中的奧妙,一起感受人生的大智慧。
01
上聯(lián):天雨大,不潤無根草
下聯(lián):道法寬,要度有心人
道教崇尚“自然而然”,崇尚“無為”。
天上的雨再大,沒有根的草也吸收不了雨露的恩澤;道法再廣大,也只能等人有了念頭才能度化。也正因為這種強調(diào)“有心、機緣”的傳教觀念,所以古人才有了“道化賢良”的說法。
什么人與道教有機緣?肯相信、肯親近、肯學習、肯歡喜接受,這是有緣人。
什么叫有心人?
心正、心慈、心定、心誠、心明之人,方可放下人生的包袱,獲得真正的成功與恒久的快樂。
02
上聯(lián):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
下聯(lián):晨鐘暮鼓,驚醒無限癡人
人的一生要經(jīng)過許多關(guān)口,其中名利關(guān)是最為狹長和難過的,可謂“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遍觀歷史,審查當下,多少英雄好漢,癡男怨女,都敗在了過分的追名逐利上。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價值觀、利益觀、幸福觀都駐足于如何獲取更高的位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和更多的票子上,他們衡量自己一生是否成功與顯赫的砝碼是功、名、利、祿……
莊子認為,絕棄名利的心思,絕棄策謀的智慧,絕棄智巧的作為,體會著無窮的大道,游心于寂靜的境遇,承受著自然的本性而不自我夸耀,這也是達到空明心境的表現(xiàn)。
要淡化名利,首先就必須悟透名利,真正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控制心內(nèi)欲念;其次是把握舍得,做到這一點尤其難。如能真正淡化名利,不失為一種生存智慧,也不失為和諧人際關(guān)系、修身養(yǎng)性的美德。
03
上聯(lián):存心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
下聯(lián):持身正大,見吾不拜有何妨
如果一個人心懷不正,再怎么燒香拜神,也沒有什么用處。這里強調(diào)的是,真正的信仰不在于外在的儀式,而在于內(nèi)心的純凈與正直。如果心里有鬼,是無法通過燒香拜神滌凈心靈的。
與之相反,如果一個人行為端正、品行高潔,即使不求佛拜神,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真正的善行和德行比形式上的禮拜更為重要。只要內(nèi)心正直,行為正派,是否拜神并不重要。
很多時候,人們燒香拜神,不管信奉什么宗教,求得只是一個心理安慰。上面所供奉的神仙,其實是并無私心的。如果你心存惡念,不管怎么燒香磕頭,遲早都會有惡果報應;如果你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內(nèi)心并沒有什么愧疚不安的,拜不拜神都無所謂了。
04
上聯(lián):世事如棋,讓一著何虧于我
下聯(lián):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
棋局之上,黑白交錯,勝負似在一念之間???strong>有時,看似后退的一步,實則是為未來的海闊天空埋下伏筆。
這一讓,讓出的是風度,是對世事無常的通透領(lǐng)悟。正如那無垠心田,若能如大海般容納百川,無論是涓涓細流,還是洶涌波濤,皆能以平和之態(tài)接納。在包容的懷抱里,仇恨的堅冰將悄然融化,誤解的陰霾會漸漸散去。
當我們以寬宏之心對待世間萬物,便如同在荒蕪的心田種下了繁花盛景,收獲的是無盡的溫暖與和諧,讓生命的旅程因這份包容而處處充滿詩意與柔情。
05
上聯(lián):舉步艱危,便把腳跟立穩(wěn)
下聯(lián):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
在山上行走,到了舉步維艱的險要地方,要腳踏實地,不能隨意跑跳;到了山的高處,置身萬丈之上,更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做人,貴在心境平和。得意時,不驕傲不炫耀,失意時,不氣餒不頹廢。面對小人,平和的處理遠比咆哮發(fā)怒來得更有魄力,面對磨難,平和的承擔遠比抱怨叫苦來得更有魅力
做人,也難在心境平和?,F(xiàn)如今,很多人遇到困難手忙腳亂,往往欲速而不達;更有人取得些許成績便張揚膨脹,不可一世,到最后跌的更慘。
◎本文圖源網(wǎng)絡,圖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