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期征集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

重生之后,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

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

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并在公眾號上發(fā)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檀老師傾訴,把你的故事,發(fā)送到郵箱yetanbusiness@163.com,葉檀老師看到,一定會回復。

記住,這世界還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楨楠

消費是變好了,還是依舊在底部徘徊?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群,會得出截然相反的感受和結論。

4月16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增速比前兩個月快了1.9個百分點,且高于2024年以來各月水平。

數據公布前,萬得一致性預期僅為4.36%,消費數遠據超預期。

看細節(jié),消費回暖的意味更加強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一季度,鄉(xiāng)村消費整體快于城鎮(zhèn),但單看3月份,一直低迷的城鎮(zhèn)消費開始覺醒,恢復速度少見的快于鄉(xiāng)村。

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3月份,城鎮(zhèn)消費品零售額35595億元,同比增長6.0%;鄉(xiāng)村消費品零售額5345億元,增長5.3%。

另一個城鎮(zhèn)消費復蘇的消息,來自商務部。據經濟日報4月27日報道,一季度商務部重點監(jiān)測的全國50個步行街,商圈客流量、營業(yè)額同比分別增長5.7%、5%。

過去一年,我們總結過一個規(guī)律,商品消費和餐飲消費此消彼長,一個增,另一個降,反之亦然。

2025年一季度,這個規(guī)律被打破了,商品和餐飲一起增長。商品零售額110644億元,增長4.6%;餐飲收入14027億元,增長4.7%。

宏觀意義上的消費回暖,在資本市場上也有諸多體現(xiàn)。寵物食品、谷子經濟、零食賽道、美妝護理……滬港兩市,有一大堆牛股爆發(f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匪夷所思的矛盾,兩大核心城市消費逆勢下跌

原以為消費復蘇是整體性的,甚至趨勢性的,但北京和上海的消費情況,又讓人對消費的前景,產生一絲絲憂慮。

據財新報道,2025年一季度京滬兩地消費逆勢下跌,和全國的消費景氣差距越拉越大。

北京、上海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北京和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下降3.3%和1.1%。其中,北京降幅比2024年全年走闊0.6個百分點,上海降幅雖收窄2個百分點,但仍然下降。

3月份更明顯。

在全國社零增速錄得2024年以來單月最高水平的同時,北京社零增速卻在加速下滑。3月北京的社零降速,愣是比前兩個月擴大了9.8個百分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一直是中國最具消費能力的城市,堪稱消費領域的王者。這一桂冠,在2025年被重慶奪走。

2025年前兩個月,重慶以2831億的社零總額超過上海的2777億成為消費第一城,進入3月,雙方差距進一步拉大。

據重慶和上海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重慶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4.32億元,同比增長4.1%,比2024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上海社零總額4057.45億元,這意味著,重慶和上海的差距擴大到100億以上。

我們一直在追蹤北上等一線城市的消費情況,分析過為何一線城市消費相對低迷,可2025年開年,還是讓人始料未及。

問題出在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消費的癥結在汽車?

拆分北京和上海的消費,會發(fā)現(xiàn)兩地各有各的特點。

先來看上海。

根據上海統(tǒng)計部門給出的社零詳情,在主要的大類消費中,通訊器材類表現(xiàn)最好,同比上漲了10.7%,規(guī)模達到198.71億。表現(xiàn)第二好的是糧油、食品類,增速10.3%,規(guī)模為380.64億元。

結合國家統(tǒng)計局給出的全國社零詳情,上述兩類表現(xiàn)和全國趨勢一致,只是增速有區(qū)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一季度糧油、食品類增速為12.2%,和上海差距不大。但通訊類增速差別不小。

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的口徑,一季度全國通訊器材類消費增速為26.9%,大幅跑贏上海。上漲主要原因是以舊換新,國家的補貼政策是每件補貼15%,最多不超過500元。

這是全國政策,上海也在落地,且比較積極。

2025年1月20日,上海官方公告,落實國家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落實國家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huán))購新補貼答疑。

答疑貼中明確寫道: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huán))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可享受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yōu)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上海各大賣場的顯眼處都能看到補貼告示。

問題來了,為什么同樣的補貼,上海增速比全國水平低?

2024年底曾經傳出上海居民到蘇州搶手機的新聞,2025年一季度沒有類似的消息。

不過,看周邊地區(qū)的情況還是能夠捕捉到個中差異。

4月22日,據江蘇統(tǒng)計部門披露的數據,一季度江蘇省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0.2%。其中,江蘇南京的增速更是在44.9%。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補貼政策沒有差異,消費增速差別不小,或許只能歸結在購買意愿上。

上海糧油、通訊增速超過10%已經算優(yōu)秀,其他品類大多不增反降。據上海統(tǒng)計局部門的數據,社零大類中,金銀珠寶類下降9.2%,日用品類下降1.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3.9%,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8.0%。

在所有品類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汽車類,一季度下降了19.1%。

上海的汽車為什么賣不動了?

汽車刺激力度不減,全國汽車消費保持穩(wěn)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一季度汽車類消費輕微下滑了0.8%。

上海車市嚴重落后于全國。網絡上不少自媒體把上海汽車銷量下滑,歸結為2024年1月1日,綠牌門檻提高。新政策規(guī)定,個人消費者不僅需連續(xù)3年繳納社?;騻€人所得稅,且名下必須無新能源車和燃油車。

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據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yè)協(xié)會4月25日的文章,2025年一季度,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增幅17.8%,目前的市場滲透率為53.6%。

3月份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更是可以用賣爆了來形容。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yè)協(xié)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9.5%,環(huán)比增長99.4%,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進一步上升到58.7%。

問題出在燃油車和價格戰(zhàn)。

在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yè)協(xié)會的文章里,有這么一句話:

雖然樣本銷量的同比降幅有所縮小,但是新車樣本銷售額3月和1-3月的同比降幅更要大于新車銷量的同比減幅,表明今年一季度上海汽車終端燃油車市場的價格競爭依然非常激烈。

我們查了下2024年同期上海新車的售價,當時的數字是24.76萬。

2025年一季度是,22.54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單車2萬元的下滑幅度,格外扎眼。降價幅度如此之大,尚且不能刺激車市,如果不降價,可能更不如人意。

總的來說,上海消費現(xiàn)狀是,有補貼的品類增速不快,價格降得快的產品,銷量不盡如意,本質還是消費意愿不足。

說到消費意愿不足,上海的情況有點讓人費解。

過去我們常說,想要提振消費,兩點是必須的,一點是收入要保持增長,另一點是資產價格保持穩(wěn)定。

收入決定了消費下限,而資產價格決定了消費的彈性。

中國居民70%的財富在地產,所以資產價格幾乎等于房價。賬面上的居民收入和資產價格,上海均屬全國最高或最好。

據上海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66元,同比增長4.6%,其中城鎮(zhèn)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

4.6%的增速和全國5.6%的增速相比,差距并不大。從絕對值來看,上海居民的收入依然領跑全國。

在資產價格方面,各界的共識是,上海樓市是全國比較穩(wěn)定的幾個城市之一。據國統(tǒng)局數據,2025年截至3月份,上海市新房價格同比增長5.7%,是70個大中城市里表現(xiàn)最好的。

二手房盡管同比下跌,但下跌幅度放緩,前3個月,上海二手房價格下跌1.4%,仍然是70個城市里表現(xiàn)最好的。單看3月,上海二手房甚至已經開始上漲,漲幅為0.4%。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海本地數據顯示,從數量上看,上海住宅銷售面積已經正增長。

據上海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2025年1-3月,上海市商品房銷售面積397.28萬平方米,增長0.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29.78萬平方米,增長2.2%。

難能可貴的是,上海市的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增速超5%的漲幅,和全國10%左右的跌幅形成明顯對比。

資產價格的穩(wěn)定性理應對消費意愿有實質性的作用,可結果和預期并不相符。這讓人聯(lián)想到日本,即便股市和樓市都在上漲,消費還是很低迷。

結合老齡化的趨勢,出現(xiàn)了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的情況,更特殊

北京和上海在消費結構上有很多共同的趨勢。比如,增長快的品類有糧食、新能源車、家電等方向,多數涉及補貼領域。

和上海一樣,下滑幅度相對大的集中在汽車類(燃油車、價格戰(zhàn))。

據北京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8.6億元,同比下滑3.3%。

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領域需求不足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

所謂部分領域需求不足,主要指汽車和通訊器材類。按照北京統(tǒng)計部門的官方表述:汽車類、通訊器材類等商品零售額仍呈降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降了多少?北京統(tǒng)計部門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但考慮到北京消費下滑的速度比上???,汽車品類的降速可能也大于上海。

2025年4月14日,北京市汽車流通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了一篇名為2025年一季度北京汽車市場分析的文章,這篇文章只有1、2月的情況,沒有一季度整體的銷售變化。

據北京市汽車流通行業(yè)協(xié)會的文章,2025年前兩個月,北京累計交易新車 7.71 萬輛,同比2024年下滑10.79%,增幅低于全國 24.49 個百分點。交易量下滑11%左右,再加上價格因素,銷售額降幅估計就更多了。

在汽車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北京比上海還多了一個通訊器材品類銷售下滑。

在國補刺激下,按理說通訊器材,即便不漲,也不應該下跌,但北京就是這么個狀況。

2024年一季度,北京通訊器材的銷售增長了7.6%,增速并不快。2025年一季度下滑并不是2024年基數太高造成的。

近期,不少統(tǒng)計機構,把小米列為2025年一季度中國手機銷量第一。小米總部在北京,算如果小米都無法激發(fā)人們購買通訊器材的銷量,北京的情況確實特殊。

另一個特殊的地方在于,統(tǒng)計意義上的分歧。

從邏輯上說,社會零售總額下滑大概率對應居民人均支出下滑,但2025年一季度北京全市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是正增長的,增長幅度為2.3%。

社會零售總額負增長3.3%,居民人均消費正增長2.3%,怎么解釋?

如果是非餐飲的服務性消費增速很快,或許可以解釋得通。但北京統(tǒng)計部門的數據顯示,居民支出項下的八項消費里,有六項增長、兩項下滑。下滑的分別是,交通通信和醫(yī)療保健,均是服務業(yè)。

涉及實物或者和社零強相關的都是正增長。比如,人均食品煙酒支出2883元,同比增長0.6%;人均衣著支出607元,同比增長4.1%;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591元,同比增長19.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務支出498元,同比增長1.0%。

回溯過往歷史,會發(fā)現(xiàn),2015到2023年期間,北京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居民人均支出有比較強的正負關系。

幾乎是同正同負,比如2020年和2022年,北京社零兩次負增長,同期人均消費支出也是下滑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個特殊的地方在于,北京社零是下滑的,但居民消費信心在增長。據北京統(tǒng)計部門的統(tǒng)計,2025年一季度,全市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9.1,較上季度提高4.4點,主要受未來預期向好、促消費政策等帶動。

在細分項里,收入預期指數最高,數字為105.3,比2024年底提高了5.1點。

4月18日,北京市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一季度全市可支配收入為23606元,名義增長5%,扣除價格,實際增長5.5%。北京的收入情況比上海還好。

資產價格呢?以二手房為主體的城市,北京的二手房價穩(wěn)定性僅次于上海。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單看3月份,環(huán)比上漲了0.5%,比上海3月份環(huán)比增速還好。

清晰的地方越來越模糊了。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收入和資產對消費起到決定性作用,但2025年一季度的情況說明,實際并非如此。

縱然,資產價格沒有穩(wěn)定,但消費依然可以有起色。

據財經網4月27日的報道,一季度全國31個省份中,有18個省份社零增速超過全國水平(4.6%),其中西藏(11.1%)、湖北(7.3%)、河南(7%)、內蒙古(6.7%)、新疆(6.7%)分列前五。

財經網在文章中寫道,這些地方在促消費上“實招”“新招”連出,打造出不少年輕人喜愛的消費場景,比如夜市經濟、國風活動等等。

如果財經網總結得沒錯,或許激發(fā)人們消費的,不僅是收入和資產價格,更是消費的形式和體驗。

一線城市消費總額高,但增速有停滯之勢,價格也不在高高在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pixabay)

2024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社零總額增速分別為2%、-3.1%、0.03%和1.1%。跟西藏這些地方相比,就像身體停止成長的成年人。

刺激消費,無疑是當前中國經濟最難、也最急迫的課題,穩(wěn)定的給予居民保障,穩(wěn)定居民就業(yè)和收入,讓一線城市成為全球的消費圣地,讓其他城市擁有不可缺少的特色消費,成為牛奶與蜂蜜之地。

除了向前,我們別無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財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葉檀財經矩陣號

聲明:近期,不少人以葉檀財經的名義,或xx葉檀、葉檀xx等名義,在各大平臺售賣和股市相關的課程,進行和股市相關的直播。

在此,我們聲明,任何和股市相關的直播、課程,均與葉檀財經無關,也沒有得到葉檀財經或葉檀本人的授權,認可。

葉檀財經運營并管理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有且僅有葉檀財經、葉檀暖人生、葉檀聊人生、半間白云、葉檀說、檀談人生,抖音號葉檀財經、檀姐姐暖人生,小紅書號葉檀財經,快手號葉檀財經,頭條號葉檀財經,百家號葉檀,請用戶認準上述賬號。但凡與上述微信賬號不一致的公眾號均非葉檀財經負責運營管理,葉檀財經和葉檀對其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放松心情,把學習和享受貫穿在悠長的人生中,讓我們一起成長,一起快樂。

作者:青城楨楠編輯: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葉檀財經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咨詢合作,請聯(lián)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務微信)

喜歡請您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