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稅戰(zhàn)打到今天,特朗普多次表示想和中國緩和關系,但是我國也不愿意輕易給他們臺階下,沒辦法,美國只能找到日本當做“接盤俠”。

眼看美日雙方的第二輪談判就要開始了,日本為了向美國示好,同樣在考慮增加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以日本的體量完全無法吃下美國如此多的商品,即便他們將大豆全部換成美國進口的,也僅僅只是占到一小部分。

為了討好美國,從而獲得他們的關稅豁免,日本也是下了血本了,但是他們的做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緩解了日本的燃眉之急,那么日本的做法,會不會影響到中國的計劃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臉貼冷屁股

要說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那可不是輕易能夠改變的,即便日本的首相再不親美,也無法和美國撕破臉皮。

盡管石破茂看起來沒有像岸田文雄一樣“跪舔”美國,但是他依然在特朗普剛剛上任不久后就跑去了美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遭到兩次拒絕之后,終于成功的踏入了白宮的大門。

對于石破茂的訪問,特朗普也是顯得有些敷衍,不僅將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也沒有和他進行深入的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特朗普的態(tài)度絲毫沒有影響到石破茂的對美示好,在國內一向不茍言笑的他在白宮當中頻頻露出笑臉。

對于特朗普這個“認錢不認人”的總統,石破茂在出訪之前就已經早早的做好了功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先是表示日本將對美國的投資進行大幅度增加,總金額高達1萬億美元,隨后又表示將花費10億美元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并且還打算在日本投錢建廠。

為了討得特朗普的歡心,石破茂還特意強調了一下之前特朗普遇刺時的“英勇舉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金白銀加上狂拍馬屁,石破茂終于將特朗普給哄高興了,雙方也是就此承諾,要將美日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

在和特朗普聊完之后,石破茂也是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美國,正當他在設想自己執(zhí)政的“宏偉藍圖”時,特朗普的做法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直接把給他劈傻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全世界加稅,作為美國小弟的日本也是赫然在列。

日本一開始覺得以他們和美國的良好關系,特朗普應該只是加個最低關稅意思一下,可發(fā)現他們的加稅額度高達24%的時候,也是有些懵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知道此次的加稅可不是針對某個行業(yè),而是整體加稅。日本的支柱行業(yè)——汽車自然也是沒能幸免。

要知道,日本車在中國市場上不受歡迎之后,美國就成為了他們的重要市場,每年出口的汽車占到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28.3%。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假如按照這個關稅力度來看,日本每年將會損失數千億美元,GDP甚至都會出現負增長。

面對這種情況,石破茂想著憑借自己和日本的良好關系,想著打個電話說說情。但是特朗普此時也是“六親不認”,根本不愿意對日本進行減壓。

要知道自從去年日元貶值以來,日本的經濟狀況就變得非常不好,失業(yè)率大大上升,數萬家企業(yè)也是紛紛破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特朗普再次對他們揮舞起關稅大棒,那么日本的經濟很可能再次出現下跌,石破茂的支持率就可能進一步下降。

正當石破茂手足無措的時候,特朗普這邊也因為壓力過大而松手了,他暫停了這次的關稅政策并且希望其他國家和他們進行談判。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日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率先派人前往美國進行磋商和談。

作為關稅政策實施之后第一個前往美國談判的國家,日本依然沒能討好。

率先服軟

4月16日,日本派出了財政大臣前往美國進行談判。

出發(fā)前2天,石破茂還公開表示不會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急于達成協議,但是他們匆匆派人趕赴美國的做法還是暴露了自己內心的慌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不僅是日本心里沒底,美國也同樣是非常不安,畢竟沒有特朗普的應允,日本也無法單方面進行談判。

特朗普之所以選擇日本當做他的第一個談判對象,還是認為他們有著吃定日本的把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日本當美國小弟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再加上特朗普之前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關系很好,所以他認為拿日本打樣不會出什么意外。

即便是在這次的談判過程當中,特朗普仍然保持著自己“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派。

本來美日雙方都已經約好了,這次的談判是一次“部長級”會議,所以日本才會派出財長大臣赤澤亮去和美財長貝森特對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果赤澤亮都快到了,特朗普突然宣布自己要親自出席進行談判。

這個消息也是將他嚇了一大跳,畢竟在國家外交方面一般都默認的是對等交流,但此時再將石破茂喊來也有些來不及了,赤澤亮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特朗普的“越級接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身日本和美國之間都不算過于平等,再加上談判的人員身份也有差距,這次的談判自然是無疾而終。

值得一提的是,赤澤亮對于這次的美國之行似乎比較滿意,他還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表示:“我地位低之又低,卻得到特朗普接見,對此由衷感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這種低人一等的表態(tài),自然受到了日本國內民眾的一頓狂噴。

那么特朗普為啥突然變卦,去和日本的一個部長進行談判呢?其實這還是和美國的困境有關。

自從他發(fā)起關稅戰(zhàn)之后,特朗普可以說是“干啥都不順心”,不僅美股像是跳崖一樣猛猛下跌,美國的民眾對于他也是非常不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加上日本也是美國在海外的最大“債主子”,持有大概1萬億左右的美債。在這種情況之下,特朗普才決定親自出馬去擺平日本。

顯然在這種不對等的會議當中,雙方也談不出個實際結果,于是約好下回再談。

而在第二次談判之前,日本再次給美國送上了一份大禮。

接盤大豆

雖然美國的經濟非常發(fā)達,但農業(yè)作為他們的基本盤也是非常重要,尤其是美國所種植出來的大豆,年產量多達1.2億噸。

憑借美國4億多人,自然消耗不完這么多的大豆,因此他們的大豆有一半多都要進行出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前我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每年的采購量足足高達3600噸,占了他們出口大豆的一半還多。

而如今我們不斷地減少出口,也是讓美國有些手足無措,這同樣也是我國對等反制,向美國進行施壓的一種方式。

既然我國不買了,特朗普自然想要去找一個接盤俠,而日本就是他選擇的國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第一次談判當中,特朗普就曾經提過這個事情,而在二次談判之前,日本也是主動表示自己將加大對大豆的購買量,率先對美國進行示好。

但特朗普似乎想的有些太好了,憑借日本那可憐的購買力,又怎么能跟中國相比呢?

我國進口美國大豆是用來喂豬,而日本則是當作生產豆油的原料,在之前,日本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大約350萬噸的大豆,而這個數字已經很多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日本將自己的進口大豆全部都換成日本生產的,能夠超過500萬噸也就燒高香了,基本上不會影響到中國的計劃。

這個數字和美國預期的相比可是相差太多,如果美國強行讓日本購買大豆,這等于就是在“明搶”了,也不知道日本會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

長此以往下去,日本一直通過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取悅美國,那么他們自己一定也不會好過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從美國的種種做法我們能夠看出,他們根本就沒有將日本當作自己的盟友,而是隨時待割的“韭菜”。

假如他們看不透這種情況,繼續(xù)對美國卑躬屈膝,那么遲早有一天日本將會倒在美國的鐮刀之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