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1982年春,李建國從部隊兵改工成為國企職工,回到楊柳村探親。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我兒子在里面當官了!一個月有四十多塊錢工資!"
李建國的二姨張?zhí)m花更是心生不滿,在春節(jié)團圓飯上忍不住發(fā)作:
"你兒子能當兵,能轉(zhuǎn)成工人,真的全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嗎?
當年要不是你丈夫幫了征兵的鄭隊長..."

01
1982年初春,寒意漸退,楊柳村的田野上已能感受到絲絲暖意。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個老人正閑聊著,突然看到一個穿著嶄新的藍色中山裝、戴著圓框眼鏡的年輕人踏著輕快的步伐走來。
"看,那不是李建國嗎?他回來了!"老王瞇著眼睛說。
"真是他,聽說他們部隊改制了,變成什么國營工廠了。"老李接口道。
李建國微笑著向村里的長輩們打招呼:"王爺爺,李叔,您們好??!"
"建國回來了!身上的衣服真精神!"老王上下打量著他。
李建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是單位發(fā)的新衣服,剛換的。"
"聽說你們部隊不當兵了,都變成工人了?"老李好奇地問。
李建國點點頭:"對,我們整個部隊都改制成國營工廠了,我現(xiàn)在是技術(shù)員。"
"技術(shù)員?那不就是干部嗎?"老王大聲說,"趙淑芳有福了,兒子才二十六歲就當干部了!"
幾個老人議論紛紛,目送李建國走向村子里面。消息很快在村里傳開了,李建國從部隊轉(zhuǎn)成國企工人,還是什么技術(shù)員,大家都說他是"干部"了。
李建國的家在村子中央,是一座普通的土坯房。當他推開院門時,正在院子里喂雞的母親趙淑芳聽到動靜,轉(zhuǎn)頭一看,頓時喜出望外。
"建國,你回來了!"趙淑芳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迎了上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我好去鎮(zhèn)上接你啊!"
"媽,我自己能回來,您別擔心。"李建國放下手中的行李,笑著說。
趙淑芳上下打量著兒子:"看你這身衣服,多精神??!聽說你們部隊改成工廠了,是真的嗎?"
李建國點點頭:"是啊,已經(jīng)完成改制了。我現(xiàn)在是國營工廠的職工,在機修車間做技術(shù)員。"
"技術(shù)員?"趙淑芳眼睛一亮,"那不就是干部嗎?"
李建國有些無奈:"不算真正的干部,就是比普通工人高一級。"
"那也比在地里刨食的強?。?趙淑芳喜不自禁,拉著兒子往屋里走,"快進屋,我剛做好飯,你肯定餓了。"
母子倆進屋后,趙淑芳邊給兒子盛飯邊問東問西。李建國耐心地回答著母親的問題,告訴她部隊改制的事情,以及自己現(xiàn)在的工作。
"媽,我現(xiàn)在工資每月有四十二塊,比當兵時多了不少。單位還給分了宿舍,雖然是集體宿舍,但條件挺好的。"
趙淑芳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你爸要是還在,看到你這樣,肯定高興得很。"
說起李建國的父親,趙淑芳的眼睛有些濕潤。李建國的父親李大山在他十八歲那年因病去世,沒能看到兒子入伍,也沒能看到現(xiàn)在兒子的成就。
"媽,我明天去給爸上墳。"李建國輕聲說。
趙淑芳點點頭:"好,我和你一起去。對了,你二姨前天來過,說她家小明也想去城里工作,讓你幫忙介紹介紹。"
李建國皺了皺眉:"小明不是只讀到小學嗎?我們廠要求至少初中畢業(yè),再說現(xiàn)在招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也是這么說的,可你二姨不聽。"趙淑芳嘆了口氣,"自從你去當兵后,你二姨家就一直眼紅?,F(xiàn)在你還轉(zhuǎn)成國營工廠的工人,她更是不得勁了。"
李建國搖搖頭:"人各有命,強求不得。"
第二天一早,李建國剛起床,就聽到院子里有說話聲。他推開門,看到母親正在和村長王大福說話。
"建國來了!"王村長看到李建國,笑呵呵地說,"聽說你們部隊改制了,現(xiàn)在是國營工廠的技術(shù)員了?"

李建國點點頭:"是啊,王村長。"
"好啊,好?。?王村長拍著李建國的肩膀,"咱們楊柳村出了你這樣的人才,是村里的光榮?。∠挛绱謇镩_會,你也來參加吧,給鄉(xiāng)親們講講城里的情況。"
趙淑芳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我兒子現(xiàn)在可是干部了,在廠里管著好幾個人呢!"
李建國趕緊解釋:"媽,我不是干部,就是普通技術(shù)員。"
王村長哈哈大笑:"技術(shù)員也是干部嘛!比普通工人強多了。建國啊,下午別忘了來開會。"
王村長走后,李建國有些無奈地對母親說:"媽,您別到處說我是干部,我真的只是普通技術(shù)員。"
趙淑芳不以為然:"差不多,差不多。你比村里那些小伙子強多了,你看你二姨家的小明,整天在地里干活,一個月才掙多少錢?你一個月四十多塊,那不是干部是什么?"
李建國知道勸不動母親,只好搖搖頭,去準備祭拜父親的物品。
當他們前往墓地的路上,遇到了李建國的二姨張?zhí)m花。張?zhí)m花四十八歲,比趙淑芳小兩歲,是個心直口快的女人。
"姐,建國回來了?。?張?zhí)m花上下打量著李建國,"聽說你現(xiàn)在是干部了?"
李建國趕緊擺手:"二姨,我不是干部,就是工廠里的技術(shù)員。"
"技術(shù)員不就是干部嗎?"張?zhí)m花笑了笑,眼神里卻帶著一絲嫉妒,"建國啊,你二姨問你,你們廠還招人不?你表弟小明想去城里工作。"
李建國有些尷尬:"二姨,我們廠要求至少初中畢業(yè),小明只有小學文憑,恐怕不行。"
張?zhí)m花臉色一變:"什么意思?嫌我兒子沒文化?"
趙淑芳趕緊打圓場:"蘭花,建國不是這個意思。廠里有規(guī)定,他也沒辦法。"
張?zhí)m花冷哼一聲:"你兒子現(xiàn)在是干部了,說話都不一樣了。當初你求爺爺告奶奶地讓他去當兵,現(xiàn)在翅膀硬了,連自己親戚都不認了!"
"蘭花,你這話說的!"趙淑芳生氣了,"我兒子什么時候不認親戚了?只是廠里有規(guī)定,他一個小技術(shù)員,能有什么辦法?"
張?zhí)m花不屑地說:"你就吹吧!你兒子在里面當官,還在這裝什么?"
李建國看兩人就要吵起來,趕緊勸道:"媽,二姨,別吵了。我先去給爸上墳,回來再說這事。"
趙淑芳深吸一口氣,拉著兒子繼續(xù)前行,留下張?zhí)m花站在原地,眼中滿是不滿和嫉妒。
祭拜完父親回來的路上,趙淑芳還在為剛才的事情生氣:"你二姨這人,心眼太小。你有出息她就嫉妒,好像你有出息就是對她的侮辱一樣。"
李建國安慰母親:"媽,別生氣,二姨也是為了表弟著想。"
"她為小明著想,難道我就不為你著想嗎?"趙淑芳嘆了口氣,"我這輩子就指望你了,你爸走得早,這些年就我一個人把你拉扯大?,F(xiàn)在你有出息了,我總算能揚眉吐氣一回,她憑什么這樣說我?"
李建國沒有說話,只是握著母親的手,默默地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他明白母親的自豪感從何而來,也理解二姨的嫉妒心理。在這個小小的農(nóng)村,一個人的命運變化,往往會引起周圍人復(fù)雜的情緒反應(yīng)。
下午,李建國參加了村里的會議。會上,王村長特意讓他坐在主席臺上,向村民們介紹城里的情況和部隊改制的事情。會后,不少村民圍著他,問東問西。
"建國,聽說你現(xiàn)在是干部了,在廠里管著好幾個人?"
"工資有多少???比當兵時多嗎?"
"國營工廠福利好嗎?聽說有醫(yī)療保險?"
李建國一一回答著村民們的問題,盡量實事求是,不夸大自己的職位和待遇。但他能感覺到,有些人的眼神中充滿了羨慕,有些人則帶著掩飾不住的嫉妒。
02
會議結(jié)束后,李建國回到家里,看到院子里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鄰居,正和母親聊天??吹嚼罱▏貋?,大家紛紛起身迎接,臉上帶著羨慕的神情。
"建國回來了!"王嬸笑著說,"剛才在會上聽你講,現(xiàn)在日子過得不錯??!"
李建國微笑著點點頭:"還可以,比在農(nóng)村輕松一些。"
"你媽剛才說你在廠里是干部,管著好幾個人呢!"李大娘接話道。
李建國有些無奈地看了母親一眼:"不是干部,就是普通技術(shù)員,主要負責機器維修。"
趙淑芳不高興了:"什么普通技術(shù)員?你們車間主任還特意交代,讓你帶幾個新來的工人呢!那不是管人是什么?"

鄰居們聽了,更加羨慕了。李建國知道解釋不清,只好隨他們?nèi)チ?。晚飯后,李建國獨自一人坐在院子里乘涼,看著滿天的星星,思緒萬千。
五年前,他高中畢業(yè)后,村里能繼續(xù)讀書的孩子寥寥無幾。他本來也打算留在農(nóng)村務(wù)農(nóng),是父親臨終前的一番話改變了他的命運。
"建國,你有文化,不能一輩子留在農(nóng)村。"父親躺在床上,虛弱地說,"等征兵的時候,你去報名,部隊會給你更好的前途。"
父親去世后不久,縣里來人征兵。在母親的堅持下,李建國報了名,經(jīng)過體檢和政審,他如愿入伍。在部隊的五年里,他刻苦學習機械維修技術(shù),逐漸成為了班里的技術(shù)骨干。
去年年底,上級突然宣布部隊改制為國營工廠,所有戰(zhàn)士都轉(zhuǎn)為工人。因為李建國有技術(shù)專長,被安排為機修車間的技術(shù)員,工資和待遇都比普通工人高一些。
正當李建國回憶往事時,院門被推開了,二姨張?zhí)m花帶著兒子小明走了進來。
"姐,我來找你聊聊。"張?zhí)m花喊道。
趙淑芳從屋里出來,看到妹妹和外甥,臉色有些不自然:"蘭花,這么晚了,有什么事嗎?"
"沒什么大事,就是想和建國聊聊。"張?zhí)m花看向李建國,"建國,二姨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建國站起來:"二姨請說。"
"我知道你現(xiàn)在在城里工作挺好的,"張?zhí)m花的語氣有些酸溜溜的,"可你也別忘了自己的根,別忘了自己的親戚。你表弟小明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也是個勤快人,你就不能幫他說說情,讓他也進廠子嗎?"
李建國嘆了口氣:"二姨,不是我不愿意幫忙,實在是廠里規(guī)定初中以上學歷才能招工。再說現(xiàn)在改制剛完成,廠里基本不招新工人。"
張?zhí)m花不依不饒:"那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是有心,肯定能想到辦法。"
一旁的小明低著頭,臉上帶著尷尬的表情。他比李建國小一歲,從小學畢業(yè)后就在家務(wù)農(nóng),沒什么特長,也沒什么見識。
趙淑芳看不下去了:"蘭花,我兒子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廠里有規(guī)定,他一個小技術(shù)員,能有什么辦法?你非要為難他?"
"我為難他?"張?zhí)m花冷笑一聲,"是你天天在村里吹牛,說你兒子在里面當官了,搞得大家都以為他是什么大干部?,F(xiàn)在讓他幫個忙,又說他只是個小技術(shù)員,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趙淑芳氣得臉色發(fā)白:"我什么時候說我兒子是大干部了?我只是說他在廠里做技術(shù)員,管幾個人而已,這是事實!"
"管幾個人就是干部了?"張?zhí)m花譏諷道,"那我家養(yǎng)了十幾頭豬,是不是也是干部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