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粉都知道,花爸一年多前測評面包、糕點,就會排查風險防腐劑「脫氫乙酸(鈉)」,這份2023年11月的面包檢測報告,花爸就專門檢測了「脫氫乙酸(鈉)」,無檢出才會推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因為花爸團隊當時就關(guān)注到了「脫氫乙酸(鈉)」的風險研究,并認為值得重視。但那時「脫氫乙酸(鈉)」沒什么名氣,幾乎沒人注意到。

直到去年發(fā)生了三件事:

1、中國面包因「脫氫乙酸」的問題被韓國列入「進口嚴查名單」;

2、中秋前夕,中國月餅又因為「脫氫乙酸」被韓國退回;

3、2025年2月8號起脫氫乙酸將被新國標大范圍禁用。

「脫氫乙酸(鈉)」才真正被炒熱了,網(wǎng)絡上有兩類聲音,「民粹」or「國粹」,非得站一邊才能有流量嗎?

花爸這篇文章,恐怕兩邊都不討好……

一、「民粹派」的聲音

說我國就是不重視食品安全,「脫氫乙酸」毒性那么大,螞蟻吃了都嘎掉了。國外早就禁了,我們卻今年才禁。

1、螞蟻嘎掉,就是有毒?

網(wǎng)絡上有人拍了視頻,說含有「脫氫乙酸」的面包不小心被螞蟻吃到了,竟然螞蟻都死了!借此證明「脫氫乙酸」毒性有多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沒有毒,跟螞蟻嘎掉沒半毛錢關(guān)系(那視頻還可能是假的呢),螞蟻和人就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就像民間說的「狗肚子里藏不了二兩油」,指的是狗狗的腸道比較短,不容易消化吸收油脂,吃二兩油就會拉肚子。這人和狗同是哺乳動物,消化吸收都不一樣,那人和螞蟻能一樣嗎?

動物模擬實驗一般都用小鼠,是因為小鼠和人類具有80%以上的基因相似度,可沒見過用狗或者螞蟻來做實驗的。

2、我國不重視食品安全?

別的不說,漂亮國是2023年12月22號禁用脫氫乙酸的,而我們今年2月8號禁用,看上去確實晚了一年零兩個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是看看人家是什么時候開始用的?

1949年!比起我們1998年才批準使用,米國人足足比我們多吃了近50年的脫氫乙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在食品添加劑的政策方面,確實主要是跟隨先進國家的,既然大多數(shù)人認為添加劑不是好東西,那跟進得慢、禁止的快,這說明我國不重視食品安全嗎?

雖然花爸也寫過文章說中國面包因「脫氫乙酸(鈉)」的問題,被韓國列入「進口嚴查名單」的事,但都是就事論事,提醒消費者注意新國標生效前,盡量避開面包蛋糕里的「脫氫乙酸(鈉)」。從來沒有上升為「外國月亮一定比中國圓」!

二、「國粹派」的聲音

另一種聲音呢就是所謂的國粹派,說「脫氫乙酸(鈉)」沒問題,新國標也不是禁用,只是限用,只是因為中國人面包糕點吃的越來越多了,所以才限用。說「脫氫乙酸」不好的都是拿了漂亮國的16億,在抹黑國家。

1、是禁用?還是限用?

除了原本就禁用的類別,新國標又對7大類食品禁用了「脫氫乙酸(鈉)」(都是居民食用量較大的食品類別),只保留了5小類,這不算禁用嗎?至少也得算是大部分禁用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只禁面包、糕點嗎?

新國標禁用的類別里,最主要的除了面包、糕點,還包括一大類:「淀粉制品」(食品分類號06.05.02),大家熟悉的有:粉絲、粉條、涼粉、面皮、米皮、拉皮、藕粉,等等,這些大家平時吃的不會少吧?

所以只說因為生活習慣變了,面包糕點吃得多了才禁用「脫氫乙酸(鈉)」,是站不住腳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螞蟻嘎了,也不代表沒毒啊

所以,禁用就是禁用,禁用的根本原因,還是「脫氫乙酸(鈉)」確實有風險,怕大家吃多了不好,所以攝入量較大的食品種類,新國標大部分都禁用了,并沒有冤枉了「脫氫乙酸(鈉)」。

食品添加劑在中國確實被過度妖魔化了,出現(xiàn)了用螞蟻來證明毒性的怪現(xiàn)象。但螞蟻嘎了,同樣也不能證明「脫氫乙酸(鈉)」就沒問題啊。

國家之間法規(guī)有所不同,你退我的貨、我退你的貨,這很正常,有些不一定就證明得了什么。但我們評估一個成分的潛在風險,得要看科學文獻充不充分,是否被大多數(shù)主流國家認可。

SHIDEMAN F E等學者1950年發(fā)表的《Dehydroacetic acid (DHA).Detoxication and effects on renal function》是早期系統(tǒng)性研究「脫氫乙酸(鈉)」代謝及腎毒性的經(jīng)典文獻。該研究通過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脫氫乙酸(鈉)」在體內(nèi)主要經(jīng)肝臟代謝為乙酸和CO?,但高劑量暴露會直接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導致尿蛋白、尿糖等腎功能異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脫氫乙酸(鈉)」正是被美、歐、日、韓在食用量大的淀粉類食品中禁止的(歐盟在食品中完全禁用),不可能這些國家地區(qū)都是為了退貨中國產(chǎn)品,故意制定的法規(guī)吧?何況中國的新國標也禁用了。

區(qū)分有沒有危害,不能只看新國標生效的2月8日,總不能說2月8日以后吃到的「脫氫乙酸(鈉)」就有害,2月8日以前吃到的「脫氫乙酸(鈉)」就無害吧?!

科學進步發(fā)現(xiàn)了「脫氫乙酸(鈉)」新的健康風險,那就改,改得慢了點,這沒什么不好意思承認的,不牽涉什么愛國不愛國的。而且這種吃了幾十年才被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不可能是什么大問題(大問題早就被發(fā)現(xiàn)了)。

這個世界大部分事情都不應該極端化理解,所以「脫氫乙酸(鈉)」既不是白璧無瑕,也談不上洪水猛獸,它就是個有風險的防腐劑,少吃沒問題、吃多了不好。沒什么好上綱上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