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上海車展開幕,作為中國汽車的龍頭,吉利汽車也甩出了一連串硬核科技:既推出了能適應各種極端路況的"銀河戰(zhàn)艦"SUV原型車,又宣布要把自家研發(fā)的電池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tǒng)一為神盾金磚電池,并向全行業(yè)開放電池底部安全專利集。

吉利開放的專利集直指2026年7月實施的電池新國標核心要求,尤其是底部碰撞測試標準(如30km/h托底沖擊、20km/h整車負坎沖擊等)。通過提前三年布局,吉利將自身安全驗證體系轉化為行業(yè)基準。開放專利集意味著更多車企共享"神盾金磚電池"的同級防護,消費者無需為買到劣質電池而擔心。

吉利神盾電池的測試體系包含36項極限工況測試,其中23項標準遠超國標。例如:底部碰撞國標要求30km/h正向托底測試,吉利將標準提升至40km/h,碰撞能量達國標1.78倍;海水浸泡國標要求0.5小時,吉利測試延長至24小時(超48倍),絕緣電阻仍達17.75GΩ(超國標486倍);針刺測試采用8mm鋼針連續(xù)穿刺,靜置24小時無異常,而國標僅要求單針5分鐘不爆炸。

吉利的舉措實質是一場“技術民主化”運動:通過超國標測試建立技術公信力,再以專利開放推動標準普及,最終實現(xiàn)從“產品競爭”到“規(guī)則制定”的升維。

吉利汽車集團淦家閱在車展現(xiàn)場還宣布:吉利控股集團將整合旗下電池業(yè)務,成立全新電池產業(yè)集團——吉曜通行,并將原有的金磚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統(tǒng)一為神盾金磚電池品牌。
吉利整合電池業(yè)務是繼比亞迪之后,又一車企強化垂直整合的案例。這種趨勢可能迫使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調整其商業(yè)模式,從單一電池供應商向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商轉型(如儲能、換電)。
吉曜通行成立后,吉利自供電芯比例計劃兩年內提升至30%,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在吉利供應鏈中的份額可能進一步下滑(2024年寧德時代占吉利電池配套量的50.7%,但吉利自供比例已提升至19.2%)。尤其在磷酸鐵鋰短刀電池領域(吉曜通行的核心方向),寧德時代可能面臨更直接的競爭。
動力電池長期占整車成本40%-60%,而寧德時代2024年凈利潤530億元,其45%的市占率使其在產業(yè)鏈中擁有強議價權。車企的利潤空間被電池成本嚴重擠壓,不得不通過通過垂直整合降低采購成本。動力電池的行業(yè)格局或從“寧德時代一家獨大”逐步演變?yōu)椤败嚻笙?專業(yè)供應商”的多元共存。
在上海車展發(fā)布會上,吉利還發(fā)布了智能安全科技的集大成者——銀河戰(zhàn)艦硬派SUV。

銀河戰(zhàn)艦是全球首款實現(xiàn)“全場景、全地形、全能量”主動切換的AI智能體。其AI系統(tǒng)可自主適配城市、越野、露營等場景,并支持純電、混動、增程等能量模式的無縫切換。例如,車輛在非鋪裝路面可自動切換四驅模式,涉水時啟動浮水功能(800mm涉水深度,水中航行速度超過4.6節(jié),可連續(xù)浮水2小時)。這種技術整合能力,突破了傳統(tǒng)汽車單一場景的局限。

其搭載了“神盾金磚電池、配合AI數(shù)字底盤(4毫秒級響應)和衛(wèi)星通信技術,可實現(xiàn)“不失控、不自燃、不失聯(lián)、不沉沒、不碰撞”五大安全目標。
AI數(shù)字底盤賦予車輛蟹行移動、原地掉頭、80km/h麋鹿測試速度等操控能力,爆胎后仍可穩(wěn)定行駛。G-AES避障技術結合衛(wèi)星遙感和無人機探路,可在130km/h時速下主動剎停,夜間100km/h也能識別異形障礙物。這類功能將越野安全與智能駕駛推向新高度。
銀河戰(zhàn)艦預計2026年上市,售價或20萬元左右,直接對標比亞迪方程豹豹5等車型。其“方盒子”硬派設計與非承載式車身,疊加全域AI技術,可能打破高端越野車市場定價規(guī)則,推動智能硬派SUV普及化。

“安全”從來都不是口號,而是刻進吉利基因的用戶承諾。在“全域AI”技術的支持下,吉利將以“安全”作為電動化、智能化的“底座”,基于“全域安全”理念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攜手全行業(yè)以“安全”守護用戶的美好生活,致力于實現(xiàn)“生命零傷亡、健康零危害、財產零損失、隱私零泄漏”的愿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