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人往往會傾向于向他人展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點,以此獲得他人的認可。但是,卻會極力地去隱藏自己的缺點。
甚至把自己偽裝成不同的角色,去扮演一種自己想象的生活,或擁有不同的人生體驗。
但是,通過“隱藏自己”換來的卻是永遠無法讓自己進入一段長久的親密關(guān)系。
因為,他愛的可能只是你努力扮演的那個沒有情緒的角色,而非真實的你。
你以為你偽裝的面具換來的是一段穩(wěn)定的關(guān)系,但其實,這樣的偽裝換來的只是讓別人永遠無法靠近你的孤獨。
只有敢于讓他人看見真正的你,你才有可能真正地獲得愛。

美國社會心理學(xué)家約瑟夫·勒弗特和哈里·英厄姆提出過“約哈里窗戶”理論。
理論指出,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劃分為4個區(qū)域:
“開放區(qū)”代表自己和他人都了解;“盲目區(qū)”代表他人了解而自己未知;“隱秘區(qū)”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未知;“未知區(qū)”代表他人和自己都不了解。
心理學(xué)的研究也認為,高質(zhì)量的人際關(guān)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向他人的自我展示程度。
適當?shù)叵蛩苏故境鑫丛私獾摹半[秘區(qū)”,反而會意外地獲得他人的信任與青睞。
尤其是在深度關(guān)系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敢于袒露自己的脆弱,甚至敢于承認自己的陰暗,才有可能讓自己進入真正的深度關(guān)系。
因為,這樣的情感連接,讓自己從一個“偽裝的角色”變回了“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愛,請先讓別人看見你是誰。

其實,很多人并不是不會表達情緒。
只是我們在童年時期真實地表達過自己,得到的卻是忽視、否定,甚至是指責(zé)。
小時候向大人表達過自己的需求,卻被人指責(zé)“過于嬌氣”;
好不容易培養(yǎng)了一個愛好,試圖從親近的人那里獲得認同,卻被人一口否定,認為這是“不務(wù)正業(yè)”;
在親密關(guān)系里出現(xiàn)了矛盾,試圖溝通,對方卻選擇忽視和逃避,甚至是貶低和否定。
此后,我們學(xué)會了要懂事,要隱忍,以此來維護體面及和諧的關(guān)系。也因為這樣,我們戴上了偽裝的面具,逐漸把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藏進了內(nèi)心的角落。
最終,我們成了他人口中“好相處”的人,卻離真實的那個自己越來越遠。
每當負面情緒爆棚的時候,自己開始選擇隱忍,不再向任何人表達情緒;
明明不開心,卻還要強顏歡笑地說:“我沒事”;
遇到別人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很想拒絕,最后還是選擇了說:“好”。
自己明明渴望被人看見,被人理解,被人認同,卻依然會選擇“隱忍”、“偽裝”,甚至是“妥協(xié)”來維護人際關(guān)系。

我想說,別再試圖用“沒有安全感”或這樣那樣的理由去逃避一段關(guān)系。
一個人能獲得真正的愛,是因為他向?qū)Ψ秸宫F(xiàn)出真實的自己,并被對方完整地看見。
如果自己一直隱藏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或是非?;靵y的邊界感,那么自己失去的只是愛的可能性。
我想,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大概就是“我明明知道你是愛我的,但是你卻從未看見真實且完整的我?!?/p>
因為當初那個真實的自己一直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從未走出過黑暗的陰影,也從未向任何人展現(xiàn)出來。
然而,現(xiàn)在自己需要學(xué)會的一件事就是,在關(guān)系中勇敢地展現(xiàn)出真實的自己。
很多時候,向?qū)Ψ教宦蹲约旱男穆?,需要很大的勇氣?/p>
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可以從很簡單的一句話開始,“我覺得你今天說的話忽視了我的感受,這讓我感到不舒服?!?/p>
這并不是脆弱,只是在坦誠地向?qū)Ψ奖磉_出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表達,會讓彼此之間的情感連接變得更為真實,而不再是偽裝換來的穩(wěn)定。
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高質(zhì)量的情感連接都是建立在彼此真實的基礎(chǔ)之上的。
所以,請相信,你自己值得被愛。
但前提是,請讓別人看見你是誰。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