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分不太清譚凱和王耀慶,兩人的長相的確相像,他們演戲的風格和角色的類型,也有好多相似之處,網(wǎng)友熱衷于拿兩人作比較。

一次活動上,譚凱表示,自己跳舞不如王耀慶,但論搞笑方面,他還是有信心。

他說:我們一定要互相換個賽道,我來搞笑,他悲情,搞笑方面,我也可以試一試,看看我搞笑方面可不可以。

被問到:剛剛譚凱老師說,想跟您換個賽道。

王耀慶:他又不好笑。說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喊話:譚老師,非常期待。

王耀慶和譚凱的長相是同一掛的,觀眾的印象里,他們一看就是個有錢人,總演霸總,一身貴氣。

王耀慶展現(xiàn)過喜感天賦,自從他演了個騷包舅舅,后來,只要一看到他,就跳戲了。

要知道,他以前不是搞笑賽道的,最初是霸總的人設,硬生生玩成了搞笑男。

譚凱不服氣,他覺得自己也能行,突破不難。

他一直演的是嚴肅型的,多是那種草根逆襲的霸總。

譚凱一直在改變的路上,演多了正面人物,他開始演反派了,老謀深算、深藏不露的那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現(xiàn)在想象不出王耀慶演個悲情的人物,是個什么樣子,觀眾的反應如何,畢竟,他在搞笑的路上一騎紅塵,走得有些遠了。

這倆人去“窩囊”的賽道上闖一闖,是不是也好看?相信他們的演技。

你看,郭京飛雷佳音,以前在我眼里都是硬漢類型的演員,如今,他們都成了逗比,這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演員就是要不斷地挑戰(zhàn),角色就要跟本人反差大,那種割裂的感覺,才是真演技,觀眾才看得爽。

前兩天,看到張譯說暫時息影休息休息,不拍戲了,去扎根生活。

他近幾年飾演的角色雷同了,自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想停下來,想擺脫掉慣性地表演模式。

觀眾愛看反差,反差本身具有戲劇性,當演員的外形、氣質(zhì)與角色形成沖突時,往往能制造意外驚喜。

當演員成功跨越這種挑戰(zhàn)時,這才是“千人千面”的演技。

說回到譚凱,他適合演喜劇嗎?

他的長相偏硬朗,氣質(zhì)內(nèi)斂沉穩(wěn),喜劇表演需要夸張的肢體語言和精準的節(jié)奏把控,這與他目前的戲路有一定的距離。

既然他說了,可以嘗試演個搞笑的,大概率應該可以吧,冷幽默或許也適合他。

王耀慶還能從搞笑的臺上下來,回去演“悲情”嗎?他能做到悲喜劇的平衡嗎?

歡迎朋友們都來評論區(qū)討論一下。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