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我國與肯尼亞發(fā)布《聯合聲明》,其中提及的蒙內鐵路、陸海聯動“中非互聯互通網絡”,其隱含的信息有很多。
昨天已經撰文《 中非走廊破鏈之戰(zhàn),美國又敗一城》。今天,我們進一步詳細介紹有關內幕。
一、先簡單介紹肯尼亞概況

肯尼亞地形圖(圖源地球知識局,侵刪)
肯尼亞位于非洲東部。國土面積58.26萬平方公里,比四川和重慶加一起還要大,人口5244萬。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曾駐節(jié)肯尼亞,至今拉姆群島仍有一些人聲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后代。
赤道線橫穿其東西,東非大裂谷縱貫其南北,東邊是印度洋,西邊是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中部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是非洲的第二高峰,峰頂終年積雪。
肯尼亞沿海地區(qū)為平原,氣候濕熱,其余大部分地區(qū)為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雖然處于赤道地帶,氣候卻很溫和,全年最高氣溫平均在22-26℃之間,最低氣溫在10-14℃之間。大裂谷的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寬50-100公里,分布著深淺不等、大小不一的湖泊。
肯尼亞是非洲經濟發(fā)展相對較好的國家。
首都內羅畢是東非中心城市,國際化程度很高,很多跨國公司在非洲的區(qū)域性總部都選在這里,聯合國人居署、環(huán)境署等機構也設在這里,是聯合國四大辦公地點之一。

肯尼亞首府內羅畢(圖源網絡,侵刪)
蒙巴薩是肯尼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東非地區(qū)最大的港口,東中非內陸國家貨物進出口,主要從這里轉運。蒙巴薩作為商港,最早在9-10世紀由阿拉伯人修建,1589年蒙巴薩之戰(zhàn)后,葡萄牙和奧斯曼在西印度洋對勢了百余年,后在19世紀末,英德瓜分東非,蒙巴薩成為日不落帝國殖民東非的橋頭堡。

肯尼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圖源網絡,侵刪)
二、關于蒙內鐵路和內馬鐵路
在蒙巴薩和內羅畢之間,有一條鐵路,就是“蒙內鐵路”。
看圖:

蒙內鐵路+內馬鐵路線路示意圖
蒙內鐵路全長480公里,單線、內燃驅動(預留電氣化),采用中國國鐵Ⅰ級標準建設,設計客運時速120公里、貨運時速80公里,運力2500萬噸,中方提供36.04億美元融資,由中國交建以設計、采購、施工、運營維護一體化的EPC總承包方式實施。
蒙內鐵路于2014年12月開工,2017年5月通車運行,現已持續(xù)運營了8年,日均開行6.4列客運列車、15列貨運列車。2024年,客運量245萬人次,貨運量650萬噸。

一列火車行駛在肯尼亞蒙內鐵路上(圖源網絡,侵刪)
蒙內鐵路向西有一條延長線,從內羅畢經納瓦沙、基蘇木到馬拉巴。基蘇木是肯尼亞第三大城市,有維多利亞湖港。馬拉巴是肯尼亞與烏干達的邊境城市,與烏干達的托羅羅對望。
這條蒙內鐵路的延長線就是“內馬鐵路”。
內馬鐵路全長487.5公里,分三期:
一期內羅畢-納瓦沙,長度120.4公里,2016年10月開工,2019年12月通車,也是由中國交建承建,所采用的技術標準和投建管運模式與蒙內鐵路相同。

蒙內鐵路與內馬鐵路交匯的內羅畢站(圖源網絡,侵刪)
二期(SGR第2B段)和三期(SGR第2C段)全長367.1公里,目前處于待建狀態(tài)。此前,肯尼亞方面表示將于2025年內開工,工期4年,概算總投資53億美元,當下最主要的問題是融資。
據肯尼亞財政部的說法,內馬鐵路二期的融資方案是:中企聯合體提供40%的建設資金,中方銀行提供30%的貸款融資,肯尼亞政府通過鐵路發(fā)展稅或稅款證券籌資剩下的30%資金。
內馬鐵路建成后,肯尼亞將與烏干達實現準軌鐵路對接。2024年10月,烏干達已經啟動“坎帕拉-托羅羅”272公里的準軌鐵路建設,由土耳其Yapi Merkezi公司承建,合同金額近30億美元。
未來,肯尼亞-烏干達鐵路還要進一步延伸至剛果(金),直至大西洋沿岸、屆時,一條橫貫非洲中部、連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非洲赤道大陸橋將出世。
三、關于蒙巴薩港和拉姆港項目
我們回過頭來先看蒙巴薩。作為蒙內鐵路的海港起點,中國交建在蒙巴薩港有兩個設施項目。
一是蒙巴薩港KOT油碼頭。該項目投資4.5億美元,于2019年7月動工,2022年8月投入運營。蒙巴薩港KOT油碼頭包括4個20萬噸級離岸式油品泊位、1.2公里跨主航道深埋海底管線、2個KPC&KPR罐區(qū)升級改造以及陸域管廊設施,能夠同時實現原油、重油、汽油、柴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氣的進出口轉運功能。

肯尼亞蒙巴薩港油碼頭(圖源網絡,侵刪)
二是蒙巴薩港19B號泊位。該項目今年3月剛簽約,主要是對舊的KOT油碼頭及附屬設施拆除,新建碼頭泊位,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蒙巴薩港19B號泊位概念圖(圖源網絡,侵刪)
相較蒙巴薩港,我國在肯尼亞最有標志性戰(zhàn)略意義的港口項目,其實是拉姆港。

中肯拉姆港位置
拉姆港在肯尼亞北部的曼達灣。這里曾經是東非最重要的商港,后因蒙巴薩港的興起而衰落。
2014年8月,中國交建中標拉姆深水港項目。按照規(guī)劃,拉姆深水港有32個泊位,計劃投資28.7億美元,建設年吞吐量150萬集裝箱、2000萬噸散貨、1200萬噸油品的東非樞紐港。
目前,拉姆深水港一期1-3號泊位已經建成投運(2021年5月1號泊位正式開港),最大水深17.5米,可同時???艘1.2萬標箱船舶,另有115萬平方米碼頭堆場。拉姆港是吹填出來的。

拉姆港1-3號泊位工程項目局部(圖源網絡,侵刪)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拉姆港是東非“LAPSSET”計劃的總牽引工程。
LAPSSET的全稱是:
Lamu Port-South Sudan-Ethiopia-Transport
拉姆港-南蘇丹-埃塞俄比亞-運輸走廊
這項計劃由中國、肯尼亞、南蘇丹和埃塞俄比亞于2012年3月正式啟動,包括鐵路、公路、油氣管線、電纜等諸多組成部分,計劃總投資240億美元,大部分融資由中方負責解決。

肯尼亞交通部發(fā)布的鐵路網規(guī)劃(綠色線條為規(guī)劃中的準軌鐵路,黑色線條為石油管線,紅色線條為高速公路)
“LAPSSET”計劃簡單來說,就是以肯尼亞的拉姆深水港,作為南蘇丹和埃塞爾比亞兩個非洲內陸國家在印度洋的出???,通過準軌鐵路將南蘇丹的朱巴、埃塞俄比亞的亞的斯亞貝巴連接起來,形成東非陸海新通道。
說的更遠一點,就不得不再強調一下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綿延7000余公里,從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貝卡谷地,一直到非洲東部莫桑比克入???/b>,大裂谷周圍分布眾多湖泊與河流,因此也被成為“東非大湖區(qū)”。

東非大裂谷(圖源網絡,侵刪)
“LAPSSET”打通肯尼亞、南蘇丹與埃塞俄比亞的陸路連接后,將繼續(xù)北上蘇丹、埃及至中東地區(qū),同時南下與坦贊鐵路對接,遠期則一直延伸至南非的好望角,這就是貫穿東非大湖區(qū)的“中東-非洲陸地走廊”計劃。
這項計劃的另一種表達式是:
從挾地中海、紅海要沖的蘇伊士運河,到扼大西洋、太平洋要沖的好望角,一條長達一萬五千里、縱貫“中東-北非-東非-南非”的亞非陸地走廊將形成板塊拼圖。

中東-非洲陸地走廊示意圖
綜上,中肯之間的蒙內鐵路,未來將連接烏干達,延伸至剛果(金),構建橫貫非洲中部、連接兩洋的非洲赤道大陸橋。中肯之間的拉姆深水港,未來將接續(xù)“LAPSSET”計劃,并進一步打通從蘇伊士運河到好望角的中東-非洲的陸地走廊。
這大抵就是本次中肯《聯合聲明》所提“合作建設陸海聯動、協(xié)同發(fā)展的中非互聯互通網絡”的內涵。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