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鬧越大了,不塌就不塌,一塌就塌了兩個!

一個被譽為“中戲第一美女”,一個則是《巴啦啦小魔仙》的“童年女神”。

但在4月29日,兩位女明星的名字卻同時沖上了熱搜,但這次可并不是什么好事兒——曾黎“倒賣粉絲禮物后續(xù)”和劉美含“二手市場賣假貨”。


這兩件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但實則都是在消費粉絲的真心。
代入一下兩個人的粉絲視角,真的是心肌梗塞的程度...

曾黎事件始末
粉絲“十三州府”是一位曾黎的老粉,

實打?qū)嵉南矚g了曾黎將近三年,這位粉絲的手機里密密麻麻的記錄這和曾黎24次見面的行程:

從2023年《星漢燦爛》路演的武漢站,到2024年《以愛為營》發(fā)布會的上海場,甚至連臺風天冒雨送去的保溫杯都標注了日期。

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位“野生粉頭”還跟隨曾黎參與公益達23次,捐款截圖都能做成動態(tài)視頻了。

臨近曾黎的生日,粉絲花了大半個月的工資,親手設計了一枚刻著曾黎生日數(shù)字的金屬徽章,好不容易在曾黎生日當天親手送出去了。

結(jié)果禮物剛寄出一個月,就在二手平臺被掛上了88元的價格。

更扎心的是,賣家主頁掛滿了曾黎代言的護膚品和推廣鏈接,甚至還有其他粉絲寄出去的明信片,而發(fā)貨地址竟然直接指向曾黎的工作室。

這位粉絲也終于坐不住了,私信賣家詢問,得到的回復卻是一句輕飄飄的“隨緣”。

無可奈何的粉絲只能轉(zhuǎn)頭找工作室討說法,

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冷冰冰的聲明:“系員工個人行為,已開除涉事人員并報警。”

對于這樣模棱兩可的甩鍋行為,粉絲提出質(zhì)疑,在微博上發(fā)了小作文尋求幫助,沒想到反被工作室以“侵犯名譽權”告上了法庭。

4月29日,粉絲頂不住壓力發(fā)了一封手寫道歉信,說“言論不當給曾黎名譽造成傷害,很是抱歉”。

而曾黎工作室和曾黎本人的操作更是讓人滿頭的問號,真是堪稱災難級別的公關。

工作室轉(zhuǎn)發(fā)粉絲的手稿,字里行間都是要報警威脅素人,但卻對自己工作室內(nèi)部的管理漏洞閉口不談,明明是工作人員倒賣粉絲禮物,最后背鍋的竟然是粉絲。

而曾黎呢?
親自到微博下場“勸和”,但是態(tài)度像在哄小孩,唯獨沒提一句“賠償”或“追責”。粉絲的回復咱們隔著屏幕都能看出來心有多寒了吧。

看來啊,這根本就不是倒賣禮物?分明是倒賣粉絲的感情啊。
而曾黎的人設,也在這場鬧劇中被碎成了二維碼,讓#曾黎掉粉#也火速登上了熱搜。

如果說曾黎的瓜是“粉絲心碎”,那么劉美含的戲碼就是“消費者踩雷”。
劉美含事件始末
4月26日的時候,她在北京搞了一場“閑置流通計劃”市集,雖然打著“環(huán)保+公益”的旗號,但是竟然收門票30元一張,真的是變著法子的薅羊毛,不愧被罵“年度最貴菜市場”。

更加離譜的是,劉美含賣出的貨被粉絲鑒定為山寨貨,質(zhì)量更是拉垮,拉鏈也是一扯就斷了。

就連一件普通的T恤都被賣到800元,就這樣還總是出現(xiàn)貨不對板、尺碼不全的情況,有些衣服尺寸小到只能給小學生穿。

更諷刺的是,去年朱珠也辦了的二手市集但人家做的就很好。

還被夸成是“業(yè)界標桿”,這么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同樣的價格,人家賣真大牌、請樂隊助興,而劉美含卻把粉絲當“韭菜”割。

事件曝光后,劉美含也是火速發(fā)文道歉,承諾退款賠錢,還宣布把門票收入的30%捐給環(huán)保項目。

但是她一開始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成了事實,公眾已經(jīng)很難再原諒她了。

同款的塌房方式
兩位女明星都栽在了消費粉絲的情懷上,曾黎的粉絲禮物本應是“專屬心意”,結(jié)果成了工作室的“庫存清倉”。

而劉美含的二手市集打著“環(huán)保”旗號,卻把粉絲當“驗貨小白鼠”。

而這兩位明星的危機處理也真是讓人感到迷惑,曾黎團隊忙著報警抓粉絲,劉美含團隊甩鍋給“朋友閑置”,唯獨沒勇氣承認錯誤。

反觀沈夢辰去年賣假貨,至少能甩出檢測報告、補貨道歉;孫儷把粉絲禮物鎖進保險箱,至少讓人相信“珍藏”不是借口。

看來有些明星僅僅把粉絲的支持看作是“免費提款機”,那自然信任崩塌只是時間問題了。

結(jié)語:
曾黎和劉美含的瓜,本質(zhì)上是一場關于“信任”的戰(zhàn)爭。
當明星把粉絲的真心、消費者的錢包當成籌碼,就注定會遭到“反噬”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