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詩詞世界,共享詩意人生

作者 :青允

來源:國學文化(gxwh001)

不如撫平內心上涌的情緒,坦然應對命運的每一次考驗。

《半山文集》里說:“人一旦到了中年,剩下的時間就不夠拿來忘卻的了,凡是能往生命里來的,都必須是認認真真的事?!?/strong>

80后這一代人,到了現(xiàn)在,眼看最大的已經43歲,年紀小一點的也有35歲了,經歷過生活的捶打,嘗過人情冷暖,也都逐漸變得清醒自明了。

對于成年人而言,無論生活再怎么一地雞毛,也要擦干眼淚,迎刃而上;無論內心再怎么瘡痍滿目,表面上也要一片安好,笑容滿面。

而成年人最大的克制,不過就是收得住情緒,彎得下身軀,咽得下委屈。

這種克制,是在經歷世事磋磨后的平靜、不動聲色、掌控與自我保護,有著沉著冷靜的忠于自我,和界限分明的人格魅力。

更是一種處世的坦然與清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收的住情緒

《一句頂一萬句》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只要一賭上氣,就會忘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氣著別人就好,卻忘記了這樣也會耽誤自己?!?/p>

前段時間,有一個引起大眾廣泛討論的短視頻:一位外賣小哥因道路施工外賣超時,到達樓下后又沒趕上電梯。

結果情緒失控的他突然猛踹電梯,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怒火;然而,他終究要為自己收不住的情緒付出代價,不僅要給客人道歉,要賠償被踹壞的電梯,還要因為破壞公物負一定的法律責任。

情緒,如同人們心中的一片汪洋大海,會者乘風破浪,揚帆起航;不會者則隨風翻船,石沉大海。

人生,總會有不順心的時候,隨時發(fā)泄情緒,是本能;但如果能隨時收住情緒,就是本事。

著名的晚清名臣曾國藩,本是一介文官,從未帶過兵,也沒上過戰(zhàn)場,甚至在被提拔之前,他連刀劍都沒有摸過,但卻因為形勢的不得已,被委以軍權重任。

曾國藩最初帶軍去江西駐防時,因為初入,受到了當時江西巡撫陳啟邁的各種刁難和排擠:故意不給他糧餉,甚至有重要的軍事會議,也故意不通知他。

若是一般人,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定會憤怒,無問個一清二楚、為自己討回公道;雖然曾國藩也很生氣,但是被氣得火冒三丈的他,并沒有過分的舉動。

而是將情緒收住,靜下心來思考對策,接著,他一改往日固有的高冷一面,而是在和地方官相處的時候,特意放低姿態(tài),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哪怕對方盛氣凌人,他也不氣不惱,和顏悅色的請教對方。

深以為然,永遠不要氣憤,所有的氣憤都是愚蠢的。

猶如羅翔老師說:“你注意觀察你的周圍,所有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聰明人,而且生活都過的猶如一團亂麻?!?/strong>

因為高手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換辦法再解決,但絕不會被情緒帶偏。

與其扣動情緒的扳機,將槍口對準自己,不如撫平內心上涌的情緒,坦然應對命運的每一次考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彎得下身軀

南懷瑾大師曾說過:時間教會了我們成熟,成熟讓我們學會了彎腰。

雖然生活有太多的無奈,然而,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最近大火的《長安三萬里》,當所有人陶醉在李白的灑脫之中時,卻忽略了,高適,才是我們生活中的影子。

他懷有一身過硬的槍法和滿腔的熱情,卻因為家族落沒,時政出入,沒有得到一個好的出路。

他輾轉流連,最后不得已去做了自己特別瞧不上的文書,多年來兢兢業(yè)業(yè);沒想到在后來關鍵時刻,他憑一己之力力纜狂瀾,把之前所有的計謀和本事,都用在了關鍵時刻。

天下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每一次的彎腰,也都是為了更好的昂首挺胸。

網上有句話,戳痛無數(shù)中年人的心:“中年人的世界,如同泅渡在一個汪洋暗潮的苦海中,隨便一個浪頭打來,都可能讓人毫無招架之力。"

但是人到中年,沒有退路可言;面對命運伏下的暗礁,不能倒下去,必要的時候,彎下身軀,繼續(xù)前進。

西漢大將韓信,有一次落魄于淮陰市上,沒想到受到一個小地痞混混的為難和羞辱,要他從自己的胯下爬過。

在所有人以為韓信會大打出手時,沒想到他彎下了腰,從容地從小混混胯下爬過。

因為他知道,殺人償命,兩敗俱傷,為一個小混混而喪了命,太不值;也正因為他能有忍一時之氣的肚量,和彎一時之腰的氣魄,才有了他日后的大展襟抱,拜將封王的結果。

稻穗因彎腰而豐收,人也如此,懂得彎腰,意味著成熟,意味著內涵,也意味著有底氣。

《留侯論》中有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真正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p>

彎腰不代表輸,而是為了更好地前進,能彎下腰的人才能迎來更好的發(fā)展。

適當?shù)牡皖^,是為了把頭抬的更高;適當?shù)膹澭?,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克制了懶惰

富蘭克林曾說:懶惰,如同鐵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因為只有經常用的鑰匙,才會是亮閃閃的。

有太多時候,毀掉一個人的,不是沒有過硬的能力,不是沒有太強的實力,而是因為太懶惰。

有位知乎博主分享了這樣一個“懶”孩子:

上小學時,他想當一個酷酷的運動員,所以參加了校內田徑隊,但是后來,因為田徑隊愿每天必須比別人早半個小時到學校訓練,而放棄退出,他覺得還是多賴床一會兒比較舒服;

初中時,他有段時間對英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立志將來要當外交官,但隨著需要背誦的單詞和掌握的短語越來越多,逐漸他懶得再努力練習發(fā)音和背單詞,成績直線下滑;

高中的時候他想學吉它,于是每天練吉它和弦,但因為練吉它讓他的手指頭痛得睡不好,于是他又決定改練薩克斯......如此一來,他最后什么都沒學會。

最后,他決定休學工作;但是,他的工作一個又一個地換,不是老板不好就是同事不好相處,更多的是嫌工作太多,收入太少。

可當他自己當了老板后,才發(fā)現(xiàn)生意難做,要管的事情又多又繁瑣,他懶得再干下去,又草草將店鋪頂讓給別人。

他到最后的一事無成,歸根到底就是因為懶惰,懶的練習、懶得背單詞、懶的練琴、懶的勤勤懇懇干活。

只有克制自己的懶惰,才能一直保持向上的姿態(tài)。

中國有句古語:“勤能補拙?!?/p>

我們很少見到完全靠著天賦,自己卻完全不努力的成功者;但卻能看到原本很普通,但最終卻有著驚人成就的成功者。

天賦無法選擇,但后天的勤奮卻可以對此進行彌補。

姜子牙80歲才做官,摩西奶奶70歲才開始畫畫,王德順75歲才走上T臺,只要不懶惰,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人到中年又如何,只要擁有抓的住機會的能力,又何懼歲月流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尼采曾這樣說過:

“一切激動的、吵鬧的、抽風似的和神經質的行為都與偉大的激情毫無共同之處。”

偉大的激情在人的內心深處靜靜燃燒,吸收了人身上的全部光和熱,使他的外表看上去平靜而冷漠,給他的性格打上了某種不易接近的印記。

身陷谷底時,與其爭吵咆哮,不如吞下苦楚,默默消化,才能悄悄蛻變,逆風翻盤;

受不公平待遇時,與其據理力爭,不如咽下委屈,潛心耕耘,才能厚積薄發(fā),一鳴驚人;

當你熬過生命的每一個至暗時刻,定會迎來屬于你的晴空萬里。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青允,國學文化特約作者。本文系國學文化(gxwh001)原創(chuàng),讀國學文化,品人生百態(tài)。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詩意文化出品圖書《哈哈哈!如果大宋詞人也有朋友圈》《特級教師的爆笑詩詞課》全網熱銷中,歡迎購買。加入詩詞世界粉絲群,可以添加詩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