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界言
圖源:官方劇照(特別鳴謝),侵刪

重溫《瑯琊榜》,再次看到越貴妃利用宮中最后一瓶青絲繞陷害霓凰時,小編發(fā)現(xiàn),用智慧救人招數(shù)最高的并非梅長蘇,而是靜妃。
梅長蘇在這里,智謀水平頂多只能排名第二,他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他作為客卿,為了郡主的比武擇婿,可以臨時入宮;作為霓凰親自邀請的文監(jiān)官,他也可以隨時跟霓凰“通風(fēng)報信”,這是占了天時和地利兩個條件。
另外,他身邊有可以隨時利用以及調(diào)動的“幫手”,而且數(shù)量很多,比如譽王、靖王、蒙摯、小穆王爺、太皇太后和飛流等。
這些都是有權(quán)有勢或者武功高超的人,滿足了人和的條件。
所以,他在霓凰遇險時,很容易辦到火速救下她。
反觀靜妃,身后無權(quán)無勢,唯一能叫得動的兒子靖王,在關(guān)鍵的時候是完全用不上??梢?,她處境尷尬,力量也非常微弱。
偏偏就是這么一個人,在救霓凰的事情上,卻是最不可缺失的關(guān)鍵之人。
沒有靜妃的“通風(fēng)報信”,梅長蘇根本沒有機會救她。
靜妃,可謂是憑著一己之力,將如此重要信息成功送到了關(guān)鍵人物手中。
若非她不是布局最厲害的高手,都沒人敢相信。
且看靜妃的救人招數(shù),其實她只是使用了三招,而這三招,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卻非常艱難,稍微不慎,她不僅會惹禍上身,還會連累靖王。
且看她如何做?

第一招,得知后宮妃嬪的陰謀后,靜妃的應(yīng)急能力展現(xiàn)得滴水不漏。
本來,靜妃是出于好心,陪著膽小鬼惠妃一起去太廟里,給先太后點明蠟燭,卻無意中偷聽到了一位宮女與老嬤嬤的對話,得知了后宮有妃嬪要利用青絲繞烈酒來害人。
她雖然不知道幕后指使者是誰,但是她一下子就能分析出,對方要陷害的人,除了郡主霓凰,沒誰了。
因為,擱在眼前,誰即將要辦婚事?是霓凰。誰最想將霓凰這位女將軍收在麾下?無非就是言皇后和越貴妃這兩方的人,分別代表著譽王和太子。
同時,這兩撥人,靜妃和惠妃,都得罪不起。
靜妃這分析能力和應(yīng)急反應(yīng),均堪稱絕妙。
因為林殊的緣故,她愛屋及烏,肯定是想都不用想,非救霓凰不可。
但是她韜光養(yǎng)晦多年,一直在后宮中低調(diào)做人,她這一出手相救,會成為破例,會打亂自己平安多年的生活。
可她看起來似乎沒有一點猶豫。
厲害的是,她見惠妃整個人都慌亂時,立即給出一個忠告:明哲保身,少管閑事。
同時,她迅速拉她離開,不要繼續(xù)往下聽——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實際上,轉(zhuǎn)頭,她就自己主動攬事上身了。
她的高明就在于,及時攔下了惠妃這個知道秘密的另一人,并且給她制造出一種“靜妃自己也很怕惹禍上身的害怕人設(shè)”,
靜妃這么做,會讓惠妃認為,她倆就是同一類人,在后宮中生存,都是膽小怕事之人。
這一行動很關(guān)鍵。
如果靜妃沒有及時穩(wěn)住惠妃這個人,她要是在宮里無意中多說了一句言外之意的話,或者多做了一件緊張的事情,那么,在救霓凰的事情上,它將會成為多此一舉,以及節(jié)外生枝。
如果靜妃沒有將自己歸與惠妃是同一類膽小之人,同樣的,那么后面的她,在送藥囊四處討好人的時候,會特別容易招人懷疑是別有用心。
惠妃的態(tài)度與表現(xiàn),對后面靜妃行動的方便與安全,實在太重要了!
因此說,在這么短的幾秒時間里,靜妃的反應(yīng)是快、狠、準(zhǔn)。
她的一個驚慌失措的表情,以及一句“明哲保身”的話,都暗含她深思熟慮的謀略。

再看第二招,靜妃在搬救兵這件事上,費盡了心思。
這一點,靜妃不如梅長蘇,她無人可用。
就算被她挑中了人,那人也只能是必需人選,而且,她的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敗,她會害了自己和連累兒子。
她不能直接找靖王去給霓凰通風(fēng)報信,不僅是因為他性格耿直,容易壞事,將火惹到自己的身上——本就是一位不受寵的皇子,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指責(zé),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不能隨便進宮。
就算靜妃想豁出去救人,也沒有機會立即能見到靖王。
若是通過書信告訴他,靜妃又會擔(dān)心宮中有眼線,她芷蘿宮里的小新,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芷蘿宮的下人,信不過。
這種事情,只怕萬一,想要做到絕對穩(wěn)妥,靜妃必須舍棄這個方法,轉(zhuǎn)由自己親力親為。
只是,靜妃在宮中無權(quán)無勢,又無存在感,如果要借助外力做這名救兵,對方必須是一個中立派的人,并且靜妃得有一個讓對方不可拒絕幫忙的理由。
那么,這人選誰好呢?選青絲繞曾經(jīng)的受害者——蒞陽。
其實,這里的靜妃是用了一招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
為何這么說?
因為,蒞陽雖屬于中立派,不站在言皇后或者越貴妃任何一邊,但是,單憑她曾是青絲繞的受害者這一點,就很難請她幫忙。
普通人,一般都不會找蒞陽,那是自找無趣,還會容易惹怒她。
畢竟,揭人傷疤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沒人會聽完后,還能懷著好心情去替你做事,蒞陽也一樣,她這輩子都不想提起這樁丑事。
靜妃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跟蒞陽提起往事,還要說服她幫忙。
不得不說,靜妃是聰明的。
小編猜測,她的考量有三點因素。
第一點,受害者的心結(jié)。青絲繞在蒞陽心中是一種抹不掉的痛,如果它還剩最后一瓶留存在世上,出于恨意,蒞陽心里會忍不住想毀掉它。
第二點,受害者的同理心。蒞陽感受過青絲繞的可怕經(jīng)歷,會對霓凰的遭遇感同身受,出于遺憾,救她等同于是一種救下當(dāng)初自己的幻想。
第三點,就算蒞陽最后不愿意攪入這些是非事,但作為一名受害者,至少她不會向外人告密靜妃知道這事,也不會對此事落井下石,多踩霓凰一腳。
最后一點,霓凰親自上奏邀請的比武擇婿的文監(jiān)官——梅長蘇(蘇哲),此時正住在蒞陽的家——寧國侯府,蒞陽若不想多插手,大可能將信息透露給梅長蘇,這樣霓凰知道有人要害她的概率,就會很大。
以上四點,怎么分析都是利大過弊,所以說,靜妃能不選蒞陽作為“救兵”嗎?
如此做,靜妃不僅可以掩人耳目,達到了自保的目的,同時,萬一事情談成了,成功率也會大大提高。
救霓凰迫在眉睫,她的處境非常驚險,能把救人的勝算高一點,盡量高一點。
靜妃是很謹(jǐn)慎的,所以,這“通風(fēng)報信”的行動,能自己多走一步,她都會盡量靠自己去完成。

最后,有了“合適人選”,第三招,靜妃要暫時打破自己的低調(diào)形象,來刷存在感,為了成功送出“有事相求”的信號,以達到與蒞陽面談的目的。
靜妃心思縝密,她從不相信自己芷蘿宮里的宮女,怕其中有眼線。
因此她要親自跟蒞陽見面,必須找一個理由,那就是讓對方主動來找她,而且見面動機不能引人懷疑。
為了走這一步,她真的特意兜了個大圈——制出許多藥囊送給太皇太后以及各個宮里的妃嬪,包括皇后和越貴妃。
她平時最懂低調(diào),知道太皇太后的記憶不太好,見到她容易聯(lián)想起宸妃或者祁王,因此盡量不去打擾。
拿《瑯琊榜》第二集來舉例子,太皇太后召喚各個孩子來見面時,當(dāng)場有霓凰、梅長蘇,景睿等人,也有皇后、越貴妃和蒞陽長公主在場,唯獨不見靜妃。
可見,平時靜妃是沒什么機會見到太皇太后,她自己也很識趣,沒有召喚是不會主動去高調(diào)請安,只守簡單的禮儀。
不過,低調(diào)歸低調(diào),有的時候,妃嬪關(guān)系就擺在那,靜妃要怎么利用,以及需要怎么去賣自己的面子,是人際關(guān)系中的一大學(xué)問,靜妃此次用得可謂是巧妙。
因為,這藥囊做得一點都不簡單。
從得知青絲繞的消息到想辦法去接觸蒞陽,中間留給靜妃去周旋的時間肯定不多,她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里,準(zhǔn)備出這么多送人的藥囊,其實根本辦不到。
那這些藥囊是從哪里來的?是從靜妃作為一名醫(yī)者的角度,她以備不時之需的習(xí)慣,在平日里一點點累積做出來的。
處在深宮,不受梁帝待見,自己也不去招惹他和他的其他妃嬪,靜妃幾乎都喜歡躲在芷蘿宮里研究醫(yī)術(shù),這些藥囊就是她每日閑得無聊的時候做的。
不過,真是閑嗎?
也不是,她是在給自己做好一切的準(zhǔn)備。
不同的藥囊藏著不同的藥,多備準(zhǔn)沒錯,關(guān)鍵的時候,靜妃完全可以靈活使用它們,也許能自保,也許能救人,也許,能反殺敵人。
而此時,靜妃要搬救兵,平日里做的藥囊,就派上用場了。
靜妃做的藥囊是獨特的,讓人聞起來心情容易愉悅的,通過皇后和越貴妃之手,送到太皇太后手里后,因為是稀有物,太皇太后自然分外注意起來,順理成章就會詢問是誰做的?
皇后和越貴妃也收到過此物,對靜妃自然是印象好的,至少,對討好自己的人,她們的警惕心容易放低。
再說,靜妃這人不沾邊,不會威脅到她們?nèi)魏我环健?/p>
她們當(dāng)然會愿意告訴太皇太后,藥囊出自“靜嬪”(靜妃)的手,太皇太后便很容易召靜妃進來賞賜。
靜妃見到太皇太后,就成功了一半。

她在宮中,給每個妃嬪都送了藥囊,但蒞陽住在宮外,自然沒有機會收到,靜妃喜歡送藥囊,自然身上隨身帶幾個是不會惹人懷疑的。
就像一個喜歡四面討好的人,在太皇太后面前,見到了蒞陽,靜妃順便也送一個給蒞陽,獻殷勤,這在周圍的人眼里,看著很正常。
事情看起來越正常,那就越對了,靜妃自保的目的,便達到了。
同時,她遞藥囊給蒞陽的時候,故意加大手上的力度,以及使出異樣的眼神,讓蒞陽心存疑慮,便實現(xiàn)了。
蒞陽是從宮里長大,見狀心里肯定有譜:靜妃這哪是在向太皇太后獻殷勤,分明就是沖著自己來的。
她肯定有事找她,而且是非常重要又嚴(yán)重的事情,還不能讓旁人知道。
接下來,蒞陽會乖乖主動找上門來。
于是,便有了蒞陽看完太皇太后準(zhǔn)備回府之前,故意路過芷蘿宮,也故意在自己和靜妃府里的下人面前,大聲說,自己身體有些不適,今日見到靜妃,想起她是醫(yī)女,順便來瞧瞧。
看,這么自然,誰還會懷疑。
所有的鋪墊工作都完成了,靜妃與蒞陽單獨見面時,她自然會利用她高超的情商和談話藝術(shù),利用情感共鳴之術(shù)和以情動人,一點一點地化解蒞陽的防備,并說服她將“青絲繞要用在霓凰身上的消息”,送到霓凰那里。
綜上所述,霓凰遇險,在智救方面,靜妃的暗線操作確實比梅長蘇的縝密行動更致命、更高效、更上一層樓。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