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百丈懷海禪師說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p>

年輕時不理解,以為不勞而獲,日日偷閑才叫福。

可到了一定年紀方明白:勞動,是創(chuàng)造,而非消耗。

投身于勞動之中,忙出價值,忙出樂趣,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滋養(yǎng)。

今天是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jié),致敬每一位勤勉奮斗的勞動者,愿所有人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勞動,養(yǎng)身

清初思想家顏元說:“養(yǎng)身莫過于習動?!?/p>

勞動,不只是賴以生存的手段,亦是養(yǎng)身延年的法寶。

過于安逸閑適的人,身體如一潭死水,機能會不斷退化。

而經(jīng)常勞動的人,筋骨強健,氣血通暢,往往越活越年輕。

如袁隆平院士生前,為研究雜交水稻,常年于稻田間深耕。

親自插秧、授粉、觀察植株,并將其稱之為“動態(tài)科研”。

哪怕到了九十歲,他也不曾憊懶懈怠,每天都會到辦公室工作,宣稱自己永不退休。

正因如此,他的身體狀態(tài)遠超同齡人,始終保有充沛的體力精力,得享九十一歲高壽。

蘇軾在《教戰(zhàn)守策》中寫:“善養(yǎng)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

七分忙,三分閑,勞逸結(jié)合,一張一弛,便是最好的養(yǎng)生。

無論何時,都要堅持勞動,動則生陽,動則體健,把身體照顧好,比什么都重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勞動,養(yǎng)財

《醒世恒言》有云:“富貴本無根,盡從勤里得?!?/p>

處家人情,非錢不行,誰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財運亨通。

但財富不會憑空而降、唾手可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

世間所有的富足、安穩(wěn)、成功,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辛勤勞動的結(jié)果。

“玻璃大王”曹德旺,幼年時家道中落,十四歲就輟學養(yǎng)家。

販煙絲、賣水果、種木耳、拉板車、修自行車……未有一日懈怠。

二十二歲,因結(jié)婚背上數(shù)百元債務,他又不怕苦不怕累,輾轉(zhuǎn)各地幫農(nóng)村推銷樹苗,只為了拿到更多的抽成。

到1975年,他就靠努力賺到第一桶金5萬元,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

諺語有云:“人懶富不長,人勤窮不久?!?/p>

整日甘于安逸的人,發(fā)家致富無異于癡人說夢。

只有勤勉勞作的人,才能憑雙手掙出所有,使財源滾滾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勞動,養(yǎng)智

《增廣賢文》中講:“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p>

一個人經(jīng)歷的事越多,獲得的經(jīng)驗、知識、見解就越豐厚。

如果閉門不出,無所事事,不過是癡長年紀,心性智慧不進反退。

走出舒適區(qū),不懼辛苦,認真勞動,方可于工作中精進自我,更上層樓。

1992年,雷軍進入金山公司,成為一名研發(fā)部經(jīng)理。

與其他同事不同的是,他工作從來都一絲不茍、戰(zhàn)戰(zhàn)兢兢。

當微軟office對金山公司的WPS造成巨大沖擊時,也是雷軍挺身而出,每天敲代碼、摳細節(jié)到凌晨,只求盡善盡美。

沒過三年,雷軍做出的WPS2005就幫助金山度過危機,站穩(wěn)腳跟。

而他從工作歷練中領悟的智慧與見解,也讓他在28歲時就成為金山的CEO。

正所謂:紅塵是道場,勞動即修行。

當你覺得受挫受累的時候,就是你成長最快的時候。

在腦力為王的時代,認真努力勞作,遇人遇事,增長智慧,方能真正擺脫平庸,脫穎而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勞動,養(yǎng)心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p>

閑一陣是福氣,可一直閑著閑著,人就廢了。

只因閑下來,人就容易胡思亂想,雜念叢生,心浮氣躁。

忙人才快活,用勞動填滿生活,身體雖會累,心卻能輕快自在。

2018年,與翻譯界泰斗許淵沖相濡以沫六十年的妻子照君去世。

許淵沖在渾渾噩噩一段時間后,內(nèi)心的煎熬與孤苦與日俱增。

于是,他決定開始《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讓自己沉浸在文字之中。

完成14本后,他又著手寫自傳《百年夢》,不教一日閑過。

在充實的勞動中,他熬過悲痛,忘了孤獨,悠然自得地活過了百歲。

《荀子》有言:“身勞而心安,為之?!?/p>

倘若內(nèi)心焦躁茫然,身體累著也不能閑著。

長時間的無所作為、飽食終日,便會萎靡不振,內(nèi)耗不斷,各種心病由此而生。

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手里有活,日子有奔頭,才能滋養(yǎng)出豁達從容的心態(tài),應對世間所有的無常與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