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寫了質疑馮唐可能是騙子專騙中年婦女的文,一個女學員就在群內和我進行了討論。她喜歡馮唐 嘿嘿
女學員表達了她的想法:
“一切為我所用,遇見啥都別浪費了[捂臉]” 意思是:蘇老師,你太敏感了,你狹隘,忒小人之心。
她的想法,就讓我想起,昨天那位讀李一諾《力量從何處來》的前同事學員,也說了一句,意思是:讀書,“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用想太復雜。
我不知道她們是不是對的,或者還是我太敏感。作為干培訓師這行的,由于培訓距離洗腦太近,我產生很多職業(yè)敏感性。我想說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絕不是人人都擁有的能力。而他們的危險恰在此處!因為把這個想得太簡單了,事實上,很多很多人也正是由于這么想,所以最終.....倒了霉。
譬如一些理財被騙的老頭老太太。他們最開始不過就是想幫幫別人,聽個講座,領點小禮品,心里想:我能守好我的錢。
為啥我說他們想的簡單了?
因為騙子是專業(yè)的,尤其專業(yè)在對人人性和心理的把控方面,極為具備天分。
當代的心理騙局有兩種:
第1種是明顯的騙局或犯罪。比如說理財的詐騙,從一盒雞蛋一場沙龍,最后到一張小單,最后再到一張大單,直至被騙走,這是的確的犯罪。
第2種則不是犯罪,而是一種商業(yè)吸血手段。你比如說心靈成長的課程啊,你說他是犯罪嗎?它不是!但是它雖然沒有騙,但它源源不斷的要拿走你的錢,因為控制了你的力量來源,讓你上癮并因此持續(xù)付費。最本質,它只提供一點情緒價值,屬于財商里的負債項,而非資產項。
馮唐、李一諾這些勵志型,他們實質就是第2種,還有很多教練,心理課程等等?;c錢,也不至于死人,仔細想也沒有什么真正的價值。他們非常敏銳的把握住這個空間。
如果你把這個也真的視作一個問題,并想解決。怎么辦?,首先就要在個體心里面建立一種免疫機制。由于絕大多數人被環(huán)境折磨,使得心態(tài)變化起伏特別大,產生心理恐慌,導致缺少力量,騙子們因此乘虛而入以導師的形象出現,一切光明正大。所以我們可以治標的就是避免被騙子們趁虛而入??聪旅孢@首歌。

張楚的這首歌《趙小姐》里面有段歌詞特別好。
在懂手段的男人面前她會沉不住氣
她知道這太危險她會吃虧的
最后她的純潔戰(zhàn)勝了好奇
她決定只上街買點兒便宜的東西

所以我提醒大家去保留這種直覺,而不是精神上那么不設防,保留一種kyc的精神,是特別特別重要的。
群內討論中,由于我的觀點可能比較尖銳,另外一位女學員挺身而出。她說:

看上圖,我們又延續(xù)了令人興奮的討論。
她說:“蘇老師你才習慣于自以為是”?!敖洺SX得能看穿一切,別人都停留在膚淺的表面”
我很高興,因為我的確就是這么認為的,如她描述。當然另外一個角度,我也覺得如果我“身價過億”,她們多半就不會這么認為了,可能覺得唉蘇老師真TM智慧,和馮唐一樣。 (成人溝通,實質永遠都會是以力量為準則的,當然這恰是我認為低級,想打破的)
然后我回復了

其實,我就是個普通培訓師,而把她們“惹惱”,開口說話,不再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這就是我一直鼓吹的“開智”,達成的過程。
不過,我說完了之后,他們就又都沉默了,群再次回復靜默。
這則是傳統(tǒng)文化、模式和慣性的力量。
最后聯(lián)系標題總結一下:如果要想治療心靈恐慌癥。治標,就是要意識并保持趙小姐的直覺;治本,則是自我管理,那是另外一個系統(tǒng)的事兒,可以參考我的書第五章《客戶經理的自我管理》。
這個視頻號里,可以搜《趙小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