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丨楊小宇同志榮獲貴州省先進工作者稱號
技術室的日光燈管嗡嗡震顫,在凌晨的寂靜里格外清晰。電腦屏幕的藍光映著她眉間的溝壑和顫抖的睫毛,指紋紋路在瞳孔中裂變成蛛網(wǎng)。對講機電流聲偶爾刺破寂靜,她卻只聽見放大鏡下指紋的呼吸——那是18年前“凱里兩案”的殘紋,蜷縮在1平方厘米的地方,如蟄伏的毒蛇。
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早已涼透的濃茶,揉了揉發(fā)脹的雙眼,她繼續(xù)投入了指紋比對偵查。

圖丨楊小宇同志對比指紋
指紋背后的時間褶皺1983年出生的楊小宇是貴州黃平人。2003年中專畢業(yè)后,懷揣著對警察這個職業(yè)的向往,20歲的她毅然進入公安隊伍,成為一名輔警。進入警隊后,她被安排的日常工作偏向內(nèi)勤,但她對指紋比對卻表現(xiàn)出莫大的興趣,只要一有空,她就站在從事比對指紋工作的民警身后偷偷學習。漸漸地,她竟然鉆研出一套自己的比對方法,有了她的助力,許多案子破得也輕松了不少,同事們都十分佩服她,給她取了個外號,叫“指紋神探”。
2016年8月,按照公安部要求,要針對往年未破疑難命案積案的指紋開展專項比對,“凱里兩案”是其中之一。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成立了為期45天的專項行動指紋比對專班,楊小宇也在其中,遺憾的是,45天里,指紋未比中。

圖丨楊小宇同志對比指紋
45天行動結(jié)束后,楊小宇整日將自己焊在工位上,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對那五枚指紋進行比對,18年塵封的五枚指紋,被標注成219種特征圖,而她的一雙眼睛就這么直勾勾地盯著這幾百條彎彎曲曲的紋路,一坐能看一下午,同事見了,都只能笑著搖搖頭,半開玩笑道:“宇姐又鉆牛角尖了,不愧是南明區(qū)最昂貴的‘燈泡’,亮了這么長時間了,人都看瘋了?!?/p>
從八月到十一月,從盛夏到深秋,楊小宇就這樣瞪著眼反反復復地對比 ,用盡一切能想到的方法,堅持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2016年11月23日,她像往常一樣,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再次對五枚指紋進行比對。但再次調(diào)整特征點時,突然,一個一直在頭腦中思考、困惑她的念頭跳了出來:“換個思路,能不能有突破呢?”想到這里,楊小宇迅速重新調(diào)整思路,標注細節(jié)特征、反復發(fā)送比對查詢,沒想到,就這一個小小的調(diào)整,指紋真的比對了出來。那一刻,她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劃出刺耳鳴響,驚醒了趴在檔案堆里打盹的值班民警?!坝罱?,咋了?”年輕人揉著眼睛,看著她微微顫抖的身體,以及涌入眼眶的淚水:“成了!成了!我比中了!”

圖丨指紋比對成功
這次指紋比中,楊小宇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沉寂18年的案件得以告破。
趕海人對貝殼的執(zhí)念她總說自己是“趕海人”,在浩如煙海的指紋庫里打撈真相的貝殼。指紋比對工作是一門十分嚴謹?shù)膶W科,需要不斷探索和追尋,面對各種狡猾、殘忍的犯罪分子,面對一枚枚殘缺、變形的現(xiàn)場指紋,只有刻苦鉆研,在方法上不斷總結(jié)、創(chuàng)新,才能打贏對手,克敵制勝。 一枚指紋,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即使在電腦上放大,也不過巴掌大,可就是這么大點地方,纏繞的卻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紋路。一枚完整的現(xiàn)場指紋,一般都有100個點左右,每一個特征點都需要人工一點一點標上去,多數(shù)現(xiàn)場提的都是殘缺變形的指紋,楊小宇通過分析觀察每一個標注,能夠精準地把指紋上的每一個特征點都標注上。但往往一枚指紋需要幾百甚至上千次的檢索比對,她的堅守展現(xiàn)了超乎常人的勇氣和執(zhí)著。

圖丨楊小宇同志對比指紋細節(jié)圖
從事指紋比對20余年,楊小宇比中指紋3000余枚。但提起剛接觸這個工作時的那個案件,她依然記憶猶新。 在她的工位上,玻璃下壓著一枚殘缺的指紋拓片,邊緣泛著陳年案卷特有的灰黃色。這是十幾年前她偵破的一起兇殺案物證——四方河村燈籠坡現(xiàn)場提取的變形指紋。正是初秋,在南明區(qū)后巢鄉(xiāng)四方河村燈籠坡,受害人發(fā)現(xiàn)居室內(nèi)有小偷進入,立即起床追趕,當追到室外馬路上時,被小偷當場殺害。 那一天,受害人家屬的哭聲穿透了技術室的隔音玻璃。她獨自坐在電腦前,將痕跡技術民警在現(xiàn)場提取到的那枚殘缺變形的指紋放大至屏幕占滿整個視野,發(fā)紅的眼睛不斷地在十三個細節(jié)特征點上來回“掃描”,一點點印記如同散落的星子,在模糊的紋路間若隱若現(xiàn)。

圖丨楊小宇同志
連續(xù)72小時,她反復修正標記位置,但依然沒有結(jié)果。“到底是哪里不對……”案件偵破陷入了困境,幾次三番對可疑人員的十指指紋對比依然未比中后,不甘心的牛勁又沖上了楊小宇的心頭。放大、定格、標記、對比,她再次將該案現(xiàn)場指紋調(diào)出來反復研究,把比對的樣本擴大到50份、100份…… 深夜,她蜷縮在值班室的折疊床上,懷里的《指紋圖譜分析》壓得她胸口發(fā)悶。她翻來覆去也沒有睡著,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閃過她的腦袋:“這指紋變形得這么嚴重,該不會是原來標記的細節(jié)特征點位置有偏差吧?”想到這里,她立馬從床上跳起來,重新逐一對指紋進行修正,不出所料,再次發(fā)送查詢比對時,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唐某,一舉破獲這起案件,同時犯罪嫌疑人唐某還交代入室盜竊案10余起。長在眼球里的指紋2010年2月的一個夜晚,臨近春節(jié),火紅的燈籠掛滿大街小巷,節(jié)日的歡樂已悄悄爬到人們的臉上,而南明分局刑偵大隊的辦公室里,依然燈火通明。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南明區(qū)一居民家中發(fā)生一起盜竊案。時值春節(jié)前夕,社會影響十分惡劣,各級領導先后趕赴現(xiàn)場指導偵破工作,現(xiàn)場迅速成立專案組,對現(xiàn)場進行認真勘查,力爭從中發(fā)現(xiàn)破案線索,迅速破案。 在數(shù)小時的勘查工作后,技術人員提取到鞋印一枚,汗?jié)撝讣y三枚,并迅速交于楊小宇輸入指紋對比系統(tǒng),遺憾的是,查詢無果。 “傳統(tǒng)的偵查手段看來已經(jīng)走到盡頭,要想破這起案子,只能依靠科技的力量。”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辦案民警擴大走訪范圍、蹲點守候、重口摸排、現(xiàn)場重建、現(xiàn)場復勘,楊小宇也不斷地對三枚指紋進行比對,在漫長的偵查工作結(jié)束后,案件依然沒有找到突破口。 春節(jié)在看似祥和的氛圍中度過,節(jié)后偵查員在走訪中得知,盜竊案發(fā)生的區(qū)域,又發(fā)生了四起入室盜竊案,但由于時處春節(jié),當事人都未立即報案,現(xiàn)場痕跡大都被破壞,辦案難度大大增加。 “被盜的其中三家門上都有撬壓痕跡,分析與之前的盜竊案為同一種工具留下,但沒有找到指紋信息,同時因作案地點相鄰,大隊經(jīng)過分析,決定將5起盜竊案串并,沒想到剛過了兩天,盜竊案又發(fā)生了?!睏钚∮罨貞浀?。 前五起案件還在偵查,沒想到幾天后的元宵節(jié),刑偵大隊又接到報警,事主說,當天回家時發(fā)現(xiàn)被盜,進臥室后,發(fā)現(xiàn)一男子迅速從臥室跑出去。由于是夜晚,事主并未看清男子的面容,但幸運的是,在現(xiàn)場提取到3枚犯罪嫌疑人的指紋。

圖丨楊小宇同志查看檔案
得到指紋樣本后,楊小宇第一時間將指紋與第一起被盜案進行比對,同時分析指紋紋路走向,標注特征點后錄入系統(tǒng),終于,嫌疑人的身份浮出水面。而此時,距離偵查員蹲守已然過去了20天。
在得知這一情報后,偵查員們都非常激動,根據(jù)線索,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經(jīng)審訊,嫌疑人如實供述了7起盜竊的犯罪事實。
“媽媽,指紋是長在眼睛里的嗎?”兒子曾指著她充血的眼球發(fā)問。

圖丨楊小宇同志對比指紋
幾十年,她把青春碾碎成像素:放大鏡下變形的螺紋是未破案件的胎記,數(shù)據(jù)庫里千萬枚指紋組成倒懸的星空。當同事在射擊場練出槍繭時,她的戰(zhàn)場是放大鏡與鼠標滾輪——后者因高頻滑動泛著包漿,像被潮水沖刷了半生的礁石。
“我們常說,指紋是會說話的?!彼钢娔X屏幕上交織的“嵴線”:“你看,這條分叉是蹲守的凍瘡,這個三角缺口是鋒利的紙邊,至于這個繭子……”她停頓片刻,翻開工作日記——數(shù)不清的照片里,點擊鼠標留下的淡淡繭痕,宛如槍火灼出的烙印。
2009.7.17興關路貴棉村幾名女子被搶劫強奸案;
2010.3.17三醫(yī)宿舍一女子被害案;
2011.3.4郭家寨鐵路邊一女子被害案;
2013.6.6解放西路一住戶被持槍搶劫案;
2023.8.23望城坡彭某系列盜竊案;
幾十年來,她先后榮獲貴州省公安廳“個人二等功”1次、貴州省公安機關“十佳刑事技術檢驗鑒定標兵”1次、貴陽市公安局“警營匠心獎”1次、貴陽市公安局“突出貢獻獎”1次,貴陽市公安機關優(yōu)秀輔警2次、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優(yōu)秀輔警1次、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突出貢獻獎”1次。顯微鏡的環(huán)形補光燈在深夜亮如孤月,4135枚錄入指紋在數(shù)據(jù)庫里生根發(fā)芽,2300余起案件化作屏幕上跳動的光點。

圖丨楊小宇同志入警儀式
2024年1月10日,她面對警旗舉起右拳,正式宣誓“我志愿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戴上警銜,戴上屬于自己的警號,正式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南明河的風掠過嶄新警號,掀起警服的衣角,露出她口袋里那張泛黃的輔警工作證。這一晚,她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沒有進入夢鄉(xiāng)。從擔任輔警,到如今的人民警察,006643,這不僅僅是一串數(shù)字,更是她逐夢21年的見證,更是她堅定地、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警察夢努力前行的見證。

圖丨電視劇《我是刑警》劇照
一年后,《我是刑警》火遍大江南北,無數(shù)屏幕正播放著劇中“楊小潔”在實驗室蹙眉比對的特寫,觀眾驚嘆“演技炸裂”,卻不知真實世界里,這位苗族女子早已把人生譜寫成一部指紋史詩——用幾十年堅守,換2300次正義的歸位。
簽 發(fā):楊 文
審 核:任 珂 付春華
編 輯:馬 昕
來 源:南明分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