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湖北省仙桃市心怡家庭農場主、植保農藝師田習姣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心怡家庭農場位于陳場鎮(zhèn)依灣村,經營面積520畝,主要種植葡萄、桃、梨等各類優(yōu)質水果。從下崗女工到農場主,田習姣付出的努力要比一般人多得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怡家庭農場。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上游新聞(報料郵箱:cnshangyou@163.com)記者了解到,創(chuàng)業(yè)之初田習姣不懂技術,栽培、澆水、施肥、防病各個環(huán)節(jié),她一點一滴地學,一件件琢磨;2007年的一場水災,農場絕產,面臨巨額債務,她咬牙挺著,獨自開面包車送貨卸貨,還清欠款;她深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成立創(chuàng)新工作室,引進智能控制系統(tǒng),農場被農業(yè)農村部推介為第四批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典型案例;農場步入正軌后,她又帶動鄉(xiāng)親共同致富。

5月1日,被問及什么是勞動者精神時,她說:“先自己努力干,一定干好,干好了再教別人怎么干,然后和大家一起努力干。”

下崗女工創(chuàng)業(yè)種果樹

1993年中專畢業(yè),18歲的田習姣被分配到仙桃市陳場鎮(zhèn)供銷社,成為一名統(tǒng)計員。朝九晚五,按時發(fā)餉,安穩(wěn)度過6年后,田習姣下崗了。

田習姣說,1999年下崗時,女兒才一歲。她把自己關在家里,不愿出門見人。在丈夫的勸說下,她慢慢重拾信心。

田習姣用3000元“買斷費”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童裝店。正當生意有起色時,變故又來了:女兒體弱多病,需要人照顧。無奈之下,她關掉了童裝店。

“都是生活推著人往前走?!碧锪曟f,1999年的一天,她和丈夫女兒回依灣村老家時發(fā)現(xiàn),村民外出務工,田沒人種,荒了。她萌生了一個想法:承包撂荒田,種植果樹。

田習姣介紹,丈夫畢業(yè)于華中農業(yè)大學,種果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支持,她承包了依灣村40畝撂荒田。彼時獼猴桃賣得貴,她在地里種上了獼猴桃樹。

從未下過田的田習姣,時常半夜起來鋤草,白天又去醫(yī)院照顧女兒。勞累烙在了她的手上。上游新聞記者看見,田習姣的手上有一層厚厚的老繭。她說:“這個繭種獼猴桃時就有了,先是血泡,血泡破了就成了繭?!?/p>

獼猴桃采收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田習姣介紹,到了2000年8月,她哭得一塌糊涂。樹枝上只有零星幾個果,摘下來一嘗,又澀又酸。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就是頭腦發(fā)熱,完全不懂技術,想當然就開始了?!碧锪曟f,2001年,她決定種桃樹。她啃書本,向當?shù)胤N植戶學,到外地取經,向華農、省農科院果蔬所的專家請教;栽培、澆水、施肥、防病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一點一滴地學,一件件琢磨,一樣樣鉆研,邊學邊試。

田習姣說,桃樹種下后的第三年,她獲得了大豐收,周邊超市紛紛提前預訂。她算了個賬,平均下來,她一個人一年能賺近兩萬元?!拔依瞎阪?zhèn)上上班,收入穩(wěn)定,那個時候他一年工資不吃不喝也就一萬塊錢?!?/p>

從還不上貸款到打翻身仗

田習姣說,桃樹只有五六年的豐產期。2006年,她決定種葡萄。為此,她在銀行貸款90萬元。

田習姣摸索出了適合江漢平原地區(qū)的葡萄種植辦法,她將自己摸索的種植辦法命名為“三膜覆蓋栽培法”——薄膜覆蓋、壯苗、調節(jié)采摘時間、防止凍害。2007年6月中旬,看著枝頭上一串串葡萄,田習姣喜上眉梢。此方法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

意外來得猝不及防。

田習姣回憶,2007年夏季,洪水從四面八方涌進果園,她調來四臺抽水機抽水,但水還是在一點點上漲。“我看著抽水機抽得冒煙,地里的水不但不下降,還在漲。那種滋味,像是有人拿把刀在我心里割來割去?!?/p>

洪水褪去后,葡萄絕產。田習姣說,貸款還款在即。為了麻痹自己,她天天待在地里,拿著工具勞作。她反復思考著:還能不能繼續(xù)干下去?不干,貸款可能還不上;干了,才有可能還上。已沒有退路的她,去銀行辦了展期。又厚著臉皮向親朋好友借了個遍,繼續(xù)種葡萄。

2008年,田習姣迎來了大豐收。她說,每天能賣出3000多斤葡萄。她每天一大早獨自開著手動擋五菱面包車去送貨,卸貨時也是一個人,絲毫感不到累?!坝幸淮纬械囊粋€男同志來幫我搬,他看到我一次搬兩筐,他也來搬兩筐卻搬不動,笑著說:一個男的還不如女的。其實我心里知道,我只有賣命地做,才能還清欠款。”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田習姣葡萄園迎來大豐收。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08年11月,田習姣還清了90萬元銀行貸款,還清了親朋好友的欠款。她說,那一刻,她體會到了“無債一身輕”的滋味。

2009年,田習姣果園種植面積達到100畝;2013年,擴大到500畝;2014年,田習姣申請注冊了“仙桃市心怡家庭農場”,成為湖北省葡萄種植的試驗示范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吃過沒技術的虧,嘗到了有技術的甜,田習姣深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

2015年,田習姣創(chuàng)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田習姣創(chuàng)新工作室”。

仙桃市農業(yè)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內外的很多果蔬專家成了工作室的???,葡萄種植的最前沿信息、技術在這里匯集,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在這里落地、試種,原始數(shù)據(jù)、第一手資料從這里生成、發(fā)出。

2018年,田習姣投資50多萬元引進了智能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tǒng),水、肥“按需”施用,定量配給,并根據(jù)墑情、土壤營養(yǎng)狀況調節(jié)灌澆流量,自動操作,高效、省工、省料,無浪費。

田習姣介紹,過去澆一遍地,撒一道肥,得好幾天,費工費時。現(xiàn)在,通過這套系統(tǒng),只需一鍵操作,不用下田,兩三個小時就能搞定。

葡萄種植步入正軌后,田習姣又種梨子,又種柑橘。

田習姣說,種上桃子和柑橘后有效延長休閑采摘、鄉(xiāng)村游“保鮮期”,彌補這一季節(jié)的市場空白。慢慢地,“葡萄園”成了“四季果園”,春可賞花、夏秋冬品果。一年四季都有人來。

上述負責人說,2019年,心怡農場入選全省50家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家庭農場;2020年5月,心怡家庭農場生產的葡萄獲得“綠色食品”證書。從粗放經營到精細化、自動化、標準化,田習姣的成果,讓科研院所的專家們都驚嘆不已。該農場被農業(yè)農村部推介為第四批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典型案例。

現(xiàn)如今,心怡農場建成了13000多平方米的葡萄長廊、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葡萄酒釀制坊等,每年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心怡農場一角。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帶動鄉(xiāng)親一同致富

在推進水果種植與鄉(xiāng)村旅游融合的同時,田習姣帶動了村民致富。

70多歲的楊代章自己種了6畝多地,農閑時,他就會騎上電動車來到心怡農場干活,疏溝、培壟、搭棚、剪枝樣樣精通。他說,每年田習姣給他發(fā)三四萬元的工資,在農場做事,他很安心,家里和地里都能顧上。

依灣村69歲的楊友英,是心怡農場的“老員工”。她說:“年紀大了,在外面不好找事做,在這里做事一邊做一邊和鄉(xiāng)親拉家常,也不算累,還減輕了小孩的負擔。”

陳場鎮(zhèn)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附近村民有愿意來心怡農場干活的,田習姣來者不拒。做一兩天也行,做一兩個月也可以,長期做也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來農場干活的村民每年有4000人次,田習姣每年給村民發(fā)的工資約50萬元。每到傳統(tǒng)節(jié)日,農場還會發(fā)粽子、咸蛋、月餅。在田習姣的帶動和影響下,陳場建起了不同規(guī)模的農莊21個,流轉土地1230多畝。

田習姣說,附近農莊種植時遇上了難題,她都會趕去幫忙,豐收季她還會幫忙找銷路。她不擔心,別的農莊會搶她的生意?!暗案馐窃阶鲈酱蟮模麄兌甲銎饋砹?,就會有更多的人來陳場買果子,我還會愁銷路嗎?”

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田習姣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田習姣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5月1日,談及獲得的榮譽時,田習姣說:“我一個種田的,沒想到能去人民大會堂開會,太激動了。去人民大會堂的前一個晚上,我一直睡不著覺。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會選我?什么是勞動者精神?我的理解是:先自己努力干,一定要干好,干好了就會有人來學,然后把自己知道的告訴給他們,大家一起干?!?/p>

上游新聞記者 牛泰 通訊員 康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