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茶盞如古井,水波不興;

杯影似流云,風(fēng)過無痕。

市囂浮世,何妨俯身啜飲這光陰的溫度。

靜好二字原不必贅述,唯見白瓷托著琥珀湯,

浮沫漸散時,

方知歲月原是這般溫柔。

茶湯流注若魏晉小賦,葉底沉浮似唐宋殘卷。

每飲必與永恒對坐,

唇齒間盡是時光剝落的碎金。

生如明前龍井,未展時蜷縮如嬰;

活若陳年普洱,縱千般磋磨猶自溫厚。

茶煙起處,方見生命最貞靜的姿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何謂風(fēng)景?

青瓷盞中漾著半壁山水,茶霧漫過眉睫時,

忽覺此身原是未署名的詩稿。

莫嫌一盞光陰短,且看沸水沖開碧螺春,

浮世塵埃皆沉降作杯底春泥。

新葉初采時青碧照眼,幾番沉浮終成琥珀金湯。

每道沸水澆淋,皆是脫胎換骨的重生。

茶涼三分的靜默,勝過長安城百萬句市聲。

執(zhí)壺的手勢,原是與歲月簽押的契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初飲若少年涉世,澀意攀舌;

再品似中年回望,甘苦交纏;

余韻如暮色臨窗,萬物皆成琥珀色的偈語。

茶寮無鐘鼓,自有水沸聲替光陰計數(shù)。

此處何來喧囂?不過心猿擲碎滿地月影。

待水至蟹目涌珠,待葉展如敦煌飛天。

茶道最精微處,原是教人懂得萬物皆有破繭時辰。

杯沿漣漪蕩開時,恍見采茶女涉露而來,裙裾沾滿前朝山嵐。

一口飲盡,便算行過千里煙波。

快馬鮮衣終是虛妄,唯有茶煙裊娜處,

光陰慢成陶淵明手植的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蜷曲的葉正在水中舒展經(jīng)絡(luò),

那是茶與沸水秘傳的梵唱。

生命原該如此——在灼痛里綻放最幽微的芬芳。

莫道茶僅解渴,你看那被市井磨薄的心魂,

正借一甌碧色緩緩彌合裂紋。

真懂茶者,

眼神必如紫砂壺包漿,溫潤里透著經(jīng)年的篤定。

浮華早沉作杯底渣滓,余下皆是澄明。

孤獨何須治愈?

有老茶相伴的黃昏,寂寞亦會凝成汝窯冰裂紋,

美得教人心顫。

茶性最似君子:

經(jīng)火焙仍存山野清氣,遇滾水猶自寬厚待之。

綻放時不喧嘩,沉底時不怨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何來標(biāo)準(zhǔn)?

有人嗜苦如飲醍醐,有人戀甜似啖蜜糖。

茶盞如鏡,照見的原是飲者心相。

生活最妙的平衡,

不過是將三千煩惱絲,

熬煮成七分苦三分甘的茶湯。

故交如陳年巖茶,

縱十年未見,沸水一注便喚醒封存的巖韻。

有些情誼,原比茶湯更耐得住光陰。

泡茶如參禪:

火候欠則香澀難融,心念雜則湯色渾濁。

最妙是壺懸半空時,滿室皆成道場。

市聲如沸時,且將茶甌注滿,

聽瓷壁回響著心谷最幽微的震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一壺水沸的時間,足夠看盡長安花開花落。

慢不是遲滯,是讓萬物各歸其位的慈悲。

褶皺的心事,總在茶煙盤桓時悄然舒展。

若以整座武夷山為壺,或可煮沸人間寒涼。

茶渣沉降的姿態(tài),

像極了王羲之寫罷《蘭亭》擲筆——最圓滿的綻放,恰在放棄執(zhí)念的剎那。

茶霧書寫的經(jīng)文,只有靜默者能讀。

那香不是香,是陸羽遺落的半卷《茶經(jīng)》。

借茶觀心時,

忽覺此身原是行走的茶盞——盛過秦漢月光,

浸過唐宋煙雨,而今只求注滿此刻清明。

若將一生縮作茶事:

采青是年少輕狂,殺青乃中年淬煉,渥堆似暮年沉淀。

最后的茶湯,不過一句未完的注腳。

愿君如陳年白毫銀針,縱披滿歲月霜毫,

猶自葆有初摘時的月光。

且舉杯,敬這從容綻放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