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蠻好的人生》熱播,實時收視峰值超過3.5,站內(nèi)熱度破萬,全網(wǎng)熱議的劇中,有一個人第一次做到了讓網(wǎng)友實現(xiàn)一場大型“忘本”現(xiàn)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播初期,薛曉舟幾乎是“全員公敵”:頹喪、固執(zhí)、情商掉線,連喝杯咖啡都要擺出“生人勿近”的氣場。觀眾吐槽他“職場作精”“富二代版傻白甜”,甚至有人喊話編劇“快讓他下線”。但隨著劇情推進,董子健用層層遞進的演技揭開角色的AB面——被上級羞辱時攥緊又松開的拳頭,深夜加班后對著電腦屏幕無意識揚起的嘴角,面對胡曼黎時從戒備到依賴的眼神漸變……觀眾恍然大悟:原來薛曉舟的“討厭”,恰恰是董子健精心設計的“誘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眼技派”的降維打擊:沒有感情戲也能嗑瘋

比起工業(yè)糖精,董子健更擅長用“眼神敘事”,他眼神中的暗戀“即使捂住嘴巴愛意也會從眼睛里冒出來”“亮晶晶的眼神像一汪泉水”,這種“無需臺詞也能拉絲”的功力,讓觀眾一夜之間對薛曉舟這個角色忘本,直呼“董子健我承認前幾天對你太大聲了”。

角色與演員的雙向救贖:為什么他讓人越挖越蘇?

編劇筆下“工具人”設定的薛曉舟,在董子健的演繹下成了立體鮮活的存在。因為家庭變故麻木喪氣的青年,脆弱敏感的背影,積極面對生活時仿佛從黑白到彩色的眼神,以及面對喜歡的人時神采奕奕的目光。這些細節(jié)讓觀眾從“嫌棄角色”轉向“心疼演員”——當薛曉舟終于笑著面對生活時,網(wǎng)友感嘆“謝謝董子健救活了這個紙片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戲外的董子健同樣讓人“上頭”。網(wǎng)友考古發(fā)現(xiàn),他早在采訪中透露過對薛曉舟的理解:“他的表現(xiàn)對我來說確實是不太盡如人意的,他是一個挺理想主義、固執(zhí)執(zhí)拗甚至有點死板的人,痛苦肯定不是來自于一件事情,并不是說有個點是最崩潰的,有的時候可能你看他在哭,其實這不一定是他最難過的時候,最難過的是他最無助、最孤獨的那個時候?!?這種對角色的共情能力,讓他即便與趙麗穎、倪妮等“高光型”演員搭戲也毫不遜色。劇中一場他與趙麗穎在看守所的一場對視戲中,兩個沒有感情線的人,僅靠眼神交鋒就演出暗潮洶涌,被剪成短視頻瘋狂傳播。

“薛曉舟效應”:內(nèi)娛需要這樣的“叛逆”演員

《蠻好的人生》爆火后,有劇評人犀利發(fā)問:“如果換個人演薛曉舟,會不會被罵到退網(wǎng)?” 答案或許藏在董子健的表演方法論里——他從不追求“安全區(qū)”,而是敢用角色的“缺陷”挑戰(zhàn)觀眾耐心,他敢把薛曉舟前期的“喪”演到極致,這種極致反而成就了后期的反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再回看董子健的演藝之路,從《青春派》里的居然,到《大江大河》中的楊巡,再到如今“讓人又愛又恨”的薛曉舟,他始終在用角色對抗標簽。正如網(wǎng)友所說:“他不需要完美人設,因為演技就是他最大的蘇感?!薄缎U好的人生》與其說是薛曉舟的逆襲,不如說是董子健向市場交出的一份宣言:真正的演員,從來不怕“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