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日第二輪關稅談判即將開鑼,就在這一關鍵時刻,日本首相石破茂攜夫人飛往東南亞,第一站直奔越南。出人意料的是,日越兩國領導人見面后,閉口不談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反而大談經濟合作。這種看似“佛系”的態(tài)度,和中國有莫大的關系。

4月27日,石破茂的專機降落在河內,當天下午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與其會見。

蘇林一開場就定調,越南將日本視為頭等優(yōu)先和長久的重要戰(zhàn)略伙伴。隨后提出的七大合作方向,從數(shù)字經濟到能源轉型,從基建投資到人才培養(yǎng),唯獨沒提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石破茂更是打出“感情牌”,不僅祝賀越南統(tǒng)一50周年,還特意提到在日本的60萬越南人,滿滿的人文關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左)和夫人佳子抵達越南河內的內排國際機場

28日上午,越南總理范明政會見石破茂,雙方談的內容似乎更加具體。但在經貿關系方面,也只稱將維護和加強基于法治和自由貿易的國際秩序。結合當下形勢來看,誰是“自由貿易和國際秩序的破壞者”不言而喻。

從目前來看,不論日本還是越南,現(xiàn)在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基本奉行一個字——拖。眼下中美正在交鋒,而且中國明顯占據(jù)上風,此時和美國接觸尚早。所以他們一邊和美國談,以免激怒特朗普,一邊尋找更多出路。而這個“出路”,不約而同指向了中國。

不久前,中方高層訪問越南,彼時越南率先對美“投降”,不僅提出零關稅,還愿意配合美方打擊“轉運商品行為”,結果特朗普并不滿意,就在此時中方送上強援,越方向中方提出一系列請求,包括加快中越鐵路建設、為越南農產品提供更大便利、發(fā)展新型生產力伙伴關系等,至此越南徹底醒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握手

范明政在美越談判前明確指示:協(xié)議不能損害其他市場利益,必須“與國際承諾保持一致”。這里的“承諾”,直指中越供應鏈的深度綁定。越南對美出口依賴度高,但其電子產品、紡織品等產業(yè)的原材料和中間品,無不嚴重依賴中國。若為換取美國關稅豁免而與中國“硬脫鉤”,這筆買賣劃不來。

日本也是如此。就在石破茂出訪越南的同一天,日本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率團抵達北京。這個代表團成員橫跨朝野各黨,包括公明黨、立憲民主黨的重量級人物。

更值得玩味的是時間安排:4月24日: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結束為期3天的訪華;4月28日至30日:公明黨前黨首山口那津男和石井啟一接力訪華。這種“車輪戰(zhàn)”式的外交動作,足見日方希望與中方溝通的誠意,同時也意在展示中日合作潛力,在美日談判中爭取更多回旋空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日首輪談判

要知道,現(xiàn)在美國就是要抓一個典型,只有把典型樹起來,之后各國的談判才好推進,而日本被特朗普挑中第一個來談,石破茂政府自然壓力山大。另外,現(xiàn)下東南亞是公認所謂的下一座“世界工廠”,所以日本自然要中日、東盟兩手都要抓。

當然,日越的拖延策略并非盲目樂觀,也是基于對特朗普政府弱點的精準拿捏。

其一,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已實施近一個月,但其國內反對聲浪高漲。美國農業(yè)州因出口受挫怨聲載道,制造業(yè)企業(yè)則因成本上升要求政府讓步。就連特朗普本人也頻頻放風“考慮降低對華關稅”。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讓美國在談判中的強勢地位逐漸瓦解。

其二,石破茂在首輪談判后表示“不急于達成協(xié)議”,越南也效仿日本采取“長期周旋”姿態(tài)。拖延越久,美國越可能因國內壓力主動讓步,而日越的議價權則會增強。

總之,日越的“拖字訣”,本質上是一場以小博大的生存游戲。它們深知,在美國的關稅大棒下,妥協(xié)意味著喪失主權,若是拼死反抗,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更何況,前面還有中國頂著,何須畏懼特朗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方堅決奉陪到底

事實確實如此,面對特朗普的訛詐,中國既沒手忙腳亂也沒妥協(xié)讓步,而是靠著多年積累的經濟底氣和精準的反制措施,把美國的“極限施壓”變成了“極限反彈”。

最關鍵的是,中國的硬氣給全世界做了榜樣,前有加拿大、歐盟,現(xiàn)在是日本和越南,未來還會有更多國家和美國拍桌子談條件。中國用這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和實打實的行動,既守住了自己的發(fā)展成果,也給迷茫中的世界指了條新路。